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50-2015 油田油氣集輸設計規范
- 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主編
- 1134字
- 2021-08-13 19:29:44
8.3 天然氣集輸管道
8.3.1 天然氣集輸管道水力計算采用的氣量,對未經凈化處理的濕氣應為設計輸氣量的1.2倍~1.4倍,對凈化處理后的干氣應為設計輸氣量的1.1倍~1.2倍。
8.3.2 天然氣集輸管道流量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管道沿線的相對高差Δh≤200m時,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qv——管道計算流量(m3/d);
d——管道內徑(cm);
p1——管道起點壓力(絕壓)(MPa);
p2——管道終點壓力(絕壓)(MPa);
Δ——氣體的相對密度(對空氣);
Z——氣體在計算管段平均壓力和平均溫度下的壓縮因子;
T——氣體的平均熱力學溫度(K);
L——管道計算長度(km)。
2 當管道沿線的相對高差Δh>200m時,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Δh——管道計算的終點對計算段起點的標高差(m);
a——系數(m-1),;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Ra——空氣的氣體常數,在標準狀況下Ra=287.1m2/(s2·K);
n——管道沿線計算管段數,計算管段是沿管道走向,從起點開始,當其相對高差Δh≤200m時劃作一個計算管段;
hi——各計算管段終點的標高(m);
hi-1——各計算管段起點的標高(m);
Li——各計算管段長度。
式中其他符號意義與公式8.3.2-1相同。
8.3.3 天然氣集輸管道沿線任意點的溫度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無節流效應時,應按本規范公式8.1.2計算。計算常數a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K——管道中氣體到土壤的總傳熱系數[W/(m2·℃)];
D——管道外徑(m);
qv——氣體流量(m3/d);
Δ——氣體的相對密度;
cp——氣體的定壓比熱容[J/(kg·℃)]。
2 當有節流效應時,應按下式計算:

式中:J——焦耳-湯姆遜效應系數(℃/MPa);
ΔPx——x長度管段的壓降(MPa);
a——計算常數,按式8.3.3-1計算。
式中其他符號意義與本規范公式8.1.2中相同。
8.3.4 埋地天然氣集輸管道總傳熱系數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應對有關數據進行實測后經計算確定;
2 無條件取得實測數據時,可按經驗確定。瀝青絕緣管道的總傳熱系數可按本規范附錄G選用。
8.3.5 對于輸送濕氣的管道,宜避開高差較大的地形。
8.3.6 濕氣管道的防凍措施,宜采取管道深埋至凍土層之下、管道和熱原油或污水管道同溝敷設、設天然氣水合物抑制劑加注設施。
8.3.7 天然氣集輸管道直管段壁厚應按本規范公式8.1.4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設計壓力小于或等于1.6MPa的天然氣集輸管道,處于農田、荒地等野外地區時,設計系數F值應取0.60;處于居住區、重要設施、站場內部及上下游各200m管道,或穿越鐵路、公路、小型水域時,設計系數F值應取0.50。
2 設計壓力大于1.6MPa的天然氣集輸管道,設計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 50251的有關規定取值。當管道輸送含硫酸性天然氣時,設計系數F取值不應低于二級地區。
3 腐蝕裕量C,對于輕微腐蝕環境不應大于1mm;當管道輸送含有水和硫化氫、二氧化碳等酸性介質時,應根據腐蝕程度及采取的防腐措施確定,宜取1mm~4mm;其余情況下不應計腐蝕裕量。
- GB/T 50381-2018 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 GB 51276-2018 煤炭企業總圖運輸設計標準
- GB50526-2010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英文版)
- GB/T 51338-2018 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調試與驗收標準
- 健康座椅
- GB/T 51121-2015 風力發電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 強夯地基技術規程
- GB 51137-2015 電子工業廢水廢氣處理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GB 51162-2016 重型結構和設備整體提升技術規范
- 配電網規劃研究報告內容深度規定
- GB50679-2011煉鐵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
- SH/T 3096-2012 高硫原油加工裝置設備和管道設計選材導則 (英文版)
-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編制規程
- GB 50403-2017 煉鋼機械設備工程安裝驗收規范
- GB50967-2014焦化機械設備安裝規范(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