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的真相
- 莊圓法師
- 2372字
- 2021-08-03 15:14:56
開示之四
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你和對方都會蛻變
老師繼續念綱要:“你給別人幸福快樂,你的內心自然就會快樂,自然就會幸福。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條件發生才會有幸福的感覺產生,而別人也自然會回報你快樂幸福,且令你快樂幸福的事情也會自然發生。”
不可思議,當你的自我融解掉的時候,或者你開始下定決心往融解自我的路上走去的時候,你會愈來愈貼心,你會愈來愈細膩,你會愈來愈慈悲,你會愈來愈能體諒別人的苦。
當別人跟你講他很苦的時候,你不會再說自己也很苦,你只會看到他的苦,你會進入他的苦的感受,而跟他的苦合一,然后你內心就充滿著可以解決他問題的妙智慧。
可是我們凡人不是這個樣子,當你的朋友或者親人說他很苦的時候,你會跟他說:“你抗壓性真的很低耶!我也很苦啊!我的工作也不比你輕松,我也比你忙啊,你那么會抱怨!”當他生病了,你就跟他說:“你去看醫生啊!活該啦!為什么不去看醫生?”
你看這就是你的自我,這就是邪曲不善的心。他的身體狀況從生下來以后就跟你不同,你身體本來就是比較強壯,他卻常常生病,你每天都在做運動,或者做健身操,或者是瑜伽,可是他并沒有像你這樣,或者你工作可能比較輕松,他工作本來就比較忙。
又或許他的習性與你也不太一樣,他很容易緊張,而你很散漫,你也看得很開,你怎么能用你的標準去看他?這就是你的自我。
你認為你會給別人幸福嗎?你認為你會給別人快樂嗎?你要對照,對照之下你才會發現自我的存在!如果你不對照,你永遠永遠認為自己沒有問題。
自我是生命最大的問題,也是唯一的問題。那個自我就會吸引業力來找上你。
你不體諒別人,別人也不會體諒你,很奇怪的,宇宙因緣就是這樣運作。
你會碰到不會體諒你的人,當你遇到這樣的人的時候,你要捫心自問,你會體諒別人嗎?
你不要在嘴上體諒,可內心一點都沒有體諒,你只是在做卡耐基的口才訓練,甜言蜜語,表里不一,內心完全沒有那種誠心的品質,只是嘴巴很會講,老生常談,說:“我好愛你呀!我知道你好辛苦呀,老公!”體諒就是心要進入對方的世界。
你是很勤勞的人,可是你生出的小孩他就是很懶散,懶散就是他的習性,你真的不能用你的勤勞習性來壓迫他的懶散。
你要知道,你要體諒他就是那么的懶散,要他動真的很困難,他控制不了自己,他也很可憐也不想這樣,可是他控制不了自己。或許你以前也是這樣子的人,或者你小時候也是這樣,可是你蛻變了,因為生活環境、一些偶發的因緣刺激你而讓你改變你過去的一些慣性。
你的孩子很懶,是因為他還沒有吃到這樣的苦,或者刺激他改變的因緣還沒有到,那你能體諒嗎?
就像你看到你的孩子吃飯時,桌子上全部都是他掉的飯粒,你就開始罵他:“怎么會這樣?你看爸爸媽媽吃東西多么干凈,你怎么會這樣,我不斷地跟你講,可是你為什么還是那么邋遢啊!”
你有沒有想想你的年紀?你吃了四十年的飯,他吃了七八年的飯而已,你真的有體諒心嗎?這就叫對照。
所以,你要給別人快樂跟幸福,就要進入他的世界而忘掉你的世界,忘掉你的思維模式。你盡量往那個方向去做,盡量去體諒對方習慣跟你習慣的不同。你說老師,你能透視他人的心,所以你能知道他人的苦啊!其實不是這樣!是你能設身處地進入他的心去體諒他,而不要用你的心去批判他的心,這就是要遠離因果、讓自我融解的不二法門。
這樣你才具有一些能力,才可以真正給別人幸福、快樂,你才有本事教育好你的兒女,否則你的教育是很無力的,你的教育只會造成你的孩子缺乏愛,到最后作奸犯科。我告訴你,缺乏愛的小孩才有可能會變壞;愛得到滿足的小孩子,絕對不會變壞。
但是要怎樣才能讓他得到滿足的愛?也就是爸爸媽媽給他的愛,是他認為需要的;而不是爸爸媽媽給他的愛,是他根本不接受的,或他不認為那是需要的。受到這樣對待的孩子有可能是叛逆的小孩,有可能會變成問題少年。所以給別人幸福,要從身邊的人開始做起。你的孩子很粗心大意,那你怎樣去面對他的粗心大意呢?難道你就一味地譴責他怎么那么笨,怎么那么粗心大意,你看爸爸媽媽做事情都這么細心,怎么會生出你這樣的孩子,是我們家里的風水不對嗎?還是我們祖先缺德、造業呢?這是愛嗎?這是給他快樂嗎?
如果你能去掉你的一切思維,進入他的世界去體會他的粗心大意,不要讓他的粗心大意變成他的挫折感,你就會有善巧方便的智慧,那種源源不絕和存在聯結產生的智慧,這個爸爸媽媽自然就會知道怎么跟孩子溝通。
比方說爸爸想到自己以前真的是愚蠢到家了!我曾經有一天晚上在學校打完球回到家,然后跟我的母親說:“媽媽,我們家腳踏車被偷了耶,怎么找不到?”媽媽就跟我說:“剛才你不是把腳踏車騎到學校去打球嗎?”“哦!對哦!”然后,我三更半夜摸黑到學校,再去把腳踏車騎回來。
這是老師小學時曾經發生過的事,但是你知道孩子們一聽就會覺得“爸爸你怎么那么笨”。“對啊!爸爸就是很笨,爸爸一直努力地改變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愚蠢不斷地重演,所以現在愚蠢就已經減少很多,現在我告訴你我是怎么改變的。”
我們要這樣去對待孩子,以慈悲的愛心、無量的慈悲。因為我希望他快樂,希望他幸福,而不是造成他的挫折感,孩子的心就敞開了,從我的故事中去學習。你要知道這就是真正帶給別人幸福快樂的智慧跟體諒的心,這就是愛心呀!教育要從這里做起,把你的自我這個毒瘤切除掉,你就會教育了!
溺愛沒有用的,有自我、有掌控欲的管教也沒有用的,你要以身作則。對你的朋友也是這樣,你看到他痛苦,因為他失戀了,但是有人的自我就是那么的強,竟然還自以為是地安慰人家說:“我當時就跟你講,那個男人不是好東西,你還是這樣,活該啦!今天怎么辦?自殺也不能解決事情啊!”你看,這不是真正的愛心!
真正的愛心不是這樣,你會這樣對朋友說:“你好好哭一哭吧!事情總會過去,而且我覺得最美的是我們在生命中學到經驗。我被拋棄了九次,自殺了三次,我現在都還活著,你比我還堅強,我很佩服你,沒有關系,事情都會過去,我陪你一起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