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二利

  • 襄漢
  • 淺言淡語
  • 2731字
  • 2021-08-30 17:49:51

劉琦先是鎮斥蔡德珪,后是辯敗蒯異度,這一連番的操作下來,令廳中的眾臣稱嘆不已。

蔡德珪與蒯異度是當今荊州的文武兩大重臣,能讓這二人拜退,足以體現劉琦之能。

竟不知主君長子竟有此番見解乎。

方才竟還以為他少不更事,妄下海口。

眾臣方才對劉琦有多質疑,如今對劉琦就有多佩服。

而這眾人之中最高興的,莫過于一直在審視廳內情勢發展的劉表了。

他見劉琦表現的如此出色,臉上的自豪之色如今已經完全掩蓋不住。

但劉琦的表現還沒完,時至如今,劉琦所言的三利三害,方才言了其中二害而已。

劉琦在目送蒯越回座之后,他繼續說道,

“方才所言二害,只算內憂,還有一害,乃是外患。”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霸業之地,素為天下英豪所圖。

荊州同時是四戰之地。”

“荊州南面交州牧張津性格剛愎自用,又睚眥必報,早年父親與其有隙,以其性格定然會尋機報復。

荊州西面益州牧劉璋暗弱無能,州內權臣趙韙亂政。

趙韙野心勃勃,早有篡位之心,然其恐自身功勞不豐,故早有建立戰功豐富自身羽翼之意。

其去年就領兵駐守朐腮,對我荊州虎視眈眈。

荊州東面江東之地中,昔破虜將軍孫堅之子孫策異軍突起,如今已經占據江東三郡。

其手下精兵良將無數,依琦觀之,其統一江東之日必不久矣。

而荊州與江東有世仇,孫策之父孫堅便是死于黃太守之手,孫策性格剛摯,此仇他必不會忘。

如此看來,我荊州可謂是群狼環伺,已經處在危局之中。

若我荊州大軍盡出北伐南陽,則我荊州防務必然空虛。

而中原曹孟德早有圖宛之志,他得知消息知道我軍北上,他也定會立刻出兵南陽張繡,和我軍爭奪南陽之歸屬權。

哪怕我軍能順利擊敗張繡奪下南陽,也會被曹孟德坐收漁人之利。

而且張津、趙韙、孫策等必會趁此機會發兵攻打我荊州。

屆時我軍東南西北四方面皆有強敵,縱使父親再明,荊州眾臣再賢,荊州再如何兵多將廣,也會力有不逮,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如此一來,本來我軍本意是為收復失地,但恐怕適得其反,失地反而會增多矣。”

劉琦說完后,觀察在場眾人的神情。

這次卻沒有誰出來提出異議。

與方才劉琦說一點,就有一人有異議的情況,截然相反。

有這情況是有兩層原因,一則是方才蔡瑁與蒯越皆被劉琦所言折敗,這一點讓眾臣收起了對劉琦的輕視之心。

將其真正當做了,可以坐而論道的荊州良臣之一。

故而只要劉琦所言沒有什么大問題,眾人就不會如剛剛那般,因為劉琦年輕而輕視他進而妄發議論。

第二層原因則是,劉琦如今所言,很符合荊州當下的國際環境。

論理政安民,劉表不輸當世任何一位諸侯,但要是論外交和未雨綢繆之策,劉表就差太多了。

荊州與益州的過節,在上一任益州牧劉焉在位時期就結下了。

當時劉表得知劉焉在乘車器物衣服方面和天子比擬,氣不過劉焉有這亂臣之舉,

明發上書告發了劉焉所為,劉表的這個行為直接把益州上下得罪死了。

而劉氏與孫氏之間已經不算是過節了,那是世仇。

當年江東無主的時候,蒯越就曾建議劉表早圖之,但劉表不聽。

后孫策初入江東的時候,蒯越認為孫策英氣杰然,若不早制,必為大患,劉表又不聽。

這一連串的作為讓孫策有了良好的環境得以快速發展,以至于今日孫策坐大,劉表想制卻已不能制。

如今荊州周圍的鄰居,皆是于劉表有仇的。

若是荊州一直保持強盛還好,但要是荊州出現頹勢,這些鄰居必定就會如餓狼一般,沖上來一起瓜分荊州。

劉琦見自己提出的這第三害,無人反駁,于是他就順勢講起了自己認為的三利來。

“張繡者,西涼出身,初在董賊麾下任事,其之出身,已令世人多有不齒。”

“其初投我父,叛之,再投漢室,復叛之,其之所為更為世人所不容。”

“且其殺曹操之愛子曹昂,誅曹操之愛將典韋,與曹操可謂結下了血海深仇。

此等仇恨傾漢水不能洗凈,其與曹操之間再無可能轉圜。”

“而南陽北接中原,南臨荊襄,西窺關中,東近淮泗,為兵家必爭之地。

張繡兵微將寡,憑其一人之力保守南陽亦有不足,更勿談進取。”

“如此一來,張繡唯有尋得強者依靠,方可長存。

然其周邊有兩大諸侯,一為曹孟德,二為父親。

曹孟德其已不可投之,唯有再投我荊州。

且因其與曹孟德之間有血海深仇,這次投我荊州之后,當不會再起異心。

畢竟時移世易,如今張繡復投我荊州,乃是自絕生路而投之,與當初不同,如今其定會好好為我荊州守衛北疆。”

“此乃父親接納張繡第一利,得一效死忠臣鎮守北疆,抵御曹操。”

劉琦所言第一利聽得在場的眾臣頻頻點頭,他們皆認為劉琦說的有理。

但劉琦心中卻充滿了苦笑。

他乃后世之人,當然知道后來張繡又投靠了曹操,而曹操竟然不計前嫌又接納了他。

這事要不是歷史明確記載的,打死劉琦也不信。

在如今,哪怕打死在場的任何一位臣子也不會相信,曹操真的能忘卻殺子之仇而接納張繡。

但曹孟德不愧是三國第一梟雄,這種秀人一臉的事他還真的做出來了。

不過那也是幾年后的事了,在那事還未發生前,劉琦方才所言的話就是符合目前主流思想的真理。

至于劉琦知道這事,為何還主張不討伐張繡呢,乃是劉琦真心認為此時討伐張繡不是好時機。

因為劉琦還知道,如今荊州隱藏著一個巨大的內患,在那個內患未解決前,任何出兵對外之舉都是自尋死路。

而且張繡復降投降乃是官渡之戰前夕的事了,據如今尚有幾年的時間,劉琦有幾年的時間去布局,讓張繡沒法再去復降曹操。

在講完這第一利之后,劉琦復又說道,

“初張繡投我父親,而又轉投曹操。

曹操雖代表漢室,乃是大義所在,但其欺凌張濟遺孀,這也是不義之舉。

張繡復叛曹操之舉,乃是從孝而發,雖反復再三,降而復叛之舉為世人不容,但情有可緣,可謂之孝。

而今張繡復投我,父親復納之,此舉一可向世人展示父親不計前嫌,崇尚孝義,可明德于四海,二可向世人展示曹操之惡。”

“令世人皆以為,漢室所托非人。”

張繡降而復叛這一點是做錯了,但是曹操先霸占張濟遺孀為先,

而張繡降而復叛之舉乃是出于孝道,在這個以孝為先的漢代,張繡之舉也會有支持者。

而當劉表再次接納張繡之后,荊襄士人眾多,這件事肯定會慢慢宣揚開,直到天下皆知。

如此,張繡的名聲肯定是臭死了,那曹操的名聲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在這件事中唯一的受益者,乃是劉表。

世人從這件事中會將曹操與劉表進行對比,發現劉表不計前嫌,接納走投無路的孝子張繡,這一舉已經可以算是德。

歷史上曹操不計前嫌接受了張繡的投降,為他贏得了巨大的愛才的名聲。

如今劉表也這么做,加上劉表還沒有曹操那霸占張濟遺孀的污點在,在這件事中,劉表能得到的愛才名聲,只會比歷史上的曹操多。

同時還能讓那些以為曹操是漢之伊霍的士子觀望搖擺起來,

漢代尚德行,德行有虧的曹孟德真的是伊霍在世嗎?

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如今曹操身上的大義名分。

畢竟要是再不降低點,天下的英才都被曹操吸引去了,那劉琦將來還拿什么與天下群雄爭鋒!

要是劉琦早穿越幾年,他就是綁,也要把漢獻帝綁到荊州來,

漢室宗親的身份加上漢帝在手,那種大義的巨大加成會讓劉琦做夢都笑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中市| 连江县| 明水县| 阿拉善右旗| 成都市| 长春市| 梨树县| 郎溪县| 福贡县| 廊坊市| 噶尔县| 泽州县| 渝北区| 大渡口区| 临沂市| 平罗县| 且末县| 乐安县| 且末县| 左云县| 繁昌县| 大新县| 中江县| 肇庆市| 萨嘎县| 大城县| 西宁市| 平顶山市| 巴中市| 纳雍县| 林周县| 南乐县| 馆陶县| 宁明县| 探索| 家居| 玉田县| 兴文县| 灵石县| 且末县|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