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工傷保險條例》理解與適用

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指勞動者由于工作原因并在工作過程中遭受意外傷害,或因接觸粉塵、放射線、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危害因素引起職業病后,由國家或社會給負傷、致殘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養親屬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我國現在關于工傷的基本法律依據包括2010年10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并經修訂于2011年1月1日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而后者是工傷保險方面的專門法律規定。

一、《工傷保險條例》的核心內容

1.適用范圍。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職工均有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因此,用人單位不得以本單位是私營企業、職工人數少、經濟效益不好或出現工傷的職工不是正式職工等所謂理由而拒絕為其職工參加工傷保險。

2.工傷范圍的界定。發生工傷事故,勞動者取得工傷保險待遇及其他工傷賠償的關鍵,就在于國家有權機關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工傷保險條例》第14、15、16條原則界定了工傷的范圍。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符合本條例第14條、第15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3.工傷保險待遇。工傷保險待遇是指職工因工發生暫時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損害的一種補救和補償,其作用是使傷殘者的醫療、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遺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工傷醫療待遇、傷殘待遇和死亡待遇。

二、《工傷保險條例》的主要相關規定

《工傷認定辦法》就工傷認定的具體程序作出了規定。《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明確規定了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的范圍、享受撫恤金的條件、停止享受撫恤金的情形。在處理工傷時,對于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非常重要,在這一方面,從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是現行鑒定標準。自2002年5月1日開始實行并在2016年7月2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對于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病人保障進行了全新規定。自本書上版出版以來,新的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實施,如2013年12月23日開始實施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詳細列舉了職業病的種類;2014年6月18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為正確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據;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修訂后的《工傷保險條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妥善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保障職工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2016年3月28日公布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海淀区| 芦山县| 商河县| 申扎县| 谷城县| 太和县| 杭锦后旗| 富裕县| 广东省| 麻城市| 肇州县| 永登县| 特克斯县| 年辖:市辖区| 光山县| 宁陕县| 囊谦县| 宜宾县| 肇东市| 昌乐县| 集贤县| 稷山县| 万州区| 墨竹工卡县| 齐河县| 扎囊县| 衢州市| 贺兰县| 将乐县| 鹤岗市| 庆安县| 天峻县| 利川市| 阜平县| 桐庐县| 玉龙| 旬邑县| 龙里县| 南京市|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