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9章 漢趙列傳·子嗣(曜諸子)宗室

曜子臨海王儉、太子熙、長樂王襲、太原王闡、淮南王沖、齊王敞、魯王高、楚王徽。

●臨海王儉,字義真,封臨海王。早卒。

●太子熙,字義光,母羊氏。

●南陽王胤,字義孫,母卜氏。美姿貌,善機對,年十歲,身長七尺五寸,眉鬢如畫。聰奇之,謂曜曰:“此兒神氣豈同義真乎!固當應為卿之冢嫡,卿可思文王廢伯邑考立武王之意也。“曜曰:“臣之藩國,僅能守祭祀便足矣,不可以亂長幼之倫也。“聰曰:“卿勛格天地,國兼百城,當世祚太師,受專征之任,五侯九伯得專征之者,卿之子孫,柰何言同諸藩國也!義真既不能遠追太伯高讓之風,吾不過為卿封之以一國。“于是封儉為臨海王,立胤為中山國世子。及靳準之亂,胤沒于黑匿郁鞠部,及曜滅陳安,胤自言,郁鞠大驚,資給衣馬,遣子送之。

胤雖少離屯難,流躓殊荒,而風骨俊茂,爽朗卓然;身長八尺三寸,發與身齊,多力善射,驍捷如風云,曜因以重之,朝臣亦屬意焉。曜于是顧謂群下曰:“義孫可謂歲寒而不凋,涅而不淄者矣。義光雖先已樹立,然沖幼儒謹,恐難乎為今世之儲貳也,懼非所以上固社稷,下愛義光。義孫年長明德,又先世子也,朕欲遠追周文,近蹤光武,使宗廟有太山之安,義光饗無疆之福,于諸卿意如何?“太傅呼延晏等咸曰:“陛下遠擬周漢,為國家無窮之計,豈惟臣等賴之,實亦宗廟四海之慶。“

左光祿卜泰、太子太保韓廣等進曰:“陛下若以廢立為是也,則不應降日月之明,垂訪群下。若以為疑也,固思聞臣等異同之言,竊以誠廢太子非也。何則?昔周文以未建之前,擇圣表而超樹之可也。光武緣母色而廢立,豈足為圣朝之模范!光武誠以東海篡統,何必不如明帝!皇子胤文武才略,神度弘遠,信獨絕一時,足以擬蹤周發;然太子孝友仁慈,志尚沖雅,亦足以堂負圣基,為承平之賢主。何況儲宮者,六合人神所系望也,不可輕以廢易。陛下誠實爾者,臣等有死而已,未敢奉詔。“曜默然。

胤前泣曰:“慈父之于子也,當務存《尸鳩》之仁,何可替熙而立臣也!陛下謬恩乃爾者,臣請死于此,以明赤心。且陛下若愛忘其丑,以臣微堪指授,亦當能輔導義光,仰遵圣軌。“因歔欷流涕,悲感朝臣。曜亦以太子羊氏所生,羊有寵,哀之不忍廢,乃止。追謚卜氏為元悼皇后。封胤為永安王,署侍中、衛大將軍、都督二宮禁衛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領太子太傅,號曰皇子。命熙于胤盡家人之禮。

遷大司馬,進封南陽王,以漢陽諸郡十三為國;置單于臺于渭城,拜大單于,置左右賢王已下,皆以胡、羯、鮮卑、氐、羌豪桀為之。

時涼州刺史張駿以曜為石勒所敗,去趙官爵,復稱蕃于晉,遣其武威太守竇濤、金城太守張閬、武興太守辛巖(晏)、揚烈將軍宋輯等率眾東會韓璞于枹罕,自大夏東出,攻掠秦州諸郡。遣胤率步騎四萬拒之,夾洮(水)相持七十余日。

璞軍糧竭,遣辛晏督運于金城。胤聞之,大悅,謂將士曰:“韓璞之眾十倍于吾,羌胡皆叛,不為之用。吾糧廩將懸,難以持久。今虜分兵運糧,可謂天授吾也。若敗辛晏,璞等自潰。彼眾我寡,宜以死戰。戰而不捷,當無匹馬得還,宜厲爾戈矛,竭汝智力。“眾咸奮(悅)。于是遣冠軍呼延那雞率親御郎二千騎,絕其運路。胤濟師逼之,璞軍大潰,奔還涼州。胤乘勝追奔,及于令居,斬級二萬,河西大震。駿使其將皇甫該御胤,胤乃退,張閬、辛晏率眾數萬降,皆拜將軍,封列侯。

會曜為石勒所獲。熙及太子胤、汝南王咸等議西保秦州,尚書胡勛曰:“今雖喪主,國尚全完,將士情一,未有離叛,可共并力距險,走未晚也。“胤不從,怒其沮眾,斬之,遂率百官奔于上邽,劉厚、劉策皆捐鎮奔之。關中擾亂,將軍蔣英、辛恕擁眾數十萬,據長安,遣使招勒,勒遣石生率洛陽之眾以赴之。

胤及劉遵率眾數萬,自上邽將攻石生于長安,隴東、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風、始平諸郡戎夏皆起兵應胤。胤次于仲橋,石生固守長安。勒使石季龍率騎二萬拒胤,戰于義渠,為季龍所敗,死者五千余人。胤奔上邽,季龍乘勝追戰,枕尸千里,上邽潰。季龍執胤、熙等,皆殺之,盡滅劉氏。

宗室。

●右賢王宣,字士則,元海從祖也。樸鈍少言,好學修潔。師事樂安孫炎,沈精積思,不舍晝夜,好《毛詩》、《左氏傳》。炎每嘆之曰:“宣若遇漢武,當逾于金日磾也。“學成而返,不出門閭蓋數年。每讀《漢書》,至《蕭何》、《鄧禹傳》,未曾不反覆詠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終不令二公獨擅美于前矣。“晉并州刺史王廣言之于武帝,帝召見,嘉其占對,因曰:“吾未見宣,謂廣言虛耳。今見其進止風儀,真所謂如圭如璋,觀其性質,足能撫集本部。“乃以宣為右部都督,特給赤幢曲蓋。蒞官清恪,所部懷之。

惠帝末,宣謂族人曰:“自漢亡以來,我單于徒有虛號,無復尺土;自馀王侯,降同編戶。今吾眾雖衰,猶不減二萬,奈何斂手受役,奄過百年!左賢王英武超世,天茍不欲興匈奴,必不虛生此人也。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復呼韓邪之業,此其時矣!“乃相與謀,推元海為大單于,使其黨呼延攸詣鄴告之。

及元海為漢王,以宣為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司馬、領丞相,特荷尊重,勛戚莫二,軍國內外靡不專之。永嘉二年卒。

●左於陸王宏。元海拜為太尉。元海就谷于黎亭,使宏與護軍馬景等守離石。

●右於陸王景。元海為漢王,拜前將軍,遷使持節、征討大都督、大將軍,遣討劉琨。元海即帝位,以景為滅晉大將軍、汝陰王。復以大都督攻黎陽,克之。元海聞景沉男女三萬余人于河,怒曰:“景何面復見朕?且天道豈能容之?吾所欲除者,司馬氏耳,細民何罪?“黜為平虜將軍。

劉和即位,遷景為司空。劉聰復以景為大司馬、上洛王,再遷太傅、太師,以太宰與大司馬劉驥、太師劉顗、太傅朱紀、太保呼延晏等共輔太子粲。俄為粲所殺。

●左獨鹿王延年。元海以為江都王、大司空。元海寢疾,遷為太保,與太宰歡樂、太傅洋、大司馬聰并錄尚書事。及聰嗣位,以延年為太宰。聰將納太保劉殷女,太弟乂固諫。聰以問延年及太傅景,皆曰:“太保自云劉康公之后,與隆下殊源,納之何害!“聰悅。加錄尚書六條事。

●安昌王盛。初,盛少時,不好讀書,唯讀《孝經》、《論語》,曰:“誦此能行,足矣,安用多誦而不行乎!“李熹見之,嘆曰:“望之如可易,及至,肅如嚴君,可謂君子矣!“元海以其忠篤,故臨終授武衛將軍,使與安邑王欽、西陽王璿分典禁兵,委以要任。及和嗣位,納西昌王銳、宗正呼延攸奸說,欲誅楚王聰等,召盛及安邑王欽、馬景等告之。盛曰:“先帝尚在殯宮,四王未有逆節,今忽一旦自相魚肉,臣恐人不食陛下之余。四海未定,大業甫爾,愿陛下以上成先帝鴻基為志,且塞耳勿聽此狂簡之言也。《詩》云:'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陛下既不信諸弟,復誰可信哉!“銳、攸怒曰:“今日之議,理無有二。“于是命左右刃之。

●中山王岳,曜之從弟也,初拜廣平王。曜即嗣位,拜岳大將軍、廣平王。時將軍尹安、宋始等據洛陽降于石勒,署岳為征東大將軍,鎮洛陽。會三軍疫甚,岳遂屯(弘農之)澠池。石勒遣其將石生馳應尹安等,軍勢甚盛。安等以洛陽降生,岳乃班師,鎮于陜城。

曜既并南安、隴西,克定仇池,遷岳為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進封中山王。時上郡羌酋盆句除來降,以為安國將軍、北羌王。石勒將石他自雁門出上郡,襲之,俘三千余落,獲牛馬羊百余萬而歸。曜大怒,投袂而起。是日次于渭城,遣岳追之,曜次于北地之富平,為岳聲援。岳及石他戰于河濱,敗之,斬他及其甲士一千五百級,赴河死者五千余人,悉收所虜,振旅而歸。

時石生大掠河南,晉司州刺史李矩以滎陽來降。乃遣岳攻石生于洛陽,配以近郡甲士五千,宿衛精卒一萬,濟自盟津。鎮東呼延謨(莫)率荊司之眾自崤澠而東。岳攻盟津、石梁二戍,克之,斬獲五千余級,進圍石生于金墉。石季龍率步騎四萬入自成皋關,岳陳兵以待之。戰于洛西,岳師敗績,岳中流矢,退保石梁。季龍遂塹柵列圍,遏絕內外。岳眾饑甚,殺馬食之。季龍又敗呼延謨,斬之。

曜親率軍援岳,季龍率騎三萬來拒。曜前軍劉黑大敗季龍將石聰于八特坂。曜次于金谷,夜無故大驚,軍中潰散,乃退如澠池。夜中又驚,士卒奔潰,遂歸長安。季龍遂陷石梁,執岳及并州刺史王騰等八十余人,并氐羌三千余人,送于襄國,坑士卒一萬六千。曜至自澠池,素服郊哭,七日乃入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新疆| 准格尔旗| 连山| 买车| 门头沟区| 常宁市| 南木林县| 襄垣县| 莱芜市| 葵青区| 秦皇岛市| 营口市| 星子县| 金阳县| 神木县| 吉隆县| 左云县| 佛学| 井研县| 海南省| 垣曲县| 千阳县| 临沭县| 邯郸县| 永福县| 五莲县| 洪洞县| 黑水县| 铁岭市| 慈利县| 大安市| 新龙县| 棋牌| 太白县| 临夏县| 江阴市| 治县。| 建湖县| 莆田市|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