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換過五六個同桌吧,時間短的只坐過一節晚自習,時間長的三四個月。
說個時間最長的同桌吧。
下文就稱她洋娃娃,因為長得特別可愛。是從理科重點班轉過來的。
她剛轉過來的時候,老師和同學都對她很好奇。
老師會很頻繁地提問她,每門科老師都是。
奇怪的是,她從來不回答問題,一開始是站起來低頭沉默,再后來直接不站起來。
有幾個同學想了解洋娃娃的事情,吃午飯什么的都拉著她一起,但是她很少說話,后來那幾個好奇心強的同學熱情散去,像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把洋娃娃丟在一邊。
五號對洋娃娃有點印象,因為洋娃娃的媽媽和五號媽媽曾經是同事。
從五號口中得知,洋娃娃獨立能力和表達能力都低于一般人,包括對情感的感知和共情能力,和普通人有一些差距。
我一開始不是很相信,后來陰差陽錯,排座位的時候我和她坐在了一起。
我有嘗試和她說話,我盡量讓自己看上去沒有惡意,因為前幾次她被其他同學忽冷忽熱的態度弄得情緒低落,我猜她可能對班上刻意靠近她的人更加敏感。
我剛開始和她說話她只是沖我笑。
后來,她慢慢愿意說話,雖然聲音很小。
看得出來她很少說話,發音有一些奇怪。
后來我們逐漸熟悉,慢慢有了正常同桌間的交流。
她比常人情緒上更容易緊張和激動。
但洋娃娃的優勢是,擁有超強的邏輯思維和記憶力。她數學成績特別好,經常能考班級前幾,英語就更厲害了,英語單詞可以過目不忘,英語經常一百二以上。
在文科班有這樣的數學成績就具有了很大的優勢,所以她每次考試的總分排名都很靠前。
因為上課從來不回答問題,作為她的同桌,就經常遭殃。
老師:“你不回答嗎?來,同桌幫個忙。”
以至于后來,別人叫洋娃娃的名字,我都會下意識回頭。
洋娃娃因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一直都是走讀。
高三上的時候,我也嘗試過一段時間的走讀生活,因為學校在郊區,附近都是菜地,最近的出租屋距離學校也要步行二十分鐘。
我當時選擇了自行車。
不得不說走讀生活真的很刺激,要比在學校起得更早些,有時候冬天沒太睡醒,一出門就能被迎面來的冷風凍醒,下雨天就更麻煩了,要批雨衣,保護好書包,要多狼狽有多狼狽。
洋娃娃的爸爸每天開車接她回出租屋,有天在半路看到我,特意停下車,告訴我他們的車庫位置,并歡迎我隨時一起蹭車上放學。
他爸的話真的讓我很感動,想象著大冬天或者雨天不用再騎自行車上學,覺得人生都光明起來了。
其實我和洋娃娃除了同桌之間必要的交流以外,很少有其他交流。
但洋娃娃一直把我當朋友,快畢業的時候,有一次出校門口碰到她爸,她爸拉著我說:“可不可以和我女兒拍張合影,她一直把你當好朋友?!?
她媽媽也站在旁邊對我笑。
“當然可以啦。”我過去。
洋娃娃情緒有點激動,表情也開始僵硬。
“放輕松點?!蔽覍λα艘幌?。
咔嚓。
高考以后基本上就沒有再聯系她了,主要她很少使用社交平臺,也不知道她考哪里去了,這個暑假有沒有學會獨立生活。
希望她的大學同學可以多多包容她,希望她能和新室友打成一片。
很多人可能天生有缺陷和弱點,但這并非他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