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互聯網架構原理與實踐
- 富亞軍編著
- 894字
- 2021-08-12 18:32:52
1.2 互聯網架構思維
互聯網思維講究“專注、極致、口碑、快”,下面從技術架構上對其進行解讀。
(1)“專注”是指技術發展路線專注于行業發展方向,設計上要“高內聚、低耦合”。
專注意味著技術要與業務融合發展,業務與技術同等重要,只關心高大上的技術路線而不關心業務場景就是閉門造車。是業務驅動了技術的發展,脫離了業務的技術路線是無源之水。如電商領域和視頻領域的技術路線是不一致的。
專注還意味著應用系統要“高內聚、低耦合”。這是架構設計的首要目標。高內聚是指模塊內部的元素局部化,內部元素對外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元素間關系緊密,高內聚可以使模塊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可重用性。低耦合是指軟件系統結構中各模塊間的聯系緊密程度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模塊之間聯系越緊密,其耦合性就越強,模塊的獨立性、擴展性則越差。
(2)“極致”是指互聯網架構要對每個環節都做到極致的思考。
當一個互聯網應用達到一定規模時,面對龐大的流量、海量的數據,需要將架構中從前到后的各個環節的性能、可靠性、擴展等指標涉及的問題考慮到極致。包括App端的架構、服務接入的架構,服務治理的架構、消息傳遞的架構、緩存架構、持久化的架構,每一層的架構都有很多細節,要把細節考慮好,研究到極致。與傳統大型系統相比,互聯網架構需要更大的伸縮性、更高的性能,更大的靈活性。
(3)“口碑”是指互聯網架構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這就要求架構的各個環節具有充分的冗余度。同時使用成熟的開源框架,不片面追求最強的功能或最新的技術。
(4)“快”是指互聯網架構要滿足快速開發迭代、快速診斷和部署的要求。
互聯網的架構要靈活,還要避免過度設計,架構設計都要考慮成效比,一套高大上的系統,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設計出能滿足當前業務規模的架構,并預留較高的擴展能力,是架構師的核心能力。互聯網架構要求具有更高的擴展性,互聯網業務的發展變化極大,業務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技術架構要做到不需推翻重構,就能夠完成適應性擴展。互聯網業務的發展需要不斷調整和適應用戶的不同喜好,產品開發過程中要能快速開發出產品,不斷迭代、持續集成,問題排查過程中要能夠快速診斷,盡快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