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一本書·北京漫游記
- 何薇
- 506字
- 2021-08-27 20:30:52
什剎海
什剎海,位于北京城中軸線的北端,包括什剎前海、后海和西海(積水潭)及臨近區域。在元建都之前,這里只是一片很大的水域。明清時期,分別沿湖建了不少府邸、園林和寺廟。
自地安門橋以西,皆水局也。東南為十剎海,又西為后海。過德勝門而西,為積水潭,實一水也,元人謂之海子。宋詞所謂“淺碧湖波雪漲,淡黃官柳煙蒙”者也。然都人士游蹤,多集于什剎海,以其去市最近,故裙屐爭趨。長夏夕陰,火傘初斂。柳陰水曲,團扇風前。幾席縱橫,茶瓜狼藉。玻璃十頃,卷浪溶溶。菡萏一枝,飄香冉冉。想唐代曲江,不過如是。
昔有好事者于北岸開望蘇樓酒肆,肴饌皆仿南烹,點心尤精。小樓二楹,面對湖水。新荷當戶,高柳搖窗。二三知已,命酒呼茶,一任人便,大有西湖樓外樓風致。余至湖上必過之,乃以富豪所不喜,竟至閉門。未幾為山東人所賃,改建連樓。云窗霧閣,烹鮮擊肥,全是市井一派,而車馬盈門矣。
若后海則較前海為幽僻,人跡罕至,水勢亦寬。樹木叢雜,坡陀蜿蜒。兩岸多古寺,多名園,多騷人遺跡。詒晉齋居其北,詩龕在其西,蝦菜亭、楊柳灣、李公橋、十剎海皆萃此地。湖上看山,亦此地最暢。昔翁覃溪先生曾集二十四詩人于湖上酒樓,每月有詩會。一時群羨為神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