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目前狀況的杜亦晴一點都不慌,原主到任后就一直病著,接觸的人不多,而原主老家那邊的人也就更不用擔心了,這次會來這的只有原主的兒子和一個奶娘以及兩個仆人。
他的運氣不錯,原本原主還有個書童的,但在赴任前那書童的父親去世,原主因為心善就讓他回家處理他父親的后事,并允許他在老家為父守孝。
所以現在身邊沒有熟悉原主的人。這樣一來也就不用擔心自己會暴露了。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先接管好德平縣的事務。
現在對德平縣的了解還是來自于原主在京城時打聽到的一些情況。一些詳細的情況暫時還不知道。
據原主的記憶,德平縣雖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但是好歹不是什么窮山惡水。德平縣不過沒有太多的良田,之前的知縣在這里的一直都是政績平平,幸好這里并沒有土匪什么的,且在原主記憶里這里也沒發生過什么大的災害。
杜亦晴覺得以自身的能力來看,是不足以幫一個縣快速發展的,能保持原來的發展就不錯了。
杜亦晴在穿越的時候才剛剛上大學,而且學的還是在古代根本沒有用的軟件工程。雖然杜亦晴平時經常看各類史書和各位大佬的對同的歷史的分析,但他所穿越的朝代叫雩朝,它在自己所熟悉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所以他雖然想在其位謀其職,但會的東西在古代并沒什么用處。
像其他穿越小說主角那樣可以隨便拿古人的詩詞當作自己的讓自己揚名,杜亦晴覺得這是抄襲,他這么多年所受到的教育讓自己無法接受。再說了抄襲詩詞對治理德平縣沒有用處。而且雩朝的文化目前十分繁榮,其繁榮程度可以比作百家爭鳴或者是歐洲的思想啟蒙運動時期。在這樣的歷史時期不以自己的真才實學努力的參與進去,實在是人生一大憾事。所以杜亦晴不屑于抄襲。
如果說是研究雜交水稻什么的還是算了吧。袁爺爺為了雜交水稻投入了多少時間就不說了,單單是找育種的野生稻就十分困難,自己不會農學,對雜交水稻也是一知半解,研究不了雜交水稻。再說了現在他所處的朝代的經濟發展水平基本與明朝一樣,卻沒有像明朝那樣的多的人口,也沒有進行閉關鎖國,也就是說這個朝代暫時還不需要什么能大量增產的農產品。
現在想來走農業建設或文化建設都對治理德平縣沒什么用處。而經濟建設自己也不太擅長,如果自己搬一些現代的經營模式還不知道能不能用,會不會跨度太大,而無法適應歷史潮流,導致失敗。
而且原主也是第一次當官,沒有管理經驗,幸好德平縣的縣丞還在,有什么不會的可以請教他。再者德平縣一向安穩,不需要自己進行大改革什么的。
這樣一來那怕自己什么都不會也可以學道家的無為而治,或按照以前的知縣的做法應該就不會出現什么大的亂子。
想好接下來的日子應該怎么做后,杜亦晴決定先好好的睡一覺,明天在去找縣丞了解德平縣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