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秦書 卷二十九 鄧甫 馮奧 冉蕓 郜棠傳第九

鄧甫,字士美,東郡濮陽人。父光,東都朝光祿大夫。甫少有才辯,每與人論事,聲清氣正,滿座無不側耳傾聽,以為善談人士。

開陽十四年,起家濮陽令。十六年,為禮部員外郎。十九年,為通直散騎常侍。時戰爭方歇,帝初留心文典,以天下書籍散佚,乃使甫督辦求購天下遺書事,加使持節,巡行宇內。

二十一年,甫反洛陽,獻所得遺書不重者二萬余卷,帝大喜,以為秘書令。是年丁父尤。

昌武二年,起為御史令。六年,轉侍中。八年,拜司空,屢辭不就。九年,復拜司空,又辭不就。

十年,帝臨崩,以鄧甫預托孤,曰:“卿當朝名門,德高望重,當教導新帝,使其能懷納萬民,福澤蒼生,此朕之遺愿也。”甫叩頭再拜。孝宗即位,遂以為司空、特進、侍中、假節鉞。甫屢辭,孝宗與之曰:“先帝使卿輔朕,位自當如此,不然不安天下心。”甫乃受。

鄧甫臨事,惟調和而已。時楊零掌權,多為不法,甫每勸之,零不嘗改正,復私言憾甫,人或告甫,甫聞之,遂不敢言。

延昌三年卒,追贈司空、特進、侍中、假節鉞、開府儀同三司。四子,次子純最知名,位至中書令,趙氏之難,畔附趙氏,光宗中興,免其家為民。

馮奧,字太玄,魏郡魏縣人。父桓,梁司隸校尉。圣王掃河北,桓乃隱居于鄉而不仕。開陽十六年,郡舉其為賢良,帝亦欲重之,遂征為秘書郎,固辭不就,十九年卒。

昌武元年,太宗復征奧,使為秘書郎,奧曰:“臣父不為秘書郎,臣亦不為。”太宗聞其言,大喜,征為著作郎,奧遂應之。三年,為員外散騎常侍。八年,擢為散騎常侍。奧每于朝堂以禮法匡太宗,太宗雖頗不悅,然知其明忠。

十年,拜侍中。太宗崩,喪禮儀器盡定于奧。延昌元年,拜禮部尚書。五年卒。凡六子,躍、噲知名,仕為司州二千石,趙氏之亂,皆棄郡還鄉。

冉蕓,字靜然,京兆霸縣人,叔父季,開府儀同三司。蕓幼少言,而甚知體度,為季所愛。

開陽十七年,季薦之于高帝,高帝用為中書令史。開陽二十年,擢為中書通事舍人。時內外文書之收發,多經中書通事舍人,以是其位雖不顯,而控制機要,人莫敢不重,人言:“寧惹尚書令,不敢犯舍人。”

昌武元年,升為中書侍郎。四年,拜行中書令事(注曰:時趙政遙領中書令,錄在《通紀》,故使蕓行中書令事,以總司中書之事)。蕓在中書累年,斷理機要,擬寫令折,每得事理,人莫敢欺,以為智比天神。

九年,卒于洛。三子,濤最知名,別有傳。

郜棠,字榮秀,河南密縣人。伯父芝,開府儀同三司。未冠之時,頗好典籍,加冠之后,情鐘更篤,往往讀書廢寢,訟典望食。

開陽十二年,起家為滎陽主簿。十六年,征為著作郎。十九年,遷秘書丞。昌武元年,擢秘書令。先是,高帝詔督辦修《新梁書》,廣集文典,已分門類,未成而帝崩,太宗討不孝,其事遂罷。四年,太宗復使棠率群司,纂修《梁書》。七年,棠上《新梁書》七十卷,太宗覽而嘉之,加其侍中。

延昌元年卒,四子并不名顯。

史臣曰:鄧馮冉郜既為名家,當出正士,觀其所為,亦不負名。然鄧甫之受托孤,可謂帝情誠推,而其不能制駁楊零,惟以中調為務,蓋辜先帝之心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五指山市| 南和县| 石河子市| 北京市| 论坛| 高雄县| 渝北区| 明水县| 昭苏县| 常德市| 固原市| 西华县| 清涧县| 龙游县| 大渡口区| 盘山县| 弥勒县| 东安县| 河北区| 焦作市| 安宁市| 延川县| 获嘉县| 弥渡县| 新龙县| 伊通| 乐清市| 岳普湖县| 珲春市| 滨海县| 文水县| 北海市| 皋兰县| 布拖县| 朝阳市| 济源市| 改则县| 蓝山县| 兴隆县| 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