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用可勝之機,別忘匹夫有責[1]
- 政治的新生(紅色經典)
- 高長虹
- 897字
- 2021-08-23 16:09:16
從言論界看來,中國人民對于對日作戰,已有必勝之念,這是非常可喜的事!因有必勝之念,才能用可勝之機。客觀地,也可以說,惟其有可勝之機,所以才有必勝之念。
從忍耐到抗戰,在中國人民,就已是一大勝利。抗戰而能戰術制勝,又是一大勝利。因為必須抗戰,才能用可勝之機。而活用戰術,就是已在用可勝之機了。再進是以戰略制勝,以民眾教育制勝,以政治外交制勝,以經濟制勝。如能充分盡量地用了可勝之機,那末,“必勝”就可以由一念而轉變成事實。
中國人民現在是不是已經在充分盡量地用可勝之機呢?從言論界看來,可以說還沒有。不但沒有,有很多的人還不知道怎樣去用可勝之機,更有很多的人還不知道什么是可勝之機。
比如說:在未抗戰以前,有人這樣說,人民中的多數分子知道應該抗戰,有了必勝之念,就好了,這是對的。現在如仍這樣說,就不對了。有必勝之念的人而也貢獻出自己一份的力量來于可制勝的事,還好,如把自己的信念只建筑在戰場里,把“必勝”只依賴捐軀效命的前方戰士,就不但不對,也是很危險的事。
又如,雖有可勝之機,而必勝仍然是有時間的條件的。有必勝之念,而以為現在就可有必勝的事,甚至以為好像已經得勝,敵人求和,這就是很有害的思想了。
又如,國際的外交陣容,現在正在轉變中,轉變成對中國有利的外交情勢,很有可能。只看中國自己怎樣去運用。如能充分盡量地去運用,成立中蘇,中法國防互助協定,完成國際的民主陣線,也不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于怎樣去運用。不能夠把這些問題委之于外交上負責的人們去考慮就算了事。看著蘋果,不取來吃,就等于沒有蘋果。
內部的更緊密的團結,也有一樣的情形。
時間最可寶貴。而惟努力可以節縮時間。
怎樣就可以充分盡量地去用可勝之機呢?說來當然話長。而最重要的,就是必須促成這幾個基本的主觀條件:
一、民主政治,人才政府;
二、確立國防外交政策;
三、確立國防經濟政策;
四、民眾的教育,組織和武裝,和武裝民眾之戰略上的布置,——“難民”當然也包括在民眾之內。
六月二十一日
注釋
[1]本書收錄的作品均為高長虹的代表作。其作品在字詞使用和語言表達等方面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此次出版,根據作者早期版本進行編校,文字盡量保留原貌,編者基本不做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