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師兄
- 屬于我們的大灣時代
- 楊家次子
- 2037字
- 2021-08-10 22:46:38
陳煜川只陪自己的爺爺待了兩天,便離開了珠?;亓松钲?。
陳先令也沒有多說什么,他相信自己的這個孫子,在內心會有取舍。
此外,關于他和鄭招娣,總會有一個結果。
他其實是滿喜歡小鄭的,至少懂得怎么討老人歡心,還非常的有禮貌。
陳煜川坐了高鐵回深圳,內心自然非常的復雜。
關于畫沙,給了他沉甸甸的感覺。
而關于鄭招娣,老實說,他至今為止也不知道自己對鄭招娣是怎樣的感情。
不是非她不可,可如果沒有她,那么生活會暗淡許多。
最難過的那三年,鄭招娣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開車從香港來珠海陪自己一段時間。
陪著自己散心,也陪著自己好好看這個世界。
當然,也要感謝港珠澳大橋的修建,否則她過來,還真的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因為港珠澳大橋的存在,讓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回到龍崗以后,陳煜川直接去了鄭招娣的辦公室。
當他走進鄭招娣辦公室的時候,只見鄭招娣正和一個長相比較紳士的男人在談天。
陳煜川有些尷尬,他問道;“我是不是應該敲門?”
可能他和鄭招娣習慣了,加上之前也不需要敲門,沒有想到今天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鄭招娣搖頭道:“沒事兒,話說你怎么回來,不提前打個招呼。”
陳煜川回答道:“那邊的事情解決了,所以就直接回來了?!?
這男的看著兩人在打啞謎,不解的問道:“招娣,這位是?”
鄭招娣回答道:“這是我的發小陳煜川,現在兼職我的秘書,幫我處理一些廠里的事物。”
鄭招娣也對陳煜川介紹道:“他是在港大讀書時候的師兄李澤成,后來去了美國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算是學成歸來,也和我們做的是相同的行業?!?
陳煜川哦了一聲,表示知道了。
李澤成站起來,伸出了自己的手說道:“我聽招娣提過你,感謝你這段時間對招娣的照顧了。”
陳煜川沒有明白,主要是他對感情這方面有些魯鈍。
所以這家伙是什么意思,在宣示自己的主權?
不過你好像找錯對象了,因為陳煜川覺得,自己和鄭招娣會更親近一些。
鄭招娣也聽出了什么,連忙開口道:“師兄,那你就誤會了。一直以來都是我照顧他比較多,畢竟離了我,他估計什么都不會了。”
陳煜川摸了摸腦袋,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李澤成只覺得自己的心好痛,這兩人是在殺狗嗎?
可他們確實不是男女朋友,再說了,男女朋友如果在之前太熟悉了也不好,會不好意思脫彼此的褲子。
鄭招娣看時間點,說道:“都中午了,我們去吃飯吧!”
李澤成自然不會拒絕,因為他今天來確實是找鄭招娣有正事兒的。
不過在陳煜川來之前,已經聊完了。
既然鄭招娣要請自己師兄吃飯,肯定是不能夠在食堂了。
之前請區里的領導吃飯在食堂,是要符合八大規定,請自己師兄,就不用在乎條條框框的。
就選擇在外面的飯店的一個包間,三人自然是一起的。
陳煜川連早飯都沒有吃就過來了,自然不會跟鄭招娣客氣。
就是今天突然多了一個人和他們一起吃飯,老實說,他有一點不自在的味道。
飯桌上,雖然說了不聊工作,可鄭招娣和李澤成還是聊起了工作。
李澤成說道;“現在東興的新機要問世了,不知道宣傳方面你是怎么打算的?”
關于這個,鄭招娣還真的早就做好了預備的方案。
至于說方案可不可以說出來,其實沒有多大的關系,還是老一套,新機問世,請明星代言,開發布會,宣布東興王者歸來。
也許有些過了。
無論是曾經還是現在,東興都算不得什么王者,也許未來會,但未來的事情哪里能夠說的清楚呢!
當聽完鄭招娣的這番話,陳煜川也在思索,這樣做確實能夠讓東興在段時間擁有一定的名氣,可制造手機,最終的目的還是要銷售出去,否則生產商就會巨虧。
東興打的是社區社交手機,拉近與人的距離。
這樣的標語好也不好。
好的地方,是進行社區社交的手機,是基本沒有出現的。
而不好的地方,還是手機性能。
用戶考慮手機的第一要素,還是性能,然后才是其他的條件。
比如說外觀,比如說游戲方面,再比如說拍照聽音樂這些。
東興手機在性能方面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用的是華為的技術,可卻不是華為的最新技術。
那么東興手機在定位與定價方面,就要考慮清楚。
東興手機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中低端市場。
因為在全國,沒錯,現在東興手機也只能夠考慮全國市場,包括很多成熟的品牌,他們考慮的也是國內的市場。
實在是其他國家,也有自己優秀的品牌,很多品牌是沒辦法做到蘋果和三星這樣的。
雖然很不愿意承認,可就是事實。
談了很多手機的問題后,鄭招娣也扯到了其他的話題。
比如說自己的這位師兄,回國是為了什么。
李澤成見鄭招娣問自己,他倒是沒有隱瞞。
他回答道:“我回國,特別是在深圳,是為了幫我的叔叔,在深圳,或者說整個大灣區搞農業更加合適。”
陳煜川聽完,也是震驚。
大灣區搞農業?
之前鄭招娣在大灣區發展廠區,都被稱為不接地氣,結果你來搞農業,你怎么不去當個社區醫生?。?
畢竟國家特意設立了大灣區,就是讓你來當社區醫生的。
也不對,在大灣區搞農業接地氣,不過建議搞農業還是去西北的大沙漠,為祖國的邊疆綠化植被做貢獻。
至于說當社區醫生,建議去偏僻的鄉下當赤腳醫生,畢竟鄉村的醫療建設沒有城市的那般健全。
鄭招娣還細問了一下,結果發現這位師兄不是開玩笑的。
她能夠說什么呀,只能夠祝好。
希望能夠讓大灣區的農業節節高升。
嗯嗯,等等,大灣區的建立,不是為了工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