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馬服子括

趙括者,馬服君趙奢之子也,自幼隨父演習兵學,讀遍家里藏書,談兵法,言兵事,聰明強識,自認為“天下莫能當”。古法戰術熟爛于心,談兵論道常得趙奢夸贊。每每南征北戰之時,趙奢皆帶趙括伴隨左右,出謀劃策不在話下。且說自馬服君病逝,趙括便與兄弟趙牧在邯鄲西北處的紫山,后世稱之為馬服山為父守孝三年,讀書三年。兄弟二人就地取材,搭建起簡易的茅草屋,以作棲身之所。小小草屋卻也堆滿了竹簡,上至太公兵法,下至吳起兵法,不論真假,統統都被視作趙括的寶貝,兄弟二人除了一介草席可容休息,基本連落腳之地都無從尋覓。

兩年前,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

這天,趙母帶著親手烹飪的飯食和點心來到紫山園林,看看她那多日不見而又守孝清心的兩個兒子,順便把趙王的昭命傳達給他們。臨近紫山園林,一校守衛畢恭畢敬擋在趙夫人馬車車前,為首的校尉牽過韁繩,邊撫摸著馬頭安撫駕馬邊搭話車主人道:“夫人長途勞頓,末將恭迎。”

“趙將軍辛苦了,婷兒,快拿些銀兩犒勞下大家。”趙母下了車,招呼婢女婷兒分發金銀于士兵,校尉連忙回復,“夫人太客氣了,兄弟們是為趙國的大英雄把守歸宿,乃是本分職責,有幸陪伴馬服君三年,已是三生積德,哪有他求,夫人如此恩惠,豈不是要折煞我們這些粗人了。”

“都是一家人,趙將軍不用拘束,些許心意,就算是給兄弟們添點酒錢了。”趙母有些心不在焉,張望著園林深處,“敢問我的兩個孩兒在何處?他們兩個在這般艱苦環境下,真是吃盡了口頭了,都怪我,當初沒能攔住他們,心誠則靈嘛。”

“兩位公子在園中茅屋讀書,公子好學,苦是苦了點,卻也是一種磨練,夫人就不要再自責了。”校尉一邊安撫,一邊招呼身邊的士兵,“二虎,帶夫人去見兩位公子。”

趙母一行人在士兵二虎的引領下,很快就來到趙括兄弟兩居住的小茅屋前,看著簡陋的住所,不禁一股酸楚涌上心田,婷兒賞了士兵一塊金錠,便打發走這個開心鬼,趙母推開僅是幾片木板扎成的木門,“嘩”的一聲堆積的竹簡被撒了一地,亂糟糟的屋子里,趙母終于在最深處看到了兩個如同木雕一般的兩個兒子,只見兩人衣服已經破爛不堪,蓬頭垢面的呆坐在涼席上,手里拿著幾片竹簡正全神貫注的深讀著,以至于刺耳的開門聲都未能叫醒二人,趙母小心翼翼的避開地上“障礙”向前探索,朝著兩個兒子艱難走去,眼中的淚花在眼眶中蕩漾著。

“括兒,牧兒......”

“母親,你怎么來了,快坐!”趙牧看到眼前的華麗夫人竟然是日夜朝思暮想的母親,不禁驚訝道,坐在對面的趙括聞聲也是一驚,隨之看去,也是滿眼淚花。

“三年光景,我兒消瘦許多,也壯實了許多。這清貧起居實屬不易也。”

“母親不必擔憂,我兄弟二人拜天地為師,交山野為友,視書簡為伴,三年下來竟覺時光荏苒,流逝如梭,苦中作樂不為清貧所動,甚是喜樂。”趙牧道。

“母親,我兄弟二人陪伴父親三年,所吃的苦不過父母養育我倆的萬分之一,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且然,況于人乎?我兄弟二人在此清心寡欲,一者為父親祈禱新生,一者多學習提升自我。”趙括補充道。

“我兒出息,我兒出息。母親今日就帶你兄弟二人回府沐浴更衣,你看,都快成泥猴了。”

“母親這一說,真是這般,我兄弟凈是如此邋遢,哈哈。”趙括趙牧相互對視一眼,竟是憨憨大笑,沒想到真的有點不認識對方了。

“趙王知你兄弟二人守孝期滿,要征你二人入宮受封,世襲你父親之爵位。”趙母從袖子里掏出帛書,遞給二人。

“母親在上,牧無兄長才學,資質尚淺,不敢面王受封,還需潛心修學三年方敢君前效力,兄長胸懷大志,必可繼君父遺愿,弘揚趙國雄風!”趙括接過帛書,趙牧趕忙推辭道。

“你兄弟二人之才學,你們父親早已明了,再加上這三年寒窗苦讀,定會有突飛猛進的提升,然而切勿忘記你們父親臨終前所說:不可眼高手低,夸夸其談,要審時度勢,順勢而為!”

“父親遺言,孩兒永生難忘,我與牧弟當銘記在心,不會成為父親所說的紈绔浮夸子弟!”

“有你們這句話,母親也就放心了。走,先回家,回家再說。”

......

趙孝成王繼位已是三年有余,在廉頗藺相如趙勝等一班文臣武將的輔佐下逐漸穩定了朝局,在退齊破秦,力扛兩大強國后,國力蒸蒸日上之季,成為繼秦國齊國之后又一請過。而馮亭獻上黨便在某種程度上肯定了這一事實,三晉之首在于趙。這天,朝會剛剛散去,趙孝成王躺在寢宮床榻之上正想著今天大臣們的種種言論,宦官忽報馬服君之子趙括求見,趙孝成王眼睛一亮,立刻喚其來見。

“草民趙括拜見趙王。”

“你就是趙括?快快請起,怎么不見你兄弟趙牧來,寡人知道守孝三年,苦了你兄弟二人了,早就聽說你二人忠孝兩全,胸中富含韜略,今日一見,果然器宇不凡。”

“趙王謬贊,趙括兄弟不過多看了兩本書而已,只是牧弟尚是年幼,需讀書三載方敢君前效勞,是故未隨草民面君。”

“馬服君在時,常聞人言其子趙括熟讀兵書,是少有的儒將。今日寡人便要考考你,韓人獻地上黨與我,收還是不收?”

“兵法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上黨之土我王未經刀兵而盡收其地,乃是國之強盛,君之圣明,兵之勇猛所體現,韓人喜趙而惡秦,乃是民心所向也,王上欲稱霸天下,豈有置萬民歸附而不顧?”

“有道理。”

“另外,山東諸國奉趙為犀首,若示弱于秦,不僅寒了趙人之心,也涼了諸國歸順萬民之心也。”

“趙括將軍所言極是,寡人心意已決收納上黨。另外,寡人也要封你為馬服子,軍中副將,以后可隨眾朝臣參議國政。”

“謝王上。”

“趙括將軍,此番上黨歸我,秦必大舉犯境,如之奈何?”

“家父有一言可答復王上之惑。”

“馬服君難道可未卜先知?”

“非也,家父之言乃是兵法常理,用在此戰不多不少剛剛好。”趙括舔了舔嘴唇,見趙王全神貫注聽著,繼續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狹路相逢勇者勝?”

“對,當今天下格局,唯秦趙兩強無出其右。秦王取野王而攻上黨,乃是得寸進尺之舉,天下人皆為不齒。今對峙于上黨,我大趙不僅得天時地利,更得人心。沒有比此時迎戰秦軍更為恰當的時機了,王上只需派一員大將統帥十萬精銳,以逸待勞守城不戰,待秦軍銳氣耗盡,再一鼓作氣消滅來犯之敵也未嘗不可。王上一戰可弱秦,再戰可得秦地,三年內我趙國兵鋒可直指函谷關,五年內天下莫可擋也!”

“趙括將軍之謀劃果然令人亢奮,寡人聽之熱血澎湃,恨不得立刻實現,不過寡人已知你之心意,退下吧,寡人要休息了。”

“末將告退!”

是夜,趙括兄弟對坐論道。

“兄長,今日面見趙王,為何不請戰上黨,如此揚名之機會錯過實在可惜。”

“如此決定趙國興衰之戰,趙王豈會用我這般初出茅廬,又無實戰的無名小輩,無疑是賭博而已。況且趙國名將輩出,首當其沖的便是廉頗,論資質,論能力非其莫屬。”

“兄長言之有理,然趙王封兄長為馬服子,可見對你之重視,只需再加錘煉便可與父親并肩,成為一世名將。”

“但愿如此。只是趙王問我秦趙對峙勝負預測,括言狹路相逢勇者勝。”

“并無差錯,兄長何故憂愁?”

“趙王收上黨,本是不勞而獲,毫無商議之必要,但趙王卻遲遲未決斷,問計大臣仍有疑慮,乃是畏秦如虎之怯意使然,自趙王繼位一來,秦國便虎視眈眈,頻頻犯境趙王避之不及。趙王無其祖父武功膽魄,亦不如其父察納雅言,反倒是疏遠趙惠文王為其選備的廉頗藺相如,親近宗室趙勝趙豹。括實在擔憂此戰之勝敗也。”

“兄長以為上黨趙國會敗?”

“趙王怕是不會用廉頗矣。”

“兄長為何如此猜測,難道會有比廉頗將軍更能勝任的人選嗎?關系國運趙王不會兒戲也,兄長肯定是猜錯了。”

“趙王的眼睛告訴我,他不想與秦交戰,也不想把兵權交給一個外人。”

三日后,一代名相藺相如含恨而終,平原君趙勝奉趙孝成王之命,率十萬趙軍精銳趕赴上黨,接收十七城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庄浪县| 稷山县| 昌宁县| 乐安县| 清原| 兰考县| 松江区| 尼玛县| 临海市| 鲁甸县| 密山市| 乐至县| 武定县| 合作市| 呼玛县| 来宾市| 工布江达县| 醴陵市| 贵南县| 都安| 邮箱| 河南省| 龙陵县| 大新县| 克山县| 汪清县| 江山市| 江西省| 岳西县| 西林县| 凤庆县| 高安市| 莒南县| 苍山县| 芮城县| 炎陵县| 富蕴县| 怀化市| 陵川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