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實用版)(2017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200字
- 2021-09-17 11:50:43
第二條 繼承的開始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理解與適用
[自然死亡時間的確定]
自然死亡亦稱生理死亡或公民生命的絕對消滅。根據《民法總則》第15條的規定,自然人的死亡時間,以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準。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準。
[公民宣告死亡時間的確定]
宣告公民死亡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宣告死亡應當具備以下條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須達到法定的期間。在一般情況下,公民須下落不明滿4年才有權提出宣告死亡申請;若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滿2年的就可以提出宣告死亡申請;但若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不受上述期間的限制。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時間從其失去音訊之日起計算。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自戰爭結束之日或者有關機關確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計算。(2)須利害關系人提出申請。利害關系人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只有經利害關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申請,人民法院才能依法作出死亡宣告。(3)須由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的案件后,須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但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滿,人民法院可根據案件事實作出宣告死亡的判決或者駁回申請的判決。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公民死亡,在現實生活中是極其復雜的,有時公民死亡的時間對有關人員利益影響甚大,因而我國的司法解釋就某些特殊情形下如何確定公民的死亡時間作出了規定:(1)互有繼承關系的幾個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確定死亡的先后時間的,推定沒有繼承人的人先死亡。(2)如果長輩和晚輩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死亡的先后順序無法確定的,推定長輩先死亡。(3)如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人輩分相同,不能確定死亡的時間的,推定同時死亡,彼此之間不發生繼承。
?條文參見
《民法總則》第41、46-53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2]第2條
?典型案例指引
1.李甲與李乙法定繼承糾紛上訴案(云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08〕昆民三終字第43號)
案件適用要點:(1)夫妻一方以遺囑形式處分共同財產的,所立遺囑無效。
(2)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2.謝某某、鄭某某與陳某等四人遺產繼承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2年第3期)
案件適用要點:(1)以夫妻名義公開生活,已形成事實婚姻,應視為夫妻關系,其財產應為夫妻共同財產。
(2)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有期待繼承權的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有確定的死亡時間的,按照被繼承人死亡時間確定繼承法律關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