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癡迷
- (英)羅伯特·邁厄爾
- 1106字
- 2021-08-05 14:49:40
這本書能為你帶來什么
這并不是第一本建議公司有效適用故事藝術的書。(事實上,在寫這本書的這段時間里,企業故事變成了一股真正的洪流。)在美國,講故事是一種成熟的領導力工具,斯蒂芬·丹寧(Stephen Denning)的《領導力指南——講故事》(The Leader’s Guide to Storytelling)等書鼓勵高管在試圖說服他人時,用寓言故事來換取談判勝利。針對每一個挑戰,都有一個正確的故事,丹寧,以及最近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的《一個故事》(A Story),提供了有力論據和準備好的案例模板,將故事帶進了傳統占據主導地位的領域。對于這些作家來說,故事是一種“領導力訓練”,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
對我來說,“故事”是一種精神。我的書不僅僅是寫給領導者的,也是寫給普通人的,無論你是何種頭銜,職業地位如何。
在這方面,我自己的方法與約翰·西蒙斯的方法相近。在《我們、我、他們、它》(We, Me, Them and It)和《看不見的圣杯》(The Invisible Grail)等書中,西蒙斯致力于讓商業交流更人性化,這一做法令人鼓舞。通過他的書和研討會,西蒙斯鼓勵人們將他們的個性帶到商業寫作中,從而使企業更人性化,品牌更個性化。多年前,我是他的研討會的聽眾,我還記得當我看到那些不知道自己可以寫作的人,通過回憶自己的故事,并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來找到自己的聲音時的激動心情。正如西蒙斯所解釋的那樣:“詩歌和講故事將個人和社會這兩個世界聯系起來。”
建立聯系是故事最擅長的,故事能在我們的個人和職業之間架起一座西蒙斯所說的“橋梁”。故事可能是這個星球上每個人唯一共有的文化實踐。如果說它是一座橋梁,那么它就是一座跨越時間和多元文化的獨特而強大持久的橋梁。理解這種力量的原理,并把它們運用到工作中,這就是我的書的全部內容。
這本書旨在提供一個適用于商業環境的講故事的原則。這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品牌建設,因為品牌樹立目標和故事特征之間是自然契合的。通過記住我們都是本能會講故事的人,我們可以簡化令人生畏、過于復雜的業務。通過記住講故事這門藝術的一些原則,講故事還可以成為那些尋求更好地推廣業務的人的第二天性。
我應該在這里強調一下,行動和講故事一樣重要。故事不是文學,而是一種活的藝術,這就是為什么“真實”的世界需要它。故事的藝術反映世界,并使世界成為現實。它賦予那些實際上無形的東西以有形——“生命”。這讓故事變得有意義。我們不可能都是職業作家,但我們都是講故事的人。通過研究古老的故事藝術,我們會做得更好。
這本書解釋了如何去做。第一部分試圖解釋故事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和一套通用原則,如何幫助企業建立品牌。中間部分展示了作為一門學科的故事藝術是如何通過清晰、連貫和引人注目的傳播將品牌帶入生活的。最后是一個簡短的結尾,看看已經出現的未來趨勢和企業講故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