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熱點問答

1.民辦非營利性質的事業單位可否申請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優惠?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八條第一項及《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其中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并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1)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2)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因此,民辦非營利性質的事業單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其經營收入可以申請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

2.企業內部的技術改造費用是否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國稅發﹝2008﹞116號)規定,研究開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研究開發活動。

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是指企業通過研究開發活動在技術、工藝、產品(服務)方面的創新取得了有價值的成果,對本地區(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相關行業的技術、工藝領先具有推動作用,不包括企業產品(服務)的常規性升級或對公開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等活動(如直接采用公開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識等)。同時,企業從事的研究開發活動的有關支出,應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公布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的規定項目。凡符合規定項目定義和范圍的,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不符合定義和范圍的,則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知》第五條規定提供資料,由該主管稅務機關所在省(市)稅務機關與其他省(市)稅務機關協商確定是否征稅,并向國家稅務總局報告;如果確定征稅的,應分別到各中國居民企業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稅款。

七、本公告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本公告施行前發生但未作稅務處理的事項,依據本公告執行。

特此公告。

3.企業從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是否免征企業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專項用途財政性資金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財稅﹝2011﹞70號)規定,企業從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及其他部門取得的應計入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1)企業能夠提供規定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2)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該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或具體管理要求。(3)企業對該資金以及以該資金發生的支出單獨進行核算。該文件第三條規定,企業將符合本通知第一條規定條件的財政性資金作不征稅收入處理后,在5年(60個月)內未發生支出且未繳回財政部門或其他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的部分,應計入取得該資金第6年的應稅收入總額;計入應稅收入總額的財政性資金發生的支出,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資產損失,未能在當年申報扣除的,可否在以后年度申報扣除?

答: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五條、第六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后,方能在稅前扣除。未經申報的損失,不得在稅前扣除。

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資產損失未能在當年稅前扣除的,可以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稅務機關說明并進行專項申報扣除。其中,屬于實際資產損失,準予追補至該項損失發生年度扣除,其追補確認期限一般不得超過5年,但因計劃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遺留的資產損失、企業重組上市過程中因權屬不清出現爭議而未能及時扣除的資產損失、因承擔國家政策性任務而形成的資產損失以及政策定性不明確而形成資產損失等特殊原因形成的資產損失,其追補確認期限經國家稅務總局批準后可適當延長。屬于法定資產損失,應在申報年度扣除。

企業因以前年度實際資產損失未在稅前扣除而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予以抵扣,不足抵扣的,向以后年度遞延抵扣。企業實際資產損失發生年度扣除追補確認的損失后出現虧損的,應先調整資產損失發生年度的虧損額,再按彌補虧損的原則計算以后年度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并按前款辦法進行稅務處理。

5.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企業可以享受哪些企業所得稅優惠?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七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所稱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是指《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港口碼頭、機場、鐵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電力、水利等項目。企業從事前款規定的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資經營的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企業承包經營、承包建設和內部自建自用本條規定的項目,不得享受本條規定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根據上述規定,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的所得,可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享受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優惠。

6.企業從政府取得的獎勵、扶持資金是否應當繳納企業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于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所稱國家投資,是指國家以投資者身份投入企業、并按有關規定相應增加企業實收資本(股本)的直接投資。

7.創業投資企業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有什么優惠政策?

答:《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可以按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七條規定,創業投資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抵扣。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的管理辦法按《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9﹞87號)要求執行。

8.合伙企業對當年所得不進行任何分配,那么是否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答: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9號)第二條規定,合伙企業以每一個合伙人為納稅義務人。合伙企業合伙人是自然人的,繳納個人所得稅。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該文件第三條規定,合伙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稅”的原則。也就是說,前款所稱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業分配給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業當年留存的所得(利潤)。因此,即使合伙企業不分配所得,也應根據財稅﹝2008﹞159號文件中的相關規定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9.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有多處所得應如何納稅?

答: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的所得,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機構、場所的,經稅務機關審核批準,可以選擇由其主要機構、場所匯總繳納企業所得稅。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承包工程作業或提供勞務項目的,根據《非居民承包工程作業和提供勞務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稅務總局2009第19號令)的要求,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稅務登記手續,按照承包工程作業或提供勞務項目進行管理,在工程項目完工或勞務合同履行完畢后結清稅款。

對于源泉扣繳類所得,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三十七條和第五十一條,以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應支付時扣繳稅款,扣繳義務人所在地為納稅地點。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非居民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9﹞3號)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未依法扣繳或者無法履行扣繳義務的,非居民企業在所得發生地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在中國境內存在多處所得發生地,并選定其中之一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應向申報納稅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如實報告有關情況。申報納稅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在受理申報納稅后,應將非居民企業申報繳納所得稅情況書面通知扣繳義務人所在地和其他所得發生地主管稅務機關。


[1] 本篇法規第二條已被2011年1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號《全文失效廢止、部分條款失效廢止的稅收規范性文件目錄》廢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宁市| 汝阳县| 万山特区| 新郑市| 郯城县| 蒲城县| 东莞市| 乌什县| 麻栗坡县| 凤阳县| 九江县| 军事| 灵武市| 宁波市| 博白县| 青神县| 峨眉山市| 潮安县| 汾阳市| 通榆县| 鹤壁市| 烟台市| 石河子市| 周至县| 沂水县| 罗定市| 印江| 修武县| 岗巴县| 荣成市| 泽库县| 灵台县| 二连浩特市| 晴隆县| 康平县| 石台县| 仁怀市| 定日县| 德钦县| 武城县|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