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心理學1
- (美)約翰·華生
- 579字
- 2021-07-23 14:26:10
9.行為主義的界定
曾經,定義的運用具有大眾化的意味,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任何一門科學的定義,例如物理學的定義,必定包含其他所有科學的定義。行為主義也是如此。如今,為一門科學下定義的方法能夠起到的全部作用,便是讓我們包容整個自然科學。
就像你們已經了解到的那樣,行為主義是一門自然科學。這門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涵蓋了人類適應的所有領域。與它關系最密切的科學是生理學。事實上,你們或許會詫異,就像我們一開始所做的那樣,行為主義是否能與科學相區分。行為主義與生理學之間的區別并不在于基本原理或特定觀點,而只在于它們所研究的是不同類型的問題。生理學主要研究動物器官的功能,例如,動物的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排泄系統,以及神經反應和肌肉反應的機制,等等。而行為主義雖然也對這些器官的全部作用有所關注,但它主要研究的是所有動物在一整天里都會做些什么。
相比旁觀者對人類的興趣,行為主義者對人類行為表現的興趣更為濃厚——就像物理學家渴望操控其他自然現象一樣,行為主義者希望能夠操控人類的反應。行為心理學以預測和控制人類活動為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它必須搜集通過實驗得出的科學數據。只有這樣,才能使專業的行為主義者根據提供的刺激來預測會引發的反應,或根據特定的反應來描述引發這種反應的情境或刺激。
讓我們來深入探討與此事關系密切的兩個術語——“刺激”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