-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注解與配套(2017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1572字
- 2021-09-28 11:01:08
第三十六條 【危險物品的監管】
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審批并實施監督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必須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
注解
危險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險化學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夠危及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物品。
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危險化學品的單位(以下統稱危險化學品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負責。危險化學品單位應當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的安全條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崗位技術培訓。從業人員應當接受教育和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作業;對有資格要求的崗位,應當配備依法取得相應資格的人員。
根據《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含有放射性物質的產品,應當符合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不符合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的,不得出廠和銷售。使用伴生放射性礦渣和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的石材做建筑和裝修材料,應當符合國家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控制標準。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環境安全要求、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聯合發布。
應用
42.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經營、運輸、儲存、使用危險物品或者處置廢棄危險物品,應當履行以下義務:第一,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第二,建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按照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民用爆炸物品從業單位(包括生產、銷售、爆破等企業)應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崗位安全責任制度,制訂安全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預案,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第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比如,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單位,應當根據其生產、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危險特性,在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監控、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泄漏以及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并在其作業場所和安全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第四,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管理。
43.當事人在未取得劇毒化學品使用許可證的情況下,買賣、儲存劇毒化學品的,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我國《刑法》第125條規定,非法制造、買賣、運輸、郵寄、儲存槍支、彈藥、爆炸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嚴格監督管理的氰化鈉等劇毒化學品,易致人中毒或者死亡,對人體、環境具有極大的毒害性和危險性,屬于《刑法》第125條第2款規定的“毒害性”物質。“非法買賣”毒害性物質,是指違反法律和國家主管部門規定,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許可,擅自購買或者出售毒害性物質的行為,并不需要兼有買進和賣出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1月31日發布指導案例13號:王召成等非法買賣、儲存危險物質案)
配套
《安全生產法》第84、97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8條;《產品質量法》第28條;《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