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后燕紀·慕容垂(下)

七(392)年春二月壬寅,帝自魯口如河間、渤海、平原。翟釗遣其將翟都侵館陶,屯▲蘇康壘。三月,帝引兵南擊釗,進逼蘇康壘。夏四月,翟都南走▲滑臺。翟釗求救于西燕,西燕不救。

大赦。

六月,帝軍黎陽。臨河欲濟,翟釗列兵南岸以拒之。辛亥,帝徙營就西津,去黎陽西四十里,為牛皮船百馀艘,偽列兵仗,溯流而上。釗亟引兵趣西津,帝潛遣中壘將軍、桂林王鎮等自黎陽津夜濟,營于河南,比明而營成。釗聞之,亟還,攻鎮等營,帝命鎮等堅壁勿戰。釗兵往來疲暍,攻營不能拔,將引去;鎮等引兵出戰。遼西王農自西津濟,與鎮等夾擊,大破之。釗走還滑臺,將妻子,收遺眾,北濟河,登白鹿山,憑險自守,兵不得進。農曰:“釗無糧,不能久居山中。“乃引兵還,留騎候之。釗果下山;還兵掩擊,盡獲其眾,釗單騎奔西燕。

以章武王宙為兗、豫二州刺史,▲鎮滑臺;徙徐州民七千馀戶于黎陽,以弟子彭城王脫為徐州刺史,▲鎮黎陽。以崔蔭為宙司馬。

初,陳留王紹為鎮南將軍,太原王楷為征西將軍,樂浪王溫為征東將軍,帝皆以蔭為之佐。蔭才干明敏強正,善規諫,四王皆嚴憚之;所至簡刑法,輕賦役,流民歸之,戶口滋息。

秋七月,帝如▲鄴,以太原王楷為冀州牧,右光祿大夫馀蔚為左仆射。

冬十二月,帝還中山,以遼西王農為都督兗、豫、荊、徐、雍五州諸軍事,▲鎮鄴。(此謂使慕容農平定秦、晉)

八(393)年春正月,陽平王柔卒,謚曰孝王。

夏四月庚子,加太子寶大單于。以安定王庫傉官偉為太尉,范陽王德為司徒,太原王楷為司空,陳留王紹為尚書右仆射。五月,立子熙為河間王,朗渤海王,鑒博陵王。

冬十月,帝伐西燕。十一月,發中山步騎七萬,遣鎮西丹楊王纘、龍驤張崇出井陘,攻西燕武鄉公友于晉陽,征東平規攻其鎮東段平于沙亭。西燕主永遣其尚書令刁云、車騎慕容鐘帥眾五萬守潞川。

十二月,帝至▲鄴。

九(394)年春二月,帝留清河公會鎮鄴,發司、冀、青、兗兵,遣太原王楷出▲滏口(太行八陘之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南石鼓山,滏水源出于此,故名。山高嶺深,形勢險峻,自古為鄴西出要道),遼西王農出▲壺關,帝自出▲沙庭,以擊西燕,標榜所趣,軍各就頓。西燕主永聞之,嚴兵分道拒守,聚糧臺壁,遣從子征東將軍小逸豆歸、鎮東王次多、右將軍勒馬駒帥眾萬馀人戍之。

夏四月,帝頓軍鄴西南,月馀不進。西燕主永怪之,以為太行道寬,疑帝欲詭道取之,乃悉斂諸軍屯軹關,杜太行口,惟留臺壁一軍。甲戌,帝引大軍出滏口,入天井關。五月乙酉,軍至▲臺壁,永遣從兄太尉大逸豆歸救之,為平規所破。小逸豆歸出戰,遼西王農又擊破之,斬勒馬駒,禽王次多,遂圍臺壁。永召太行軍還,自將精兵五萬以拒之。慕容鐘震怖,帥眾來降,永誅其妻子。己亥,帝陳于臺壁南,遣驍騎慕容國伏千騎于澗下。庚子,與永合戰,帝偽退,永眾追之,行數里,國騎從澗中出,斷其后,諸軍四面俱進,大破之,斬首八千馀級,永走歸長子。晉陽守將聞之,棄城走。丹楊王瓚等進取晉陽。

六月,帝進軍圍▲長子(即西燕國都)。

八月,西燕主永困急,遣其子常山公弘等求救于晉雍州刺史郗恢,并獻玉璽一紐。晉乃遣青、兗二州刺史王恭、豫州刺史庾楷救之。永恐晉兵不出,又遣其太子亮為質,平規追亮,及于高都,獲之。永又告急于魏,魏遣其陳留公虔、將軍庾岳帥騎五萬東渡河,屯秀容,以救之。晉、魏兵皆未至,大逸豆歸部將伐勤等開門內帝軍,遂執永,斬之,并斬其公卿大將刁云、大逸豆歸等三十馀人,得永所統八郡七萬馀戶及秦乘輿、服御、伎樂、珍寶甚眾。

以丹楊王瓚為并州刺史,▲鎮晉陽;宜都王鳳為雍州刺史,▲鎮長子。

秋九月,帝自長子如▲鄴。

冬十月,帝東巡陽平、平原,命遼西王農濟河,與安南將軍尹國略地青、兗。農攻▲廩丘(即晉兗州州城),國攻▲陽城,皆拔之。晉東平太守韋簡戰沒,高平、太山、瑯邪諸郡皆委城奔潰,農進師臨海,置守宰而還。帝告捷于龍城之廟。

十一月,遼西王農敗辟閭渾于龍水,遂入臨淄。十二月,召農等還。

后秦主興遣使與相結好,并送太子寶之子敏,封敏為河東公。(至此后秦方滅前秦,全據關中)

十(395)年春正月,帝遣散騎常侍封則報聘于秦,遂自平原狩于廣川、勃海、長樂而歸。

魏王珪叛,侵逼附塞諸部。夏五月甲戌,帝遣太子寶、遼西王農、趙王麟帥眾八萬,自五原▲伐魏,范陽王德、陳留王紹別將步騎萬八千為后繼。

夏六月癸丑,太原王楷卒,謚曰元王。

秋七月,寶軍至五原,降魏別部三萬馀家,收穄田百馀萬斛,置黑城,進軍臨河,造船為濟具。魏乞師于秦。

帝疾篤。

九月,魏進軍臨河。寶列兵將濟,暴風起,漂船數十艘洎南岸。魏獲其甲士三百馀人,皆釋而遣之。術士靳安言於寶曰:“天時不利,燕必大敗,速去可免。“寶不聽。安退,告人曰:“吾輩皆當棄尸草野,不得歸矣!“

秦遣楊佛嵩將兵救魏。

寶與魏兵相持積旬,趙王麟將慕輿嵩等以帝為實死,謀作亂,奉麟為主。事泄,嵩等皆死,寶、麟等內自疑,冬十月辛未,燒船夜遁。時河冰未結,寶以魏兵必不能渡,不設斥候。十一月己卯,黃霧四塞,日月晦冥,是夜魏師大至,三軍奔潰,寶與德等數千騎奔免,士眾還者十一二。陳留王紹死之,謚曰悼王。

初,寶至幽州,所乘車軸無故自折。術士靳安以為大兇,固勸寶還,寶怒不從,故及于敗。

魏獲魯陽王和、桂林王鎮、濟陰公尹國等文武將吏數千人,兵甲糧貨以巨萬計。

帝以清河公會錄留臺事,領幽州刺史,代高陽王隆▲鎮龍城;以陽城王蘭汗為北中郎將,代長樂公盛▲鎮薊;命隆、盛悉引其精兵還中山,期以明年大舉擊魏。

十一(396)年春正月,高陽王隆引龍城之甲入中山,軍容精整,眾氣稍振。

遣征東平規發兵冀州。二月,規以博陵、武邑、長樂三郡兵反于▲魯口,規弟海陽令翰亦起兵于▲遼西以應之。遣鎮東馀嵩擊規,嵩敗,死之。帝自將擊規,軍至魯口,規棄眾,將妻子及平喜等數十人走渡河,帝引兵還。翰引兵趣龍城,清河公會遣東陽公根等擊翰,破之,翰走山南。

初,太子寶恨參合之敗,屢言魏有可乘之機。范陽王德亦曰:“魏人狃于參合之役,有陵太子之心,宜及圣略,摧其銳志。“帝從之。三月庚子,帝留范陽王德守中山,自率大眾出參合,鑿山開道,次于獵嶺。遣寶與遼西王農出天門,征北高陽王隆、征西長樂公盛逾青山,襲魏陳留公泥于▲平城,陷之,收其眾三萬余人而還。

帝至參合,見往年戰處積骸如山,設吊祭之禮,死者父兄一時號哭,軍中皆慟。帝慚憤歐血,因而寢疾,乘馬輿而進。過平城北三十里,疾篤,筑燕昌城而還。寶等至云中,聞帝疾,皆引歸。及帝至于平城,或有叛者奔告魏曰:“垂病已亡,輿尸在軍。“魏又聞參合大哭,以為信然,乃進兵追之,知平城已陷而退,還館陰山。

夏四月癸未,帝至上谷之沮陽,遂崩,時年七十一,凡在位十三年。遺令曰:“方今禍難尚殷,喪禮一從簡易,朝終夕殯,事訖成服,三日之后,釋服從政。強寇伺隙,秘勿發喪,至京然后舉哀行服。“寶等遵行之。丙申,至中山。戊戌,發喪,謚曰成武皇帝,廟號世祖,墓曰宣平陵。壬寅,太子寶即位,大赦,改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华坪县| 永福县| 措美县| 仪陇县| 太仆寺旗| 乌拉特中旗| 繁峙县| 筠连县| 巨野县| 阿克苏市| 抚州市| 垫江县| 尚志市| 合川市| 沙坪坝区| 鄢陵县| 祥云县| 怀化市| 林周县| 白山市| 嘉祥县| 温宿县| 房山区| 厦门市| 马鞍山市| 尚义县| 呼图壁县| 龙门县| 太仓市| 北安市| 旅游| 华蓥市| 台山市| 奉节县| 疏勒县| 长宁县| 高碑店市| 库尔勒市| 永丰县| 抚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