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之間作者名: 瞿小松本章字?jǐn)?shù): 606字更新時間: 2021-08-30 18:40:36
自序
習(xí)書法的講:“功夫在字外?!?/p>
寫詩的有言:“功夫在詩外?!?/p>
我是音樂人,卻愛讀閑書,不務(wù)正業(yè),所以時常借口:功夫在聲外。
幾十年人生走過,更有深切體會,之間,是一微妙地帶,隨意,自在。
這本小書,正是處于之間的閱讀與寫作。
閱讀與寫作,是很個人的事。既然是個人的私事,就有個人之私的局限與淺陋。只是它真實(shí)。真實(shí)的閱讀,真實(shí)的體會。
陶淵明筆下五柳先生,“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就詩詞而言,我是一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偶讀詩,不解格律,每有會意,便欣然擊節(jié)”,故而文中“詩體”之“和”,意會、意和而已。
權(quán)以《之間》,附上不解格律之“詩作”,與不求甚解之會意。當(dāng)然,也借題發(fā)揮。
本人本業(yè)在音樂。神游之間,不滯于業(yè),無體,無界,無邊。會意而不滯規(guī)矩方圓,其樂無窮,其妙無窮。
不以莊周為“哲學(xué)”,不以陶潛為“田園”,不以蘇軾為“豪放”;不以老莊為“東”,不以耶穌佛陀為“西”;不以道、釋、基督之信實(shí)為“古”,不以當(dāng)代自然科學(xué)為“今”。智慧與悲憫,非東非西,非古非今,無大無小,無高無低,無邊無界,所以即東即西,即古即今,即大即小,即高即低。一如莊子所言:“道,無所不在?!?/p>
莊子筆下的庖丁,“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刀行于之間,順其自然而自由之,所謂游刃有余。
文惠君情不自禁贊嘆:了不得!技術(shù)怎能到這樣的地步?
庖丁答:臣所為,看起來近乎技。道,臣之所好者。
處于之間,游于之間,安于之間,出入來去自如,盡享微妙于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