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當我們談論核能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 黃小媚

2019年6月,全球大學舉辦的第六屆南南論壇邀請到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國際廢核運動創始主席黎貝卡·約翰遜(Rebecca Johnson)來香港舉辦為期三天的夏令營,主題是“核武器與核能:挑戰與應對”。承蒙劉健芝教授抬愛,讓我幫著做了英語/中文的同聲傳譯。要知道,我是個文科生,實打實的文學女青年,連電是怎么發的都一知半解,結果那幾天認真學了怎么做原子彈。

后來在為這本書收集資料而看電影《家路》的時候,我哭了好幾次。看《潘多拉》的時候,明知那是韓式煽情,也哭了。不過兩者不一樣。彌漫在《家路》里的是對故土一草一木的不舍,個人命運在大災難面前的飄零和無力,以及明知無用卻仍要以個人的方式去抗爭的無可奈何;《潘多拉》煽的情主要是國難當前時親情和愛情的羈絆。

你記得2011年3月11日那天自己做了什么嗎?我竟然一點兒印象也沒有。掐指一算,我尚在南京大學未畢業。那是個春天,以我文學女青年的本性,估計是拿著書到一棵樹下讀書去了。對聽到這個爆炸性新聞時,我是什么反應,沒有任何印象——好歹是個大學生,竟然無知麻木到這個地步。當時的我肯定也沒想到,十年后我們還在糾結于這個問題,還在為核事故后核廢料的處置問題頭痛,還要費勁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服別人:核能,不能。因為這件事本來應該很直白:效率低,輻射又危險,出事兒了還無藥可救,誰那么傻要去發展核電呢?

大橋正明、Vinod Raina、藤岡惠美子;右一:竹內俊之

果真有人犯傻。人還不少。

不知在哪本書上看過這一段揮之不去的插曲。在一個反核能的講座上,一個小孩對一眾大人說:你們都是偽君子!明明知道核廢料要我們將來去面對,卻還放任核電站繼續發電!是的,在核能這件事上,保持沉默就是犯錯。

所以還是得用一本書來告訴各位讀者:發生了什么和為什么。感謝劉健芝老師引我去思考,給我以教導。希望各位也能從中獲益。

順便說一句:原子彈可以怎么做呢?從核能發電的廢棄物里提煉出钚(讀音和“不”一樣)就可以啦。比如一座100萬千瓦的核發電站大約會產生30噸核廢料,而僅僅從中提取200千克的钚,就能制造20枚以上摧毀長崎的“胖子”原子彈。

導致家破人亡的原子彈,與導致家破人亡的核災難之間的距離,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遙遠。事實上,很近很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扶风县| 青阳县| 牡丹江市| 梁平县| 四平市| 财经| 平远县| 仙游县| 大余县| 湘阴县| 天等县| 南川市| 苗栗市| 平乐县| 霍山县| 错那县| 平罗县| 德兴市| 华坪县| 遂平县| 龙江县| 水城县| 清涧县| 呼伦贝尔市| 临澧县| 满洲里市| 凤山县| 施甸县| 商河县| 禄丰县| 罗甸县| 北票市| 盐城市| 扎囊县| 尤溪县| 荃湾区| 容城县| 英超| 搜索| 宝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