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關聯規定(注釋應用本)作者名: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本章字數: 1326字更新時間: 2021-09-10 18:19:03
法律要點導讀
行政強制制度涉及行政管理的效率,也涉及對公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處分或者限制。因此,依法規范行政強制權,既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需要。行政強制法是一部規范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從1999年開始醞釀制定行政強制法,經過先后五次會議審議,歷時12年。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共7章71條,包括總則、行政強制的種類和設定、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行政機關強制執行程序、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法律責任和附則。《行政強制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本法的調整范圍
本法的調整范圍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兩方面內容。考慮到有關行政機關對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采取的應急措施或者臨時措施;對金融業采取的審慎監管措施;對進出境貨物采取的強制性技術監控措施,有其特殊性,需要適用特別規定,因此,本法明確規定,對上述幾種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執行。
二、行政強制的原則
行政強制涉及到公民、法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實施行政強制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本法規定實施行政強制應當遵循的原則主要有:1.法定原則。“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2.適當原則。“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應當適當。采用非強制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設定和實施行政強制。”3.不得濫用原則等。
三、行政強制的方式
行政強制的方式包括行政強制措施方式和行政強制執行方式。本法明確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為:(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三)扣押財物;(四)凍結存款、匯款;(五)其他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為:(一)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二)劃撥存款、匯款;(三)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四)排除妨礙、恢復原狀;(五)代履行;(六)其他強制執行方式。
四、行政強制的設定權
根據依法行政的要求,應當對行政強制的設定權作出明確的規定。如本法第13條規定,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五、行政強制措施實施程序
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具有兩大特點,即時性和強制性。即時性特點要求程序簡便易行;強制性特點要求對行政強制措施必須有必要的程序控制。如本法第19條規定,情況緊急,需要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并補辦批準手續。行政機關負責人認為不應當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
六、行政強制執行程序
分為行政機關的強制執行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關于依法有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的強制執行,本法第34條規定,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章規定強制執行。
關于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程序,本法第53條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