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5章 秦書 卷十七 宋王世家第七

宋王諱寧,太宗子,母劉貴妃。昌武元年封宋公,后拜揚州刺史。登豐三年,趙氏篡逆,宗廟隳夷,宋王首舉義旗,盟會藩鎮(zhèn),遂重光四海,翦戮巨魔,其功為首肇也。故為《宋王世家》,以錄其事云。

宋王幼明義理,頗忱詩書。稍長,言談舉止,合禮得體,每慨然有名士之風(fēng)。且禮待衣冠,以是人多重之(注曰:言門閥皆歸之)。

昌武元年,封宋公,四年之國,會揚州牧張驍病卒,太宗欲樹宗子于藩州,以宋王有材華,遂拜宋王為持節(jié)、都督揚州諸兵事、揚州牧。

王到官,按行郡縣,過詣名流,懲奸揚善,廢苛效簡,州里為之稱譽。延昌元年,改為揚州刺史。趙氏既誅楊零,陰圖顛覆,懼于宋王,屢使人征之,宋王知趙氏所為,故每辭以山越擾動,不果行,趙氏憚之(注曰:憚之而不敢強征)。宋王則潛集木石,藏于倉林,以備所需。

登豐三年六月,趙獻篡逆,宋王聞訊,遂發(fā)召州郡,舉義討逆,荊州刺史劉儻、兗州刺史任瀾、豫州刺史嚴靖、青州刺史高冰、交州刺史遲正烈、徐州刺史何圖并同,推王為盟主。王集揚州兵凡四萬,路招合援軍,凡將十萬人,九月,會高冰于青州。

宏長元年,與晉王約,以晉王為主帥,宋王為留后。九月,與群臣共奉光宗為帝,進封宋王,加拜“行臺留后”,總督行臺諸事。

宋王在徐揚間,勸課農(nóng)桑,發(fā)丁運糧,每資晉王以兵馬輜械,不嘗斷決,以是晉王在司冀之間,未曾以糧草為虞。

南馮山失(注曰:事在宏長三年),晉王棄河北而還,與宋王議,以為當(dāng)休兵集糧,積累人馬,以備再征。宋王贊成之。乃令河南諸鎮(zhèn)將固守不出,廣納兵馬錢糧,事悉付宋王。宋王晝夜操勞,奔走州郡,務(wù)其事緒,不有覺倦,越明年,倉廩充實,士馬云集。

七年,克洛,拜王為司徒,錄尚書事,尚書臺令,給班劍三十人,許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永弘二年,上書乞骸骨,優(yōu)詔不許。初,中興之時,宋王日夜辛勤,故骨體消瘦,多染疾病,四年四月,復(fù)疾篤,又上書乞骸骨,帝再優(yōu)詔不許,賜輿輦,親臨慰王。王與帝曰:“老臣將死,陛下萬以天下為懷,直戰(zhàn)爭方絕,莫動民以事。”帝泣而頷(注曰:頷,應(yīng)之也)。七月,薨于家,時年五十二,帝大悲,白衣盈月以哀之,謚曰文忠。

王頗好文墨,所作詩賦百篇,會而名曰《秦揚州文集》。王素善知人,凡所薦舉,靡不稱職;凡所疑慮,無有終任。至于與人言談,謙恭禮遜,不以王公自居。

凡七子,嫡長子理有癡疾,不能嗣位。次子原襲爵為宋公。原文才不如其父,而禮遜能匹,故士大夫之流,亦多與交拜。官至太子太傅,天正元年薨,時年五十九,謚曰敬。子植襲爵,事在西京。

史臣曰:宋王以帝子之重,作藩東南,會巨寇陸梁,屠殘秦氏,遂首舉義旗,景從天下,竟光復(fù)金甌,斯不負太宗之意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樟树市| 马关县| 永胜县| 海城市| 上杭县| 隆子县| 伊金霍洛旗| 都江堰市| 泗阳县| 甘孜县| 永丰县| 成武县| 黄陵县| 乌海市| 深泽县| 宣化县| 黔江区| 灵丘县| 岳阳县| 临夏市| 泰来县| 江安县| 茌平县| 兴国县| 大方县| 廉江市| 峨山| 保康县| 鄄城县| 怀安县| 来凤县| 天津市| 汝州市| 开平市| 青阳县| 忻城县| 镇安县| 高平市| 喀什市| 大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