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實用版)(2017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462字
- 2021-09-17 11:50:43
第四條 承包關系與繼承
個人承包應得的個人收益,依照本法規定繼承。個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許由繼承人繼續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辦理。
?理解與適用
自然人承包所得的個人收益可以作為遺產繼承。但是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應當視法律的規定以及承包經營合同的約定來具體確定。當法律沒有規定,當事人又沒有進行約定時,承包經營權不得繼承。
個人承包的土地、河塘、荒山、交通工具、商店、小型企業等,其所有權屬于國家或集體組織,不能作為被繼承人遺產繼承。因承包人只是享有經營管理權、使用權,而不享有所有權,并且無權對此進行處分。但是《繼承法意見》第4條指出:“承包人死亡時尚未取得承包收益的,可把死者生前對承包項目所投入的資金和付出的勞動及其增值和孳息,由發包單位或接續承包合同的人合理折價予以補償,其價額作為遺產。”
?條文參見
《繼承法意見》第4條
?典型案例指引
李某訴李某某繼承權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9年第12期)
案件適用要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屬于個人財產。承包經營權的取得是以集體成員權為基礎,不能作為該農戶家庭成員的遺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