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證明一下你沒病
- 三國:讓你代管曹家,你竟造了反
- 我不想做呂奉先
- 2538字
- 2021-08-20 08:32:39
“安民,為何不去宛城求醫,若你能說個正當的道理出來,那叔父便依你。”
曹操目光灼灼的盯著曹緯。
“說不得,這試探,就從安民的病癥下手。”
【為何不去?去了就是個死啊,你個傻×!】
【再說了,如果我不留在中軍,找個機會把張繡的打算解釋給你曹老板,不光典韋要死,就連你家大兒子曹昂也得死。】
【麾下士卒的死傷,那就不必再算了。】
【死了這倆人就已經夠你曹老板喝一壺的,算的上慘敗了。】
【槽,差點忘了我自己,我也難逃一死。】
【因此,只有把張繡的謀劃扼殺在搖籃里,我自己才有活命的希望。】
【不行不行,哪怕是裝傻充愣,也絕不能被送去宛城!】
“叔父,侄兒...侄兒只是想要留在中軍,和大哥一同,為叔父鞍前馬后,另外...”曹緯怯懦的答道。
曹操聽到曹緯的心聲之后,大驚。
完全忘記了自己想要試探的心思。
對于曹緯在心里說曹昂和典韋這次要完,曹操自然不信,只當作是曹緯燒壞了腦子了。
畢竟自己近三萬精銳在側,而張繡僅僅五千兵馬,怎么可能殺的自己慘敗,還把典韋曹昂給殺了?
可是曹緯心內想著要死要死,嘴上竟然真的推拒了起來,不愿去往宛城,這可叫曹操更加的狐疑了。
“真是如此嗎?”
曹緯正想把張繡的事情說出來,卻被曹操出言打斷了。
曹操面上不置可否,繼續問道:“可是你之前燒的那般厲害,現在說話又不如何清楚,如果不找個郎中給你診治一番,叔父如何也不放心啊。”
“所以,安民還是聽叔父的,叔父派人帶你去宛城走一趟,如此,不論痊愈與否,都能有個準信,也好叫叔父安心。”
【去你大爺的腿,曹老板你這是不害死我不甘心嗎?】
【我負面狀態早就清除完畢了,系統出品必屬精品,小爺已經完全沒病了啊。】
【再說了,當著典韋和曹昂的面,你總不能幼稚到,叫我給你背誦詩文來給你證明我自己沒病吧?】
【被當成一個小學生一般,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背詩,會很羞恥的說。】
【不行不行,打死也不能這么干!】
【還好曹老板應該想不到這個辦法。】
“叔父不須擔心,侄兒...侄兒之前只是大病初愈,頭腦一時還有些昏沉。”
“方才又歇了片刻,現今侄兒覺得已經完好如初了。”
“果真如此?”
曹操不信的看著曹緯又問道,心里卻是一邊暗暗稱贊,一邊暗暗罵娘。
枉他曹操一向對曹緯疼愛有加,不料曹緯心底里竟然對自己是如此的不尊重。
好一個逆子!
不過,曹操轉念一想,曹緯想出來的這個背誦詩文的辦法,倒也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如果真的燒的迷糊了,又怎么可能背的出那些韻律巧妙的詩文?”
“還有張繡的事,他心里怎么是如此篤定張繡要反,看來自己還要繼續激他一激。”
曹操捋了捋胡須,看著眼前的曹緯,像是福至心靈一般,突然雙目大亮,朗聲道:“既然你執意說自己已經痊愈,那不如背誦一篇詩文出來證明一下,也當是叔父考校一下你的學業。”
“當然,如果你能現場做出一篇詩文出來,那才更好,叔父不僅會完全相信你已經痊愈,還會實授你軍中司馬一職,如何?”
曹操的話講完,不僅曹緯愣在了當場,就連曹昂和典韋也是齊齊張大了嘴巴。
“好家伙!”
“父親平日里對安民雖然愛護有加,卻時常嘆息其才智平平,私下曾說過最多授安民一個掾屬的虛職,怎么今日突然就改主意了?”曹昂很是想不通。
畢竟曹操叫曹緯背誦詩文,這如果是換成了曹昂,那絕壁要背曹操的詩啊,多好的拍馬屁的機會?
【今天曹老板這是抽的什么風?】
【怎么我才想到背誦詩文來證明,他也想到要用這個法子來驗證我?】
【莫非,曹老板竟然真的和我一般英明神武?】
【不對,曹老板今天絕壁是喝假酒了,對,一定是喝假酒了!】
曹緯想到此處,突然又轉念一想,貌似還是有些搞頭的。
【雖然會感覺很羞恥,不過會有實授的軍中司馬誒,要不要搏一搏?】
【博個軍中司馬的實缺,自己就不再僅僅掛一個閑職,而是可以真正帶兵了。】
【等張繡反叛,而自己手下有了兵,活命的希望也能更大!】
【至于面皮,那是什么東西?】
【對對對,就這樣搞!】
聽到曹緯心中所想,對面的曹操卻是臉皮連連抽動,被他都給氣笑了。
“不過,要不要面皮倒不打緊,如果不能得天下,要那面皮又有何用?”
“要知道,歷史,永遠是由勝利者書寫。”
“只要你有才干,叔父又豈能虧待于你?”曹操暗道。
曹緯心內打定主意,沖著曹操彎腰拜了一禮,道:“既然叔父欲要考校侄兒學業,那侄兒便作詩一首,好叫叔父放心。”
“很好,叔父很期待。”曹操就等著看曹緯能做出個什么詩文出來。
因為曹緯自己說的,可不是背誦詩文,而是自己要作詩一首。
擺明了是想要軍中司馬的職位。
在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的面前,敢于說出自己憑本事作詩,這本身也是一種膽氣。
“安民這小子,這次肯定要丟臉了。”典韋在一旁聽到曹緯要自己作詩,立即搖了搖大腦袋。
在典韋看來。
曹操在軍中的幾個族中子侄,每一個都是英明神武或者才智高絕,卻唯獨他這唯一的親侄子曹緯曹安民,能力平平不說,秉性也不好,經常仗著自己的叔父是曹操,總喜歡耍紈绔子弟那一套的脾性,在軍中很是不討喜。
“若不是看在曹操的面子上,這貨早八百回,被人叉到營外草叢里給....”
“咳咳,我啥也沒想啥也沒想。”
典韋想著想著心里突然有些膈應,趕忙打住心里的想象,就等著看曹緯的笑話。
卻不料眼前的曹緯英眉一挑,以往無神的雙目中突然綻放出讓人心悸的精光,看的帳內幾人都感到訝異之時,曹緯張口便道:“
【臨戰】
男兒何不帶吳鉤,蕩平大漢十三州。
請君再望前朝闕,若個書生萬戶侯?”
曹緯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念罷等了好一會兒,整個大帳竟然一直靜悄悄的,沒人發出絲毫的聲音。
這讓曹緯極為困惑。
【預想中的喝彩聲竟然沒有出現,你們是有多么不識貨啊?】
【還有曹老板,您不是號稱大名鼎鼎的大文豪嗎?】
【小爺這首詩這么精彩,您難道聽不懂其中含義。】
“你...安民,這當真是你做的詩?”
憋了半天,曹操終于問了出來。
曹緯心中的聲音他也聽到了。
對于曹緯在心里暗贊自己是大文豪,曹操自然很是高興,但是在曹緯將這首詩念出來之后,曹操的泰然自若立馬就崩了。
這首詩,竟然讓他有種豪氣頓生的感覺。
這才是好詩啊!
“自...自然!”曹緯有些忐忑的答道。
曹操面前,無論如何曹緯還是不敢太過放肆的。
“這首詩,是侄兒在病中,念起今次叔父發兵討賊的種種,有感而發,這才得此詩文一篇....”
【高端的詩文,往往只需要簡單的字詞組合,卻能引起人們極大的共鳴......】
ps.新書追讀非常重要!跪求大家不要長時間養書,還請大家看完最新章節后給個好評,催更,投下寶貴的票票,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