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苦難言
- 大唐:開局繼承一座莊園
- 栗澄卿
- 2149字
- 2021-07-25 10:47:12
第9章 有苦難言
玄學,是門神奇的學問!
李淳風和袁天罡,之所以在大唐混得聲名鵲起,把老李忽悠瘸了,都沒被砍頭,就說明,他們還是有點真本事的。
“陛下,卦象顯示,應該是河道東。”
“而且,隱隱有龍氣顯示。”
李淳風也是拼了。
聞言,老李的眼睛一亮,帶著驚喜,“朕的女婿也是這么說的,那小子,是個妖孽啊!”
房玄齡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老李,你家祖墳都要毀了,你還這么高興?
“先生,可能測得具體位置?”
李淳風從剛才老李的表情看出,自己猜對了!
至于具體位置……
李淳風也是一臉為難,他真的測不出來!
但他靈機一動,開始和老李裝神秘,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陛下,臣建議派兵駐守龍興之地!剩下的,就得看天意了!”
李淳風覺得,地龍翻身必會殃及到其他地方,只要發生在晉陽周圍,就算是老李家的祖墳動了,那就算他蒙對了。
看我這聰明的樣子,簡直和我師父袁天罡不相上下。
李淳風滿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須,這話說得有水平,誰也不得罪,對大家都好。
若是龍興之地,地龍翻身!
那可不是一場普通的天災!
一旦晉陽出事,老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五姓七族那群狗東西,巴不得早點將老李趕下臺!
“讓閆立德馬上來見我!”
老李顧不得外面的大雨,立刻召見工部尚書閆立德。
一旦發生地龍翻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為工部尚書的閆立德,自然該首當其沖,早作準備!
一見到閆立德,老李連忙上前拉住他,這個時候,什么君臣之禮,已經不重要了。
“愛卿不必多禮,欽天監傳來消息,晉陽不日將會發生地龍翻身!”
“什么?”
閆立德的臉頓時就白了,“陛下,李淳風沒算錯吧?”
“沒錯。”
不等老李說話,一旁的房玄齡就說話了。
“這是經過多方面證實的。”
“陛下,臣愿前往晉陽!”
閆立德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當即請旨前往晉陽。
“愛卿,前往晉陽后,你當如何?”
“這……”
閆立德想,按照從前的慣例,地龍翻身,當全城戒嚴!
“老閆,我看你還是先回去,擬個章程,明日早朝提出來。”
一旁的房玄齡提醒道,隨后他對老李使了個眼色。
老李瞬間明白了,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事是林子謙提出來的,還得去問他!
閆立德有賑災的經驗,在加上林子謙的建議,這災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對對對!閆愛卿,此事事關重大,一定要好好準備。”
老李也同意房玄齡的辦法。
閆立德見了趟老李,知道要地龍翻身后,卻是連點實質性的意見都提不出來,難免有些尷尬。
……
外面的大雨還在下,護城河的水都快滿了。
可朝廷,卻一直沒有采取實質性的措施!
朝臣們有說堵的,將發水地堵起來,就不用擔心發大水了。
但老李不傻,其他朝臣也不傻,他們都明白,堵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老李一時間盛怒無比,一群廢物,朕要你們何用?
最難受的莫過于閆立德,他的提議倒是被采納了。
可問題是,實際操作太過困難,而且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最后,老李被逼得無奈,他再一次想到了自己的賢婿,林子謙。
帶著房玄齡,到林家莊轉了一圈,收獲頗豐!
別的地方都堆滿了積水,但林家莊卻一點積水都沒有,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頓時覺得,找對人了。
老丈人來了,自然得好好招待。
“子謙,我看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長安城周圍的農田,堆滿了積水,若是不能及時處理,今年怕是會顆粒無收。”
房玄齡喝了一口茶,直接步入了正題。
“堵,不如疏!當年,大禹治水,用的就是疏通之法……”
林子謙將上一世的抗洪經驗,和房玄齡簡單說了說,房玄齡和老李頓時恍然。
林家莊好比長安城外的小清河,小清河與渭水相連,渭水又與長江、黃河相通,江河,就算暴雨,也不怕洪災!
想通這一點后,房玄齡猛地一拍大腿,無比驚喜!
“好一個堵不如疏,房某受教了!”
“但我還有一個問題。”
“房叔叔但說無妨。”
“大災之后,恐有瘟疫,該當如何?”
聞言,林子謙想了想,參照上輩子賑災的情景,做了總結。
“歷朝歷代,有災必賑,但他們都面臨幾個問題!”
“首先,水患其實沒什么好可怕的,地龍翻身才是最可怕的!”
“房屋坍塌、良田損毀,這些都需要大筆的賑災錢糧,去穩定民心!”
“但經過官員的層層剝削,到百姓手里的,不足三成。”
老李很滿意,房玄齡的問題深得他心,林子謙的回答,也很到位。
這問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不是當皇帝的不知道,而是他們也沒有辦法。
“子謙,可有減少貪污腐敗的法子?”
老李和房玄齡一臉期待的表情,林子謙可比朝堂上那些官員厲害多了,簡直就是大唐的吉祥物!
“很簡單,找一個可靠的欽差大臣,入駐災區,行監察之責!”
“凡有貪污腐敗者,不論官職、不論背景,直接就地正法!”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僥幸心理!”
嗯!
老李滿意地點點頭,他也是這么想的。
至于欽差大臣的人選,他已經想好了。
工部尚書閆立德,忠君愛國,一心為民,是不二的人選!
晉陽,乃龍興之地,住著不少皇親國戚,不派個有手段的人過去,根本鎮不住場子!
“但賑災,遠遠不止這么簡單。”
聽到這話,老李的心頭一顫,難道賑災背后還有什么幺蛾子不成?
“子謙,這話怎么說?”
李世民豎起了耳朵,房玄齡也是一臉好奇的表情。
“現在是雨季,地龍翻身,很可能導致大壩決堤,進而引發洪災,而且洪災大多發生在中下游地區。”
“一旦發生洪災,農田、房屋被淹,百姓們流離失所,短時間內無法再繼續耕種。”
“若朝廷一味地輸送錢糧賑災,那國庫很可能快速空虛……”
“因為,朝廷需要白白地將他們養到第二年春耕……”
林子謙這話一針見血,北方是糧食的高產區!
以國庫如今的實力,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那子謙,可有解決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