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調去種田
- 穿越成男科舉發家
- 依依諾一
- 2486字
- 2021-11-13 06:18:00
“皇上,除了鼓勵寡婦再嫁這條,微臣覺得各地應加強養濟院的建設,收養更多的孤兒,降低出生的孩子因為各種因素夭折的概率。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微臣建議把養濟院納入各地官員考績當中,以此提高養濟院的作用。”
“皇上,微臣同意李修撰的提議。這幾年稅收越來越少,國庫也緊缺,再這樣下去,恐怕為了維持運轉就要提高稅收了。除了人口要增加外,微臣對于李大人提到的增加糧食產量比較關注。聽說李大人家種東西比較在行,不知道是否有好的提議。”發問的是戶部尚書馬云宗。人口增長關系到國家稅收,戶部同樣是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的。
李俊杰還沒回答馬尚書的問題,皇帝插話了。
“李俊杰近日給朕提了一種新的吃食,產量比較高。如果按李俊杰的試驗,此物種推出后,應該能大大解決我大明的糧食問題。”
一聽到李家又有新吃食推出,眾人都豎起了耳朵。鑒于李家出的那些別人沒有的作物,眾人還是比較期待李家的新作物。
“皇上,既然李大人發現了高產量作物,那建議李大人為了大明,貢獻出這高產量作物,萬不能像辣椒那些作為李家私有的,李大人自己賺了個滿盆。”
此官員話一出,贏得了不少人的附和。他們本來就眼紅李家那些東西。現在李家又提出新的東西,他們絕不能讓李家再私藏著了。怎么也得分杯羹。
“這位大人可真會說話。您這一提,我獻出這個作物倒像是你逼的似得。且不說我如果要私藏的話,就不會跟皇上提這個作物。說句不好聽的,我的東西我做主,我拿不拿出來也是我說了算。我一沒偷,二沒搶,憑本事賺錢,光明磊落。這位大人讓你拿出你家賺錢的東西,你干不?”
被李俊杰懟的人無話可說,他本意就是想讓李俊杰拿出東西來,只是沒想到李俊杰這么不給面子,一般人哪怕吃了悶虧也會留個面子,可這小子當眾直接點出來, 一點情面不留,完全不按套路來。
眾人心里對李俊杰這張嘴有了初步的了解,這小子完全不像個文人出生,明明剛入官場,可是看他今天撕這些罵他的比他官位更高的資歷更老的官員,完全是一點都不給自己留后路。
原本有些要拉這小子進自己陣營的都暫時歇了心思,這小子有些刺頭,太能拉仇恨了。真要拉倒自己陣營,要是管不住他,怕是還得不停的給他擦屁股,得再看看。
一場關于如何提高大明人口的會議,在李俊杰和眾大臣撕逼中結束。介于沒有人能拿出有效的辦法,只能先執行李俊杰提出的方案。
會議結束,李俊杰沒能離開,又被元成帝留了下來。和李俊杰一起被留了下來的還有內閣和六部的大佬們。
李俊杰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土豆的產量,驚到了大佬們。
“真有這么高產量的東西?李大人,事關民生口糧,可開不得玩笑。”戶部尚書馬大人先提了出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樣,諸位大人要是不信,土豆這種作物,按我種植的經驗看,應該是能一年種兩季的。我本就打算等天涼一些再種一季,到時候諸位大人可隨時監督觀看。”
“兩季?乖乖,真要跟你小子說的產量無誤,那此物要是推廣開來,我大明的糧荒就能解決。”
“張大人言之有理。皇上,微臣建議這個--”剛接觸新事物,這個大佬對土豆的名字還沒記住。
“土豆”
“對,土豆,微臣建議放到皇家試驗田里來種。一來能保護土豆種植不受干擾,二來也能更清晰的讓眾人了解土豆的產量。俊杰啊,別怪老夫提這要求,你這東西既然已經在人前露了出來,如果繼續放在你家種,肯定會遭來別人的覬覦或者破壞。你既然拿出來這個東西,就不再是你一家的事了,涉及到國家糧食問題就是大事,一切都要慎重為之。”首輔大學士關大人語重心長的對李俊杰說道。
一把年紀的首輔對于這么高產的糧食很是激動,有生之年,在自己作為首輔任期,如果能讓大明實現人人吃飽飯,自己這個首輔也定會在后世歷史上被提到了吧。能當上首輔,權勢金錢都已經實現過了,到自己這把年紀就想著能留名于歷史了。
大佬開口了,李俊杰自然應是。本來李俊杰在折子里提到土豆時就想過這個問題。這么高產量的食物定會引起上層的關注。功勞太大,肯定會有人想著分一份功。這樣放在自家地里種,就比較危險,保不齊有人搗亂。
“關大人所言甚是,事關重大,既然李大人是唯一一個試種過的人,微臣建議是不是可以考慮暫調李大人負責種植任務。”
借調李俊杰去種田,元成帝其實有這個想法的。可是安置什么官有些頭疼。大明沒有專門負責種植研究的官位。本來負責糧食這一塊的籠統的都歸戶部管,涉及田稅,糧稅,國庫存糧等問題。負責研究糧食增產方面的似乎那一塊都不靠。
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元成帝最終下旨保留李俊杰翰林院修撰官籍,但暫調李俊杰去戶部負責管理糧食增產的研究。賜了一個皇莊以及一些護衛給李俊杰用,另外種植要用哪些人,怎么用,李俊杰自己決定。
元成帝的本意是想著等土豆種出來,這個大功肯定跑不掉,到時候再給李俊杰升官就比較容易堵住朝臣們的嘴了。
一個標準文人出生的狀元郎要去種田的消息,很快長了翅膀一樣傳了開來。
現在才7月底,還不到土豆種植時間。李俊杰依然先去翰林院上班,交接他之前負責的統計工作。
自己被暫調,自然要跟翰林院老大明大人通氣,哪怕對方已經收到消息了,這是對一個部門老大的最基本的尊重。
看到這個剛到自己部門干活近兩個月的狀元郎,明大人有些羨慕這小子的官運。滿京城上萬的大小京官,能在皇帝面前露臉的又有多少,可這小子明顯得皇帝的青眼,這么短的時間,皇帝都為這小子破例了好幾次。就像這次暫調,一旦這小子真的被確定種出高產糧食,升官指日可待,說不定用不了幾年,這小子的官級都會超過自己。
對于明顯在大老板跟前掛了號的人,明大人很是給面子。他明確詢問李俊杰對于接替他負責統計工作的人手有沒有好的推薦。肥水不流外人田,李俊杰毫不客氣的推薦了蘇志嚴。
別小看這個統計工作,把這些大大小小各個方面的數據按李俊杰的方法統計出來,做成一目了然的表格,絕對是個攢功勞露臉的活。
蘇志嚴也沒跟李俊杰客氣,他們之間說謝謝顯得落俗套。李俊杰教的認證,蘇志嚴學的仔細,有時還能在李俊杰的思路基礎上做一些更改,很快蘇志嚴就上手了李俊杰的活。李俊杰也正是暫別了翰林院大小同事。
還別說,這些自己為官生涯中的第一批同事對自己還挺依依不舍的,李俊杰有些自得。不管是因為平時自己大方提供泡菜這些美味下飯的小菜,還是因為自己得了皇上青眼,總之李俊杰走的時候還是蠻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