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早在一百年前,天下戰亂,大部分百姓逃到南方,偏安一隅,從而帶動了江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也是在那是,產生了商業復興現象,商人們不再局限于中原地區的經濟交往,他們開始放眼世界。
南清先天三年,清順宗在位
江南道御海巡撫在一場海洋遭遇戰中,擊敗了來自西方世界軍艦,貨船。
一切,就此改變。
因為當清軍登上其中一艘被俘的戰艦后,他們發現了許多威力巨大的武器,包括船炮,長槍,水雷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南清人從戰俘的口中得知了許多關于西方世界的事,他們從哪里來,要到哪去,來干嘛,啥時候回去…自此,南清與西方世界的交往密切起來。西方世界尤其喜歡東方的茶葉,瓷器,文化書籍。南清,以及中原其他國家喜歡西方世界的玻璃,武器(北明的西部商業線就是從西部世界,經過西域諸國,到達北明西都,北都。)。
南清經濟也隨之騰飛,西方人漸漸來到這個富庶的國家,開設商場,建造港口,傳播他們的文化,與當地的百姓融合,政府也發布許多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
隨之就出現了四大經商家族:明家,李家,郭家,辛家。
這四大家統治著中原的經濟發展,其經濟實力,絲毫不遜與任何的政權,比如北明的郭家,幾十年,不僅有自己武裝力量,圣旨都可以不接,奉皇命如糞土。
在北明那里,郭家還算放縱了一段時間,那么南清可不是那么輕松了。
另外三大家:明,李,辛。全在南清國境內,因此南清能從建國初的戰亂中恢復過來,但這帶來的反噬也是巨大的。
在安通帝之前,三大家的勢力早就深入了南清朝廷,甚至可以控制朝局的左右。其中辛家的勢力最為龐大,其家族的人也在南清國內橫行霸道,民心怨怨。
南清太圣三年,太圣帝病重
此時的辛家家主辛辟杻盡然直接派人前去南安王府,告訴南安王景德光,準備在太圣帝駕崩前,立他為儲君。
景德光向來與辛家交往密切,但只限于游完山水的欣賞之情。
于是在當天,南安王就把辛家來使捆綁好,送到了京都明王府,告發辛家,密謀造反。
明王景德明是南安王的哥哥,也是太圣帝的嫡子,所以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太圣帝。
十幾天后,辛家滿門抄斬,就有了那一年南查的最高紀錄。
所以之后繼位的安通帝景德明一直把治理江南商道放在國家決策的第一位。他要在他的治下,絕對控制江南的經濟,也要在他死后,在南清萬世皇帝手中,牢牢的掌控。
所以他繼位后,將南查的時間間隔,從四年一查,改為一年一查。并且,將南查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京察和經濟南查。前者只管官場,由朝廷派出特派員(御史)檢查地方政府的官場。經濟南查,俗稱南查,主管南方經濟,一般由戶部負責。
所以明家和李家在安通帝登基后,很是安分了一段時間,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安通帝預想的方向行進。
朝中大臣都那么認為,除了安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