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跟在孫婆婆身后,在古墓里七繞八繞,不一會兒就又來到了一間石室。
“今晚你就睡在這里,古墓里機關甚多,無事不要隨意走動。”
孫婆婆說完頭也不回的就向石室外走去。
“多謝婆婆。”
孫婆婆又哼了一聲,腳下不停,走了出去。
孫婆婆心底里,本是不同意張昊留下來的,總覺得他不是好人,但奈何此地的主人是小龍女,她已經做了決定,孫婆婆就是再反對也沒有法子。
孫婆婆離開后,張昊打量了一下這間石室,這間石室的陳設也甚是簡陋,一塊長條青石做床,床上鋪了張草席。
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好在張昊功力深厚,倒也不懼夜深露重,當下苦笑一聲,歇息下來。
......
第二日,小龍女來找張昊問他是如何進入古墓的,張昊無奈只能帶著小龍女來到了那條留有王重陽遺刻的秘道。
小龍女環顧著那間留有重陽遺刻的石室,道:
“我在這里呆了一輩子,卻不知尚有這間石室。只怕就連師父都不知道此地。”
小龍女又看到了九陰真經,良久后,嘆道:
“以前是我小覷全真派的武功,只知它雖號稱天下武學正宗,其實也不過如此,到得今日才知道其實大有道理。我原以為祖師婆婆留下的玉女心經已經,將全真派所有的武功盡數破去。不想王重陽又在這里留下了破解玉女心經之法。看來王重陽終究是勝了祖師婆婆一籌。”
張昊聽了這話,不禁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
“你以為這九陰真經是王重陽所創嗎?”
“難道不是嗎?”
“這九陰真經乃是徽宗年間的黃裳所創……”
隨即張昊就將宋徽宗委派黃裳雕印《萬壽道藏》,而黃裳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
以及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槍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上門尋仇。
黃裳不敵逃去,家人盡數被殺。為報仇雪恨,黃裳隱居四十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
四十余年后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余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于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后世的事說了一遍。
之后張昊繼續道:“后來九陰真經出現在江湖上,引得不少腥風血雨,王重陽為免江湖仇殺不斷,與桃花島島主黃藥師、西域白駝山莊歐陽鋒、大理皇帝段智興、丐幫幫主洪七公約定在華山論劍,誰的武功天下第一,經書就歸誰所有,最終王重陽贏得了九陰真經。”
小龍女聽完張昊的話后,沉思了一會兒,道:
“原來如此,可王重陽得了這九陰真經,一定會把其中的武功傳給他的徒弟,古墓武功終歸是克制不住全真教的武功了。祖師婆婆的一番心血,終究是白費了。”
“龍姑娘這番話又錯了。王重陽當年得到真經后,怕旁人說他奪經是懷有私心,所以在死前留下遺命。凡是全真門下,決不可習練經書中武功。”
“原來是這樣。”
又環視了一遍石室,小龍女道:
“我們上去吧。”便當先離開了密室。
待張昊和小龍女回到古墓時,已近晌午。
小龍女直接帶著張昊來到了飯廳,此時孫婆婆已經準備好了午飯,小龍女和張昊剛在桌邊坐好,孫婆婆就將飯菜端了上來。
可是,張昊發現孫婆婆只做了她和小龍女兩個人的飯菜,并且只拿了兩雙碗筷。
張昊望著眼前空空如也的桌面,愕然道:
“我的呢?”
“姑娘只是答應讓你在古墓住下來,可沒說連飯菜也提供。”孫婆婆冷哼了一聲道:
張昊頓時膛目結舌,向小龍女看去,見她雖然矜持,眼角之間卻蘊有笑容,臉上似笑非笑,大有幸災樂禍之意,不禁在心中暗嘆:
“古人說得好,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這定是小龍女和孫婆婆惱恨自己昨日強行留下,所以故意不給自己準備飯菜的。
“龍姑娘,你看這古墓地處荒僻,周圍也沒有什么人家,你讓我到哪里去找吃食?所以……這個……”
“廚房里有米面蔬菜,你要吃的話,就自己去做吧。”
"切!這能難倒我!"
張昊對廚藝是很自信的,對小龍女說了句我去去就來,就在小龍女和孫婆婆驚訝的眼神中走進廚房。
小龍女確實沒想到張昊會做飯,雖然她從小就生活在古墓但也知道君子遠庖廚,男子一般不會做飯。
不過一會兒,張昊就灰溜溜的跑了出來,對小龍女委屈道:"你騙我!"
"怎么了?"
"廚房里什么都沒有"。
這回小龍女尷尬了,平時吃食都是孫婆婆處理,其實她也不知道廚房的情況,剛才只是張昊問,所以她順勢一答,小龍女將目光看向孫婆婆。
孫婆婆看見如實回答道:"今天是最后的食材了,本來我是準備下午下山的。"
小龍女聽到想了想,從懷里取出一個瓷瓶,交在張昊手里,道:
“你就先用這個充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