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先生
- 龐余亮
- 1566字
- 2021-09-02 13:50:29
芋頭開花
跟鄉親們混熟了,就能大體知道他們各自的脾氣,有榆樹脾氣的,也有山芋脾氣的。有一個急脾氣的鄉親很有意思,第一天才跟我說要多給他的兒子補補課,第二天就來學校問我他的兒子考了多少分。每次測試后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第二天清晨他又準時出現在學校門口,眼神巴巴地,問他兒子的分數。天吶,這又不是長蘑菇!可一場雨一下,那些耳朵樣的“蘑菇們”還是會探頭探腦地出現在校園里了。
急脾氣的父親養出來的可不一定是急脾氣的兒子。那個急脾氣鄉親的兒子是個慢脾氣。一次課堂作業,別人很快能做好了,可他偏不著急,慢騰騰地在橡皮上畫著什么。下課鈴要響了,他還在橡皮上不緊不慢地畫著,畫完了,又擦掉重畫。這樣的習慣使他每次考試總不能在規定的時間里把試卷做完。不過,他的字倒很端正,一筆一劃的。但試卷空白的部分我不能打分啊,況且試卷后部分的分數會更高。
有時候我會拿著試卷批評他,我苦口婆心地說了半天,他才好像從夢里醒過來,怔怔地看著我,好像我是一個怪物似的。這樣的慢脾氣怎么抗得住他父親那樣的急脾氣?他父親的辦法只有棍棒教育,可他一點也不怕,從不求饒,只是不停地哭,哭得也很怪,能哭上半天也不停,好像在和他父親犟,看誰能犟得過誰。這樣的結果使得他的父親會反過來勸他,不哭了,不要再“淌麻油”了。可他還是哭,聲音還是那樣,像在拉二胡,慢慢的,悠悠的,已全沒有傷心委屈的味道了。
后來這個急脾氣的父親還是跟著打工潮去了城市,家里就剩下了他母親和他了。他依舊不緊不慢的,好像還比以前更慢了。弄得他母親脾氣急了,到我們學校來哭訴,讓先生教育教育這個沒良心的。我再次去教育過這個學生,依舊沒有什么效果。校長知道了這件事,要接手管一管。校長做工作的耐心也是有名的,可是他的工作做下來,那個學生好像沒有改掉什么,反而讓我們的校長變成了一只“紅氣球”,要不是我上前拉住,他真的像紅氣球飛到校園上空去了。校長氣喘吁吁地說:“什么叫三拳打不出悶屁(諺語,意指無法溝通的人)?他就是!他十拳也打不出一個悶屁!”
誰也不知道他后來是怎樣變了的,我也找不到原因,只是知道他母親病了。母親一病,他就得擔負起家里的一些農活。有一些農活可以放一放,有一些農活還必須做,比如說澆芋頭。芋頭這東西怕旱,又怕澇。所以他每天都得在午后去給那些長著招風耳的芋頭們澆水。我有時有事去校外,也會遇見他在給自家垛上的芋頭澆水。他澆水的勺柄很長,他把長長的勺柄倚在腿上,然后再用力,水揚了起來,飛到了招風耳的芋頭葉上了,芋頭葉躲了一下,水就澆到了芋頭根上了。應該說澆芋頭是很吃力的一件事,但他做得還是很快的。
可能由于他中午吃了力的緣故,所以他在上下午第一節課時總是打瞌睡。他個子不高,坐在前面。上我們班下午第一節課的老師看到了他打瞌睡心就煩,頭就疼。很多老師都這么向我反映。我只好把他找來,和他商量一下把他調到教室后面去。我說:“這樣可以睡好覺,省得老師的話吵醒你。”我又說:“把你調到后面去,好不好?”他抬起頭,“啊”的一聲,好像剛醒過來似的。還是三拳打不出悶屁。
有一天,輪到我上第一節課,我對于他,心里已有了準備,讓他打瞌睡去吧。我盡量不朝他坐的方向去看。可我還是去看了,他沒有打瞌睡,頭昂得高高的,一雙眼睛晶亮晶亮,眼神還不停地追著我。下了課,他還找到我,叫我:“先生先生,芋頭開花了!”我以為他在唱什么歌呢,他又說了一遍。我將信將疑,我是聽說過芋頭開花的事,但沒有親眼見過。后來他急了,說:“先生,芋頭真的開花了,騙你我是小狗!”
我跟著他去了他家的芋頭地,芋頭們長得很高了。在他澆灌的芋頭中,真的有一株開花了,從葉柄中間抽出來一朵花,淺綠色的,像綠色馬蹄蓮似的。我回過頭來看了我的學生,他真的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一個孩子就這么長大了。不管你信不信,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也不信,連最老實的芋頭也學會了開花。
芋頭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