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案例注釋版(第二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1473字
- 2021-09-17 17:08:27
第七條 【主管和管轄】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條文注釋
本條第1款是關于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的規定。根據這一規定,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是公安部。在地方,治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是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具體包括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公安廳(局),各市、州公安局及其公安分局,各縣(市)公安局等。
本條第2款是關于治安案件的管轄問題的授權性規定,即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具體可參見《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章。根據該章的規定,行政案件一般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但是涉及賣淫、嫖娼,引誘、容留、介紹賣淫,賭博的案件除外,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管轄。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對于重大、復雜的案件,上級公安機關可以直接辦理或指定管轄。此外,該規定還對鐵路、港航、民航、森林公安機關的管轄作出了規定。
案例3 當事人在外地實施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其住所地公安機關可以管轄([2008]善行初字第6號)
2007年11月13日,原告龍某某到北京中南海非上訪地區進行上訪,并不聽警衛人員勸阻,滯留不走,擾亂了中南海地區的秩序。后原告返回住所地。被告嘉善縣公安局于2007年11月15日立案查處,經調查取證,決定給予原告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于同日作出并向原告送達了善公行決字〔2007〕第2150號《行政處罰決定書》。原告不服,申請行政復議,嘉善縣人民政府于2008年2 月19日作出維持善公行決字〔2007〕第2150號行政處罰決定的復議決定。原告遂訴至法院。
原告龍某某起訴認為被告對其作出的善公行決字〔2007〕第2150號行政處罰決定存在下列問題: 1.沒有違法的事實; 2.超越職權; 3.適用法律錯誤; 4.限制人身自由,沒有折抵(行政拘留)。被告辯稱,其行政處罰決定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程序合法、量罰適當。
法院認為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條第二款“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九條“行政案件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的規定,本案被告對原告在北京中南海地區涉嫌的治安違法行為行使管轄權并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程序合法。針對原告的違法行為,被告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作出處罰,無明顯不當。另,本案亦不存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三十九條所規定的應當折抵行政拘留的情形。故判決維持原行政處罰決定。
根據本條規定,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具體來說,行政案件一般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違法行為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管轄,但是涉及賣淫、嫖娼,引誘、容留、介紹賣淫,賭博的案件除外。幾個公安機關都有權管轄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必要時,可以由主要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管轄。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對于重大、復雜的案件,上級公安機關可以直接辦理或指定管轄。本案中由于原告已經返回住所地,由其住所地有關部門執行拘留處罰更為經濟與方便,所以該違法行為應由其住所地公安機關管轄。
●相關規定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2012年修訂)第9-13條;《行政處罰法》第20-22條
-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2018年版)
- 道路交通案件辦案高效手冊:辦案高效手冊叢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實用版法規專輯:行政法(2012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藥衛生法律法規全書(含全部規章及法律解釋)(2021年版)
- 法治的求索與吶喊(案析與訪談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及典型案例)(2018年版)
- 五險一金速查速用大全集:案例應用版
- 經濟法體系化與方法論:競爭法的新發展
- 宣傳文化法規匯編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大全(2018年版)(總第四版)
- 應急預案法治論: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法治理論與制度建構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醉駕、電動自行車與其他類型電動車的治理 (部門行政法叢書)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案例注釋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