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人問,有沒有認識很久的朋友,就算很長時間不聯系,依然關系很好。
有啊,有好幾個哦。
先分享兩個認識七年的吧。
以前在上海讀書,后來因為學籍的問題轉學來到安徽這邊。
在安徽的小學讀的六年級,認識了這兩個人。
一個是大哥大,一個是大藝術家。
先說大哥大吧。
為什么叫大哥大呢,因為第一印象很高冷,拽得不行。
小學轉學第一天,很緊張,小學班主任多少有點低情商,也不給我安排座位,就讓我先進去站著。
那個時候已經快上課了,我環顧一圈,看到一個女生旁邊沒人,特別高興,我覺得我有座了。
我上前問:“你好,你旁邊有人.....”
話還沒說完,大哥大踩點跨進教室:“麻煩讓一下,這是我的位子。”
我......
陌生的同學們都望著我,我默默走到最后面,一個胖胖的男孩應該是一直被安排一個人坐的,他可能出于“同情”,把他書包挪了一下,讓我坐他旁邊。
可能是讓我太尷尬了,反正對大哥大第一印象很不好。
后來大哥大加我好友,申請是“新同學,你好。”
然后我們就認識了。
小學的時候書本內容還算簡單,我和大哥大的成績都很靠前。
我們經常被叫去辦公室幫老師改卷子,改的時候會互相聊聊天,慢慢也就熟悉了。
不知道為什么,當時班級的很多女生對轉學生有偏見,她們覺得我就讀一年,不應該算他們大家庭的一份子。
總之呢,六年級的時候沒有太多女孩子愿意和我玩,所以我說話聊天的對象只有大哥大他們幾個男生,一直到畢業都是如此。
初中我們在一個學校,分班不一樣。
班級不一樣就算了,還不在一個樓層。
我以為我們的聯系會變少,畢竟班級的第一組和第四組感覺就是太平洋了,更何況樓層都不一樣。
事實并非如此。
在上體育課或者做操的時候碰見,我們會匆匆打個招呼。
在爬樓梯送作業的課間,如果遇到會閑聊幾句。
周末QQ在線,就吐槽各種班上的事情,大哥大就聽著,有時候會幫我一起說某某的不對,但更多時候,他是教我怎么去正確處理。
因為我比較感性,容易情緒用事,他一直比較理性,在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的觀點可以互補。
因為數學和物理很糟糕,我的成績在初二開始下滑。
大哥大一直都很好,經常上排名榜前排。
我不會的題有時候會周末問他,他覺得網上說不方便,后來直接去讓我去他家找他問。
后來我買了本錯題本,不會的數學題都往上面寫或者貼上去,周末拿過去問,他會給我很認真地寫過程,每一步都不會落下,因為他知道,我的智商,他要是漏了哪一步,哪怕是化簡,我都要想很久。
于是我們的友誼被具象成了錯題本,一本本子,兩種字。
因為數學成績不好,對數學科目就會害怕,每次數學考試前都會特別緊張。
我有次向大哥大請教:“誒,數學考試怎么樣可以保持好狀態?”
“早點睡,考前吃塊巧克力補腦子。”大哥大隨口一句。
但是后來,每次考試,知道考場以后,大哥大都會在數學考試前送塊巧克力,有一次因為時間晚了,沒來得及送,考完試以后,他跑到我的考場來。
“完了,這次沒吃巧克力,肯定考不好了。”我表現得很沮喪的樣子。
“搞得跟吃了真的能考好一樣。”大哥大實話實說,然后從書包里遞過來一塊巧克力,“給你,壓壓驚。”
可能是真的迷信,又或者是懷舊。
數學考試前吃巧克力的習慣我一直有保留。
高中的每次大考我都會在前一個周末買好巧克力,有時候會拉著室友一起吃,有時候沒空買還會讓大帥幫忙帶一塊,總之一定要吃。
最近一次吃巧克力是高考數學前。
天很熱,媽媽中午接到我的時候,巧克力已經化得差不多了。
高考數學前一個小時,我坐在考場對面商場的一個角落,慢慢撕開巧克力包裝帶,把能吃的部分都吃了。
然后開始掉眼淚。
很奇怪,這么多年,雖然我畏懼數學考試,雖然我經常考四五十分,但都沒有想掉眼淚。
偏偏看著那塊化掉的巧克力,我眼淚控制不住了。
因為我意識到,作為文科生,這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正兒八經和數學考試打交道了。
我竟然也會有這么一天,因為覺得再沒有數學考試前的巧克力而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