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誠簽約的工程局出事兒了。
反腐風暴刮向了國有大中型企業,江誠簽約的江城工程局公司總經理因紀律問題已被組織正式立案調查。工程局群龍無首,副職暫且代理工作,目前新員工的入職事項暫時推后。研究生入學前的這個暑期,我也沒回家,在江誠聯系個律所實習。宿舍已經不讓留人了,特別是大四畢業的這幫學生。
正好,我跟江誠合租了一間公寓,租的時間短房東一般不愿意,我們找了很長時間。
“你們什么時候離開?都畢業了,還要待幾天?”樓管阿姨幾乎上每天都會來催一催。
最終,我們在市郊租了一間公寓。
“你說我工作的事兒不會黃了吧?”一天,我從律所回來后,江誠忐忑不安地問我:“領導換了,當時簽的三方協議會不會不作數?”。我回答:“虧你還是學法律的。簽三方協議是公司行為,不會因為換了個領導,協議就失效了。況且招那么多人,又不是你一個。不會全部不作數的。”江誠聽了簡單說道:“也對。”
晚上,我們一塊兒出去到江邊擼串,中途江誠接了個電話,臉色變得悶悶不樂。原來是他前女友打的電話,告訴他已經考上了家鄉的國稅局,父母居然已經催著相親了。我聽了,哭笑不得。“你們還聯系?”我問道。
江誠回答:“對呀。又不是仇人。”
也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行事作風倒也坦蕩、心胸寬廣。誰知道他們將來會不會有舊情復燃什么的。
晚上,江誠在刷微信,想看一看最近前女友的狀態,她是活得越來越精致了。過了一會兒,他把手機遞給我,讓我看看他朋友圈。原來有個同學在曬他的入職安家費。鏡頭下是分散放開的百元大鈔,很有視覺沖擊力。
人們的生活總是分了兩個部分,他或她呈現出來的或者說是想要呈現在別人面前的生活,還有他真正的生活。前者或炫耀(比如說上面那位同學)、或賣慘,總體是為了尋求關注:或為了滿足虛榮心、或為了博取同情。后者才是過給自己的生活,長長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刺激著你與自己對話,內心的真實感受則是對真實生活的反饋。
“太浮夸了。”我說道。
九月份我開學了,把公寓讓給了江誠一個人,繼續我的求學生涯。我最新的目標是在這三年里,爭取寫出有影響力的法學論文。
十月初,我收到江誠的短信:“終于通知入職了!下周開始培訓!!!!”那一段嘆號像是江誠高興跳躍的雙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