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諸天星宇恢復運轉。”
斗羅大陸
“時,你有沒有覺得有些不對勁?”空問道。
“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在虛弱。”時看著自己好像越來越模糊的身體。
“還有不到一天就比賽了,主上應該是遇到麻煩的事了,也不知道主上什么時候回來,我始終放心不下主母和小主他們。”
“看來,我們兩個不得不做些事情了。”空看著時說道。
時點點頭,表示明白空的意思。
“以我之軀,鎮空。”空化身虛無,籠罩在斗羅大陸的星系外圍,鎮壓著每一個運轉的星隕,使得他們停止不動,整個斗羅星系停止運轉,這片星系陷入停止狀態,這是他最后的能量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莫風回來。
“以我之軀,定時。”時也同空一樣,只是他是灑落在每一刻星隕之內,斗羅大陸上原本隨風而動的草葉,現在如同死物一般,靜止不動,人和魂獸都保持著一秒前的動作,以及思想,這大陸外圍的星系也是如此,萬事萬物如同死寂一般。
“時空靜止。”
而其他分身也看出了自己的問題,發現自己和這個時空被時與空合力定住,他們雖同樣是分身,能力大同小異,只是,他們如果不受時與空的時空之力,就相當于破壞,所以只能相信他們兩個了。
…………
“還是放松一下自己吧!好久沒看動漫和小說了。”莫風玩著手機,這十幾年來,他也不是埋頭苦讀,那樣太累了,偶爾玩一下手機,看看小說和動漫也很不錯。
“看看動漫都更新到幾集了。”莫風正直青春,作為21世紀20年代的青年男孩,他反而喜歡看動漫,反倒是翻拍動漫的電視劇,他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特效達不到,還亂改劇情。
“天行九歌,看看。”莫風對這部動漫的人物有熟悉,也有陌生,畢竟他可是追了好幾部秦時明月的人。
莫風看了足足一個星期才看完:“唉,韓非啊韓非!你終究不是帝王,如果是,也許韓國就會是另一番結局了。韓王啊韓王!以韓非的聰明才智和謀略,足以讓韓國走向另一個高度,韓國覆滅,你有很大的功勞啊!”
“可惜了啊,韓非雖有治世之才,為國為民之愿,卻缺少帝王的霸道的手段和帝王的心性。”
“不過,我為什么會覺得紫女和焰靈姬她們很不錯?這是為啥?”莫風沒想到自己看一部動漫,竟然會動心,以他的個性,應該不會這樣啊,這是為何。
莫風用了一個月,把國產動漫都看了一遍,秦時明月、天行九歌、武動乾坤、妖神記、武庚紀、雄兵連、斗破蒼穹、血色蒼穹、吞噬星空、星辰變……
“要是能夠去見見秦時明月里和那些劍譜排名上的劍也不錯。不過秦時明月里的俠客都不會御劍飛行的嗎?沒看見會飛的。”莫風砸吧著嘴說道。
“叮,時空穿梭開啟。”系統。
“????”
“啥玩兒意?”莫風滿頭問號。
“嗡~”一陣空間震動,莫風瞬間消失不見。
“叮~,系統將對宿主進行封印,只留劍道修為及時空穿梭能力。”
“時空穿梭完成。”
天行九歌,小圣賢莊
“我艸,真的假的,喂喂喂,停停停停啊!言出法隨怎么不管用了!!!”莫風剛出現還有點懷疑事情的真假,只不過,看到地上那些河水陸地和樹木,他信了。
可問題是,莫風現在還在千米的高空上呢,原本想要停止自由落體的莫風,發現自己不能言出法隨了,現在做什么好像都感覺有點不自在,完全沒有隨心所欲的感覺了。
“劍來~~”木劍出現在莫風身上。
“轟隆”四周千米范圍煙塵四起,山林草木一片狼藉。
另一邊,兩個青年男子正踏步而上。
“嗯?師弟,我去看看,你去通知老師他們,如果山體塌陷,我們也好提前做準備。”一名書生氣十足的年輕人說道,年齡差不多有二十幾歲了。
“好,師兄且小心。”另一名差不多一樣年紀的人說完,就向遠處樓閣跑去。
韓非朝著莫風墜落之處走去。
“咳咳,我靠,這樣都沒死。”莫風沒想到,自己從幾千米的高度摔下來,只是毀了地面四周而已,還好附近沒有人。
“啪嗒”
“你這破玩意,反應那么遲鈍,要是遇到強敵,老子不是被別人殺的,就是被你給連累的,要是再有下次,老子把你當柴燒了不可。”莫風把木劍丟在地上一頓數落,要是木劍和他心意相通,他也不至于摔得這么狼狽。現在一身衣物破爛不堪,活脫脫就是一個要飯的。
“靠,別人修仙,多多少少還有儲物戒指,老子啥也沒有,現在還成這樣,難道要上山打獵不成?”莫風那是一個心灰意冷啊。
“咦,等等,我好像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系統?”莫風這時才想起好像是個系統把自己弄過來的吧,逗爹呢,你以為這是小說嗎?還系統?
“可,我怎么過來的,這真是秦時明月的世界?”莫風也迷糊了。
“我剛才好像看到古建筑,去那邊碰碰運氣吧。”莫風撿起木劍,就向記憶中的樓閣走去。
沒多久。
“前面來人了。”
“哈哈哈哈哈,哥們兒,這兒,我在這兒呢?”莫風老遠就揮手喊到。
走近后
“咦?”
“這位兄臺如何稱呼?”韓非看見莫風后,打量著莫風,那是一個滿頭的晶瑩雪發,問題是還長,長到膝蓋位置,就是穿著有點破,眉清目秀,氣度卻不凡的男子。
而莫風則穿著破爛的衣物,圍著韓非兜兜轉轉,上下打量個不停,開口問道:“你是韓非?”
“你是知道我?”韓非記憶里可沒有莫風這個人啊,莫風是怎么知道他的?
“啪,我靠,真的是你?”莫風給了自己一巴掌,他還是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真的來到秦時明月世界里了,不,應該是秦時明月的前傳,天行九歌世界里。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韓非看莫風打了自己一巴掌后,隨口說道。
“呃,有理。”莫風還真不習慣和這些古人打交道。
“這里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韓非問道。
“也沒什么大事,就是一大塊石頭掉下來了,還好我跑得快。”莫風解釋道,難道說是自己造成的,且不說韓非信不信,估沒人會相信。
“不知兄臺如果稱呼?看來兄臺也是愛劍之人?”韓非看著莫風手中精致的木劍后,開口說道。
“我叫莫風,確實有點愛劍~。”莫風回答道。
“前面是什么地方?你有多余的衣服嗎?能不能借我一套?”莫風不打算給韓非開口,直接說道。
“也好,請隨我來。”韓非看莫風如此說,也覺得在這里也不是辦法,就帶著莫風向小圣賢莊走去。
“你著書了沒有,我看過你寫的書,有《孤憤》《五蠹》《內儲說》《外儲說》《說林》《說難》等等。”莫風開口問著韓非,掰手指數這韓非的著作。
“其中孤憤第十一節寫有: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1私;能法之士,必強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人臣循令而從事,案2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為重人也。
智術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陰情;能法之士勁直,聽用,且矯重人之奸行。故智術能法之士用,則貴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是智法之士與當涂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嘖嘖嘖,你的想法是好的,可這種人上哪兒找去,往往帝王之人,都是利用群臣的忠奸來相互制衡他們,聽取有用的意見。你要知道,人都是自私的,哪怕忠臣也是,只有合理運用人性,就能夠把他們握在手里。”莫風一邊一邊不停的說。
而韓非則越聽,越覺得莫風很有意思,竟然能看過他的書,而且還有如此見地,實在難得。
“你都讀過我所著的書,那你覺得這天下如何治理。”韓非想看看莫風還有沒有什么過人之處。
“先天下一統,再儒之教化法治天下。”莫風搖搖頭說道,
“為何現在不能?”
“為何?文字不通,誰能知道你所想要表達的意思?”莫風回頭說道。
“唉,待到天下一統,書同文,車同軌,才能更好的向世人表達自己的意思。七國如今各自為戰,前有狼后有虎,顧左及右,以下瞞上,群臣各自為利,終究還是要亂。”莫風想到韓非與白亦非和姬無夜的斗智斗勇,想到他的才能謀略,有些可惜啊!
“如此長年征戰,苦的也只有黎民百姓!”韓非。
“戰爭往往都是殘酷的,尸骨殘骸,百姓流離失所,各地硝煙四起,枯樹老鴉。但是,戰爭也是結束這一切的一條路,難免有些殘忍,但這就是割腕自救的好方法。”莫風。
“你…,不是七國的人?”韓非聽了莫風的話,這種人要么是無情之人,要么就是心懷天下之人,還有一個,那就是不是這個時期的人,直盯盯的看著莫風問道。
“呃,算是也不是。”莫風覺得七國最后還是華夏,而他是華夏之人,自然算是七國之人。
“咱們就別聊那些國事了,再多的言語,也只是紙上談兵。”
“況且你也說過: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于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莫風說完,就打算不和韓非說話了。
這段話就是韓非說難一書中的原話,其意思是:凡是進說的困難:不是難在我的才智能夠用來向君主進說,也不是難在我的口才能夠闡明我的意見,也不是難在我敢毫無顧忌地把看法全部表達出來。凡是進說的困難:在于了解進說對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說法適應他。進說對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卻用厚利去說服他,就會顯得節操低下而得到卑賤待遇,必然受到拋棄和疏遠。
“韓兄,現在伏念可在小圣賢莊?”莫風記得伏念手持劍譜排名第三的太阿,也不知道現在劍有沒有在他手里。
“在。”韓非笑著回答到,心中暗想:“果然是生而知之之人。”
“算了,現在的他也不知道有沒有太阿在手。”莫風想了想還是放棄了。
另一邊,李斯帶著荀夫子和小圣賢莊的學生過來了,主要是想了解情況,會不會影響到小圣賢莊,如果真有,那就直接跑路。
“老師,之前就是從前方傳來的巨響,師兄差我回來告知,便自己一人前去查看了。”
“我們在這里等吧,他們已經回來了。”荀夫子說道。
“他們?”眾人一臉疑惑。
而后,他們看見韓非帶著一個乞丐一般的人,正向他們走來,兩人似乎相談甚歡。
“老師。”韓非臨近,向荀夫子作揖。
“他就是荀夫子?”
“后生莫風,見過先生。”莫風也作揖行禮。
荀夫子,這位仙風道骨、神清氣俊,精通圍棋、喜好花草,然而脾氣古怪,為人嚴苛之人。
桑海儒家“齊魯三杰”的師叔,儒家輩分最高的長者高人,是儒家繼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另一位儒學大家,更是兩位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斯、韓非的授業老師。
荀夫子微不可察的躲開了。
“嗯?僅僅一禮,竟然能影響到我的壽元?”荀夫子剛才感覺到,如果自己受了莫風這一禮,幾十年的壽命可能就沒有了。
莫風正想再次行禮。
“咳,不用行禮了。儒家雖講究仁義禮智信,可也沒有規定見人都行禮的規矩。”荀夫子急忙制止莫風,還好剛才莫風表明了向自己行禮,否則,自己后面的師生恐怕就要消失幾十年的壽命了。
“好吧。”莫風細想之后,好像是這么一個道理。
“你們兩個跟我來,其他人都各自回去授課。”荀夫子說完,帶著韓非和莫風前往自己獨居之所。
“你因何而來?”三人就坐,莫風與韓非并坐,荀夫子開口問道。
莫風思考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難道說自己被系統送過來的,還是說自己想來就來了!這是萬萬不能說的。
“夫子,我想先整理一下衣著,如此這般,難免有失禮數。”莫風看著衣服破爛的自己,開口提議道。
“也好,你去吧,會有書童帶你去。”荀夫子看了莫風的樣子,確實有些狼狽。
莫風離開后,荀夫子開口道:“此人性格乖張跳脫,言行舉止古怪,卻又不失禮數,你若想成事,有他,雖不能萬事具順,卻也能逢兇化吉。”
“弟子之前問過他,是否是七國之人。”
“他如何說。”
“是,也不是。”
“……,他之前行禮,我若受之,則壽元損失幾十年,你要切記。”
荀夫子一個提醒,令智珠在握的韓非為之變色:難怪剛才老師不受禮,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老師,我覺得他應該是生而知之之人,他對我的事似乎很清楚,就連我所著的書也能脫口而出。見您之時,更是行師生之禮。”韓非把他遇見莫風的事,以及談話內容說了一個大概。
“生而知之嘛!”荀夫子沒想到,真的會有人生而知之,而且還出現在自己身邊了,也許這就是韓非的緣。
“你去把李斯叫來吧!”荀夫子看了韓非一眼,開口說道。
韓非作揖而退,尋來李斯。
而莫風這時也來了,不過還是一樣,衣冠不整,主要是沒穿過這種衣服,有點穿不慣。
“呵呵。”莫風看著三人看向自己,尬笑一聲坐在韓非一旁。
“今日,我就破格收一名弟子,以后你們就是師兄弟了。”荀夫子看見莫風坐下后,開口宣布到。
“啥??”莫風完全沒搞清楚狀況。
“是。”韓非和李斯則沒有多想,或者說,韓非似乎明白了老師的用意。
“我也就不問你為何來此,以后你們就是師兄弟了,你就住韓非鄰舍。小圣賢莊的書籍你可以隨意翻閱。”看荀夫子的樣子,好像巴不得莫風就是小圣賢莊的下一任莊主一樣,什么都給莫風便利。
“這樣一來,自己就有身份了,麻蛋,難道穿越過來的事被他們識破了,古代人都這么厲害嗎?自己以后在外行走豈不是很危險?”莫風鄒眉糾結不已,一手撐著下巴考慮自己的身份問題。
“小師弟,還不快謝謝老師。”韓非提醒道。
“弟子見過老師。”莫風行禮,心想:“算了,有這個身份,以后也可能少許多麻煩。”
“嗯?果然如此,只要跟他有關系,那種事就會自然消弭,如果強求或者與他無關系的,就可能會折損壽元。”荀夫子受莫風這一師生禮,并沒有之前那種折壽的感覺。
“你對儒學可有什么看法?”荀夫子看向莫風,問道。
“弟子沒有看法。”莫風實在不知道,荀夫子突然問他干嘛。
“但說無妨。”
“學以致用,因材施教,言傳身教最合適不過,儒家雖教學子書籍上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恭、寬、信、敏、惠。天地君親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不懂人情世故,不受人間疾苦,可以說儒家子弟走到哪里都是收入稱贊的。”
“可是,夫子也提過人心向惡,并不是每一個儒家弟子都能表現得如同教學上一樣,書籍教會儒家學子仁義禮智信,卻沒有教會他們如何為人處事,只有個別之人,才學到真諦,不局限于書,不受制于書,書籍的內容不過是提升世人的聰慧,提升世人的涵養,打開世人的眼界,讓世人明白更多道理。”
“書籍是人所著,這是一種思想、一種見解、一份感悟、一份收獲、一種探索、一份歷史,是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
“人不應受制于書,書籍是一扇門,我們天下所有學者應通過這扇門去看外面的天地,而不是圍著門不停的摸索和討論。”
莫風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邊想邊說,說完之后發現自己被三雙眼睛直盯盯的看著:“這是不是跟他們所教學的理念不符,所以,才會這樣看著我。”
“我很喜歡一首古詩,表達了人為什么而讀書?”莫風想了想對著荀夫子三人說道。
“哦,什么詩?”荀夫子問道。
“為天地立心,繼往開來。
為生民立命,彰顯大愛。
為往圣繼絕學,接續文脈。
為萬世開太平,家國情懷。”莫風說完看著他們呆愣的神情,仔細想了想,這首詩現在應該沒有出現吧。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好好好,太好了,老師,學生覺得這首詩應該把他編入課程,以便學生們知道讀書的用意。”韓非不令贊賞,更是起身作揖提議道。
“小師弟,李斯受教了。”李斯向莫風作揖到。
“好,很好,很不錯。你師兄的提議,你覺得如何?”荀夫子不吝夸贊。
“老師做主便是,不過,學生學完儒學典籍,想去七國游歷。”莫風想了想,開口說道。
荀夫子三人看著莫風,七國長年征戰,如不注意,也許就已經命喪黃泉的。
“不妥,你還是跟著你兩個師兄吧,你們學成還鄉之時,你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荀夫子還是不希望莫風早早離開,一是想莫風幫韓非,二是莫風還對七國局勢沒有什么概念,難免會被七國士兵針對。
“唉~~,是。”莫風無奈應答。
接下來莫風就跟韓非他們一起聽荀夫子授課。
古代的授課和現代完全不一樣,一問一答,學生問,老師來為他解惑,如果沒有豐富的閱歷和知識,還有高尚的品德,那么面對學生的問題,也很難解決。
但是,如果遇到不會的,古代的老師會反過來問學生這個問題,也許他覺得這個人能提出這樣的問題,那么他必然有自己的想法。
古代上課不至于那么無趣,反而有點向好友之間的問答,從論語中,孔子和他學生之間的對話,就可以看成古代的教學方式。不過,一想到上課,莫風就莫名的犯乏,一陣陣困意襲來。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吧,你們兩個帶著莫風到處轉轉,了解一下小圣賢莊。”荀夫子看到莫風的樣子,也沒有說教。
“是。”韓非和李斯作揖道,莫風也跟著行禮。
小圣賢莊,一處讀書人向往的地方,這里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
這小圣賢莊,作為儒家的最大駐地,建筑之寬廣像是處小型宮殿,同時又融入了書院的風格,僅僅是一處建筑處處藏有典故,難怪儒家能夠得到全天下讀書人的認可了。
儒家六藝
一、禮:禮節(類似今日德育教育)。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二、樂:音樂。六樂:云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樂。
三、射:射箭技術。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
參連: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
剡注:謂矢發之疾,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四、御:駕馭馬車戰車的技術。五御: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鳴和鸞:謂行車時和鸞之聲相應。
逐水車:隨曲岸疾馳而不墜水。
過君表:經過天子的表位有禮儀。
舞交衢:過通道而驅馳自如。
逐禽左:行獵時追逐禽獸從左面射獲。
五、書:指書法(書寫,識字,作文能力)。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六、數:一指理數、氣數(運用方法時的規律),即掌握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運動規律。二指術數,是計算、數學的技術。古有九章算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