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扶搖本來想問一下凌兒一些關于游戲中的事情,畢竟自己現在可以說對虛擬紀元中的一切都一無所知。
也不知道該如何掙錢,畢竟在自強不息模式下,沒有錢可真是舉步維艱啊。
但是終究沒有問出口,那樣會不會讓別人覺得自己太無情了?
沒事的時候可以關閉通話頻道半年,別人想找也找不到自己,有事才會去呼叫人家,那自己成什么了?
李扶搖內心很糾結,自己對于人際間的社交缺乏太多經驗了。
兩人閑聊了不久后,凌兒告訴李扶搖自己現在正在去做任務的路上,可能一會就沒信號了。
而現在的任務大部分都是深入被占領的地方,消滅入侵變異獸,或者取回被占領地區人類的科技成果等等類似任務,都是沒有信號覆蓋的地方。
而不久后信號開始有干擾,兩人也不得不互道了再見。
李扶搖行走在大街上,一邊打開了個人終端,登陸了玩家論壇。
論壇里的各個板塊都是各種關于虛擬紀元的信息,一個新手小白在論壇里混跡一段時間,都可以變成游戲老鳥,要不是凌兒自己還真不知道這些。
粗略的瀏覽了一些自己現階段最需要的信息,李扶搖知道了想在游戲中生存其實有很多方式。
畢竟這個虛擬紀元的世界就跟現實世界差不多,里面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工作。
比如最基本的建筑工人,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掙錢。
但對于玩家們來說,這都是吃飽了撐的才會去做這種丟人的工作。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好奇,也會去短暫的嘗試一下,大部分都是系統NPC在工作。
在這個世界中,系統人物不單單只是數據。
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生老病死,有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是有明顯的特征,是很難辨別他們和玩家的區別的。
在虛擬紀元中,是沒有以前游戲中那些戰斗職業或者生活職業的區分的。
就像是現實一樣,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學,可以拿來用,不會因為你學習了裁縫,而不讓你再學習制藥。
現實世界中,是圍繞經濟發展來實現的個人在社會中的分工,所以各行各業都是經濟發展的分支。
而像現實中的武術,拳擊等等,都淪為了精神娛樂的產物,人們只有在完成經濟發展的工作后才會關注這些。
而虛擬紀元中不同,這里的主旋律是戰爭,與入侵人類世界的異族的戰爭。
而經濟的發展也是圍繞在戰爭周圍展開的。
所以對于其中的玩家來說,各種工作的優劣性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比如現實中公司白領是令人羨慕的職業,每天衣著光鮮的坐在辦公室中,掙著不菲的工資。
但在虛擬紀元中,你要不在身上掛兩把武器,你怎么好意思和朋友打招呼呢?
戰爭的基本單位便是戰士,一切為加強戰士實力為目的的行業,就是最繁榮的行業。
而李扶搖此時,便位于這些基礎行業的基礎之中:礦區。
挖礦無論是從現實世界亦或是游戲世界,都是貫穿歷史的行業,沒有礦物的出產,哪能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呢?
金牛城的礦區位于城外三十多公里的山區,是玩家最早奪回的區域之一。
因為玩家深深的知道礦區的重要性。
而這些重要設施的歸屬權,大多屬于官府所有,也就是系統所有。
畢竟前期的玩家們要什么沒什么,如果不是官府的資助,哪有戰斗力去戰斗呢?
當然也不是所有設施都是收歸系統,還是有很多有頭腦的玩家們在前期就利用各種有限的資源,一步一步的壯大自己。
以至于在收歸重要設施的戰斗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在后期分配利益中,從系統口中得到了不小的蛋糕。
這也就告訴玩家們,玩家只要有能力,有付出,就有回報。這一切也是現階段玩家們欣欣向榮的背后最大的推動力。
當然還有很多現實中的大公司或者有錢人,直接將資金注入到虛擬紀元中,依舊在虛擬紀元中發揮著鈔能力。
在系統NPC手中通過個人終端的信用抵押,李扶搖領到了一套簡陋的、給新手玩家提供的初始工具。
這也是系統留給玩家們最后的退路,就算玩家山窮水盡了,也可以扛起挖礦工具重新開始。
給玩家們提供的工具,不是那種大型的采礦機械,而是礦山鎬頭等工具,真的需要玩家一稿頭一稿頭的挖掘礦石。
李扶搖現在挖掘的便是最初級的鐵礦石,這種礦石中天然含有鐵粉,經過提純便能提煉出鐵來。
礦山不大,也不高,礦石都是露天開采的,被前人們挖掘的千溝萬壑。
初冬的氣溫還是很低的,但是李扶搖此時卻是滿頭大汗,他在使勁的挖掘著礦石。
越軟的礦石含鐵量越低,雖然好挖掘,但是往山下提煉廠背的過程中,卻是增加了太多工作量,那樣的效率實在太低。
所以李扶搖在挖掘整個礦山中含量最高的礦石,也最硬,也致使他挖掘的過程需要出太多的力氣。
今早在花光自己身上的最后一點積蓄吃了最后一頓飯和買了一套工作的衣服后,他必須掙出自己的下一頓飯錢。
自己從武學家分部離開后,他就沒想在回去吃免費的食物,住免費的房間。
雖然武學家分部永遠都為武學家們提供這些。
但他明白,既然自己出師了,也就代表著以后無論什么,都要靠自己了,不能再依賴于別人給自己提供的。
還有就是礦區離城市很遠了,自己連路費都沒有了,用輕功身法回去他可沒這么想過,完全沒必要。
一邊內修,使內力緩慢的提升,一邊揮舞工具挖掘著礦石。
經過半天的努力,李扶搖往來幾次,就已經賺到了五百多信用幣。
而代價就是全身酸痛,雙手更是痛到麻木起來。
中午在礦區的小飯館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起來,只能向服務員要了一只勺子,湊合著吃了飯。
飯店那個豐滿的中年大媽服務員,看李扶搖這樣的情況也是見怪不怪,給李扶搖上菜時好心提醒道:
“小帥哥,飯要一口一口吃,要循序漸進的挖礦,不然用力過猛把身體搞跨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雖然知道她只是一個系統NPC,但是李扶搖還是客氣的說了一聲謝謝。
沒有站在他們玩家的角度,系統NPC怎么知道玩家們的身體,是不會這么輕易搞垮的。
下午的挖掘工作十分不順,肌肉帶來的麻木感越來越厲害,李扶搖只好暫時停下了揮舞的鎬頭。
這樣干活效率已經很低了,畢竟力氣小了,砸不下礦石,身體需要休息一下。
他隨便坐在地上,望著不大的礦山上,只有幾個人在勞作著,現階段需要來挖礦賺錢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將右手食指與中指前伸,無名指和小拇指彎曲,大拇指搭在小拇指和無名指之上,這就是握劍的標準劍指。
雖然手中無劍,但就好像手中握著劍一樣的練習著兩儀劍法的招式。
上次與天王俱樂部的戰斗使他受益良多。
戰斗不同于日常練習,戰斗中不會讓你循規蹈矩的施展劍法,包括輕功身法。
而這種戰斗,會讓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長處,自己要做的便是修繕自己的不足,發揚自己的長處。
而這次戰斗也讓他清楚的認識到兩儀神功的強大之處。
兩儀神功的關鍵,便是兩儀內功。
內力二分,一為支撐戰斗所需內力,一為內修所需內力。
這樣便可以一邊消耗內力戰斗,一邊增加內力以彌補損失。
這也是為什么李扶搖可以整個過程中都處于巔峰狀態殺敵。
也解釋了論壇中一些真正的武學家質疑,為何李扶搖戰斗不見內力不濟的現象發生,因為普通的武學家根本無法高強度戰斗那么久,必然出現內力供應不上的情況。
內修的過程,是由內力通過經脈流入特定穴道中,然后引出后內力便增加了。
這一過程往往需要靜心凝神,因為如果分心,游走于經脈穴道中的內力失去控制便會消散。
不僅不能增加內力,反而還會減少,得不償失。
所以這也是大多數武學家都是打坐閉眼內修。
對于他們來說,內修就是如此,只要身體有任何別的動作而分神,內修就中斷了。
人體有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共計十四條經脈。
這十四條經脈連通著三百六十一個大穴道。
還有四十八個穴道是不與這十四條經脈相同的,被稱為經外穴道。
經外穴道暫且不提,內力在這十四條經脈中走三百六十一個穴道的路線豈是簡單?
一個不慎走入不該走的穴道便是前功盡棄。
而這些穴道中有一百單八之數的穴道是可以直接影響人體的,其中有三十六處是死穴。
內力游走方式不對,輕則重傷,重則喪命,但凡修煉內力,無一不是專心致志。
獨李扶搖例外。
李扶搖一開始修煉內力也是專心,畢竟還不熟練。
控制內力就好像突然生出一個陌生的器官一樣,無法做到如手腳般隨心所欲的控制。
但是很快,李扶搖就可以分心來修煉內力。
別的武學家,修煉內力便只能寧心打坐修煉,而李扶搖不同,他的分心多用使他時刻都在修煉內力。
練劍時,練輕功身法時,甚至吃飯時,都在內修,這兩者所相差的功力豈是小數?
而兩儀劍法獨特的修煉法門也只有李扶搖這種一心多用的人可以掌握。
怪不得古劍一提出的那么苛刻的拜師條件。
李扶搖也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這門功法,如果選擇別的功法,應該發揮不出自己的長處。
他還記得當時自己選擇這門功法時,便是看中了修煉這門功法必須一心多用。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心多用的能力,比如常見的一手畫圓一手華方,便是一心多用的入門。
而很多人也就到這個程度而已,再深層的一心多用能力,便沒有多少人擁有了。
而后續的苛刻的拜師考驗,便是要挑出真正能深層運用一心多用的人,來學習兩儀神功。
不然學了也是白學,發揮不出功法本身的厲害,還不如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