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理解與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自1996年10月1日施行以來,對于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制度與實施制度,保障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監督行政機關的處罰行為,有效制裁行政違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行政處罰的核心原則——處罰法定原則

行政處罰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有著重大影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因此,行政處罰不能由行政機關隨意為之,而應在法律的規范之下進行。這就是行政處罰法定原則,它是指行政處罰的所有活動都必須有法律根據,并在法律規定的權限范圍內進行。這一原則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含義:設定處罰的權力是法定的;決定處罰的依據是法定的;實施處罰的程序是法定的。

二、行政處罰的設定

1.法律可以設定各類行政處罰。而且,人身自由罰只能由法律來設定,如行政拘留。

2.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行政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各類行政處罰。

3.地方性法規可以對除行政拘留和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作出規定。已經有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只能結合本區域的具體情況,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細化,不得超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行為、種類和幅度。

4.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處罰,但應當有所限制。規章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設定警告和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

三、當事人在行政處罰中的權利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四、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

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是指在違法行為發生后,對該違法行為有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未發現這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行為的事實,超過法律規定的期限才發現的,對當時的違法行為人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如《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是六個月)。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五、行政處罰聽證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六、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

行政處分是國家行政機關對其內部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措施。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都是行政機關實施的具有懲戒性的行為,兩者之間的區別是:

1.作出決定的機關不同。行政處罰是由對外部實施管理職能并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處分是由公務員所在機關或上級機關、監察機關等作出的。

2.適用的管理領域不同。行政處罰適用于行政機關對外部實施的行政管理活動;行政處分適用于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管理。

3.制裁的對象不同。行政處罰以違反行政法規范的外部管理相對人為制裁對象,針對的是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行政處分以行政機關內部的公務員為制裁對象,針對的是行政機關公務員在其職務上的違法、失職行為。

4.制裁的方式不同。行政處罰的方式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分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底市| 五大连池市| 莲花县| 宣城市| 远安县| 辰溪县| 衡南县| 双峰县| 会理县| 那坡县| 禹城市| 清水河县| 博兴县| 乐至县| 嘉祥县| 历史| 萨嘎县| 嫩江县| 剑川县| 锦屏县| 宾川县| 桂平市| 调兵山市| 台东县| 平远县| 平邑县| 社旗县| 陆丰市| 岳池县| 万源市| 堆龙德庆县| 遂宁市| 临泽县| 德阳市| 米脂县| 陇川县| 阳朔县| 台南市| 玉溪市| 凯里市| 隆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