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高能!”
“注意閃避,高能預警。”
……
看到屏幕上的彈幕,女孩氣惱都踢了一腳主機。
“哦…疼……”
緊接著,女孩就感覺自己的腳,仿佛裂開了一樣。
不得不說,現在這些電子產品的質量是越來越好,主機殼都做的那么結實。
“可惡,每次都讓老娘看這些無聊的彈幕。”
節目還沒有開始,女孩就已經氣惱到不行。
話雖然這樣說,但她卻沒有把彈幕給關掉。而是把手放在鍵盤上,同樣打上了一行字。
“最討厭劇透狗了,劇透上廁所沒有紙!”
打完這行字以后,女孩仿佛才把自己體內的負面情緒,全都給發泄出來了。
她沒有理會彈幕上的消息,而是接著看了下去。
“也不知道趙大大怎么樣了?”
女孩所喜歡的趙大大,就是國色之聲參賽選手之一趙子涵。
趙子涵在參加節目之前,就已經是一位網絡歌手了。
當然,是很小眾的那種。
不然如果孟子涵的知名度很高,他也就沒有辦法成為國色之聲的參賽選手。
趙子涵的粉絲,有十幾萬人,忠誠度有高有低。
小女孩算是忠誠度比較高的一個。
“娜娜,作業寫完了嗎?”
房間外,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了過來。
小女孩緊張的看了房門一眼,確定房門沒有被推開的跡象,暗暗松了一口氣。
“早寫完了。”
房間外的男人,聽了女兒的回答后,不再說話。
“嚇死老娘了。”
文娜轉頭看著電腦,用一個耳朵戴著耳機,另一個耳朵一心二用,留意著門外的動靜。
雖然從她小學畢業以后,家里的老頭就沒有在不經過她允許的情況下,進過她的房間。
但文娜還是心有余悸,或者也可以說是做賊心虛。
好在她擔憂的情況沒有出現,門外響起了關門關燈的聲音,看起來老頭已經去睡覺了。
就這么一小會兒的功夫,節目已經進行到了第一段的高潮, Pk的雙方剛好就是王少君和趙子涵。
“這么快就開始了,還以為節目組要釣人胃口呢。”
“區區一個傳承戲曲的老藝人,怎么可能是我們家趙大大的對手!”
文娜十分自信的嘀咕道。
學校里的那些賤人們,竟然大言不慚說,王少君才是節目組最大的黑馬。
簡直可笑。
那些光會看臉的小賤人,哪里知道什么才是有實力的明星?
現在雙方同臺唱歌,看不把那家伙殺得落花流水。
就在文娜這么想的時候,她關注的孟子涵,已經開始了第一句的演唱。
“哇!”
孟子涵的聲音一出來,文娜整個人都驚住了。
不愧是她喜歡的偶像,每一次都能給她帶來驚喜。
這磁性的嗓音,就好像有人在磨砂她的皮膚,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飛龍騎臉,這還怎么輸?”
她拿出自己的手機,在班級群里,大言不慚的打字。
就在她打完,即將發出的一瞬間。
另外一個聲音響了起來。
如果說孟子涵的聲音,讓文娜驚艷,雞皮疙瘩都出來的話。
這個聲音出來的時候,她感覺自己整個人,仿佛都要被融化掉了。
然后文娜震驚的看著電腦屏幕上的那個人。
在燈光和濾鏡下,那人本來就十分耐看的顏值,更是沒有一絲瑕疵。
如果有人的臉,可以用完美兩個字來形容。
那一定是眼前這張臉。
文娜有這樣的感覺。
以她語文課代表的身份發誓,這是她看到這張臉的時候,唯一能夠想到的形容詞了。
難怪學校里的賤人們,在沒有聽懂人家唱什么的情況下,就義無反顧的迷上了。
不得不說,這張臉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
連她這樣的非顏值黨,都被瞬間鎮住了。
再結合那完美的聲線,挺拔的五官,柔和的表情……
文娜連忙低頭。
還好還好,老天爺沒有拋棄她,沒有讓她把那個信息發出去。
要不然的話,明天還不被其他人給笑死。
“飛龍騎臉還怎么輸?”
就在文娜這么想的時候,班級群里突然多了一條消息。
“這個死丫頭!”
文娜瞬間感覺自己的怒氣值,已經被集滿了。
城市的另外一個角落,穿著吊帶裙的女生,盤腿坐在沙發椅上。
她的眼睛盯著電腦屏幕,臉上不自覺就笑了出來。
“文娜那個死丫頭還想贏我,還早800年呢。”
喜歡一個18線的小歌星就不說了,一點品位都沒有。
竟然還想挑戰她的王少君,簡直就是不知道死活。
低頭看著班級群里的信息,確定文娜沒有發任何一條信息之后,女孩滿意的瞇起了眼睛。
并再度將自己的視線投入到屏幕上。
完美!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4號老公了。哦,不,三號。”
誰能夠想得到,如此活潑颯爽的一個小姑娘,竟然還有海王的潛質。
別人都是粉一個,她光娛樂圈的老公,就已經集合了一個班。
王少君在這個班里,瞬間超過了四五六七八九名,排行第三。
同時觀看這個節目的觀眾,通過網絡看直播的人,數以千萬計。
這讓節目的網絡點擊量,在短短兩個小時里,就逼近了1,000萬。
或許在幾年以后,互聯網高度發達,這個成績只能夠上普通驚艷的程度。
但在如今這個時代,除了郭桃兒的評書以外,這無疑就是最爆款的一個。
之前誰也不曾想到。
網絡平臺的老板,現在估計樂的鼻涕泡都快冒出來了。
因為節目的熱度足夠高,選手們被關注的程度也是與日俱增。
第1輪的幾期還好。
等到第二輪,開始PK戰以后,節目完全殺瘋了。
收視率高達3.59。
網絡一天的播放量,就已經突破了2,000萬。
這基本上都是神話級的。
在這種熱度的烘托下,即便是那些被淘汰的選手,如今也是大受歡迎。
他們工作的酒吧人滿成患,甚至有人找他們做采訪,還有人邀請他們參加節目。
這是一個屬于流量的時代。
參加節目的選手,幾乎成了第一批享受流量的人。
他們比歸國四子還要早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