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被擊中,敵軍的坦克冒煙起火,其車組成員更是慌忙的從車內逃出,模樣也極為狼狽。
而這些逃出來的成員,有的人選擇頭也不回的向后逃竄,但還有一些人,似乎并不甘心坦克被毀,選擇拿起隨車攜帶的步槍,伙同著剩下的敵軍坦克,一同朝著坦克殺手攻了過來。
至于坦克殺手這邊,林云也試圖讓它朝著敵軍步兵進行開火,想要觀察它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用處。
于是,巨大的穿甲炮彈從火炮中擊發,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打中了一名敵軍步兵。
被擊中的目標,自然是不用說,幾乎是被打得不成人形。
然而,坦克殺手終究也只能算是“坦克殲擊車”,它的能力也就僅限于此了——
動能巨大的穿甲炮彈,幾乎純粹是用彈頭把人給砸死的,而不是把目標給炸死的,而且,也沒有對目標周圍的步兵造成有效殺傷。
炮彈內部沒有太多高爆炸藥,自然也就沒有太大的濺射范圍、沒有太多的震蕩沖擊。
雖然,它還不至于像游戲中那樣,十幾炮、幾十炮都打不死一個敵軍步兵,但以這種效率而言,終究是太差勁了。
一個被擊毀的坦克,在運氣最好的情況下,可以逃出來5個幸免于難的車組人員,而坦克殺手要想一一解決他們,看樣子,需要連續發射五發穿甲彈。
可問題是,它一發炮彈就已經足以摧毀敵軍輕型坦克了。
顯然,用它對付步兵集群的話,仍然是極其不劃算的舉動。
不過,在現實當中的話,這倒也不算致命問題。
換個思路來說,坦克殺手是一種將單一性能發展到極致的產物,能夠在己方裝甲處于劣勢的情況下,讓自己獲得一個能夠與敵軍裝甲集群強行一搏的機會。
就比如在當前情況下,即使敵軍裝甲有著數量優勢,但在雙方實力對比不是太離譜的情況下,坦克殺手也能夠強行換掉他們的大部分裝甲、能夠強迫他們最終只保留下步兵單位。
即使它自己最終也不幸犧牲了,最起碼敵軍也同樣剩不下什么載具了。
然后,就是雙方都只剩下步兵的殘局了。
在當前的戰場上,由于林云基地中生產的士兵,有著更好的戰術素養、更好的武器裝備,還可以負傷堅持作戰,所以打起步兵戰的話,己方也完全能夠以少打多。
可以說,如果使用得當,那坦克殺手在現實中完全是能夠有所作為的。
唯一的缺點,便是它與幻影坦克一樣,沒有坦克炮塔,無法在移動中開火,要想對付身后的敵人,也只能通過履帶來轉動整個車身,然后才能將炮口對準車體后方的敵人。整體顯得比較笨重,不適合進攻、追殺,可能更適合對抗主動送上門的敵軍、執行防守任務。
見此,林云便專門給它下達了“只能攻擊改裝過的敵軍輕型坦克,最不濟也要對著敵軍普通卡車”的指令,禁止了它在默認情況時,會隨機攻擊視野中的敵軍目標的“自我發揮”行為。
于是,在敵軍坦克已經多半抵近、不再處于被動挨打的狀態之后,雙方便逐漸處于持平狀態。
在這種十分適合裝甲車輛展開作戰的場地,敵軍坦克一字排開,竭力發揮著自己隊伍的數量優勢,而坦克殺手與壁虱坦克,雖然看似寡不敵眾,但它們又有著車輛性能上的優勢,不會在短時間內被輕易擊毀。
在空曠的原野上,雙方都無法依托障礙物進行掩護,便開始進行正面接戰,局勢也隨之進入到了白熱化的僵持狀態。
眼見敵軍的載具已經與步兵脫節,又已經開始自顧自的與己方坦克交火、陷入了膠著狀態,林云便知道,時機差不多了。
按照原本的計劃,林云是打算用兩輛坦克強行牽扯敵軍的注意力,然后再用步兵從兩側進行包抄的。
現在,敵軍的隊伍已經脫節成了前后兩部分,被他們自己搞成了“前方坦克、中間一大段空隙、后方步兵”的局勢——前方的坦克已經展開鏖戰了,步兵還有一大段路沒有走完,被遠遠丟在了后面。
也就是說,后方的敵軍步兵,如果現在遭遇襲擊的話,是完全沒有裝甲支援的,只能獨自進行作戰。
這真是送上門的好機會。
動手!
借助著雷達通訊與戰術地圖,林云一聲令下,傳遞出了遠程指令,讓另一側的步槍兵、動員兵們展開了進攻。
而他當前所處的位置,也就是“外界分隊”所在的地方,林云也通過與趙勇的溝通,下達了讓他們一同進攻的命令。
于是,還在哼哧哼哧著趕路的敵軍步兵,在毫無準備之下,轉眼間便遭受了來自兩個方向的集火。
步槍兵那邊自不必說,他們本身就有著射程、射速都不錯的突擊步槍,即使是動員兵,也通過花費資源升級,同時裝備了波波沙沖鋒槍與ADK47突擊步槍,具備了短距離內大量傾瀉火力的能力,以及點射殺傷遠距離目標的能力。
雖然他們只有區區幾個人,但他們使用著自動武器,其突擊步槍的射速能夠達到600發每分鐘,波波沙更是能夠達到900發每分鐘,即使考慮上瞄準與換彈時間,也已經能夠甩開射速10--15發每分鐘的栓動步槍一大截了。
基地將一個步槍兵認定為100資源,而將15個人組成的“外界栓動步槍分隊”才視作100資源,將他們的價值視作等同,并不是平白無故的。
何況,他們還受到了紅警1代給予的“西班牙10%步兵攻擊、防護、移速加成”“德軍10%攻擊加成”,相當于得到了五分之一的傷害增幅。
只要有一發子彈打中敵軍,那他們多半得重傷,即使沒有陣亡,也已經無力戰斗了。
至于外界分隊,雖然他們的裝備要差上一截,但他們大約有著幾十人的數量,即便是每個人都只有栓動步槍,也依舊能夠打出還不錯的火力了,何況其中像趙勇這樣的老兵,其手中也同樣裝備了一些性能尚可的“幸存者突擊步槍”,也同樣能夠造成合格的殺傷能力。
畢竟,敵軍步兵在缺少裝甲掩護的情況下,也同樣不過是一群拿著栓動步槍的輕步兵而已,雙方并不存在武器代差。
在一同對敵軍掉隊的步兵進行包夾、讓敵軍陷入半包圍的夾擊狀態時,外界分隊完全能夠跟他們比劃比劃。
很快,在敵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之后,其步兵隊伍更是還沒來得及反抗,就在頃刻間被打得尸橫遍地。
在空曠的地形中,他們成了活靶子,一個個的接連中彈,并在隨后無力地躺在血泊之中。
倉皇之中,其人員更是慌不擇路,甚至出現了自相踐踏的情況。
本來就有傷員躺在地上、捂著傷口奄奄一息了,結果還被自己人給踩了幾腳,這不是要人老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