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明朝
- 王曉琪
- 572字
- 2021-07-22 14:38:58
全國儒士編大典
朱棣稱帝以后,有了一個更宏偉的目標,他決定搞一項浩大的文化建設工程,修纂一部空前宏大的百科全書,將古往今來的所有知識都匯集起來,供后人參考學習。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朱棣說:“天下的知識太多,我們編的書既要內容豐富,又要分類清晰,便于查找。”
如此浩大的工程,必定要找一個有卓越才華的人來統領。朱棣命內閣首輔解縉負責此事。解縉是當朝有名的大才子,十九歲就考中了進士,后來留在朱棣身邊伴讀,深得朱棣信任。解縉曾在一天內寫出上萬字的意見書,朱棣欽佩他的才華,甚至親自給他研墨,讓他書寫己見。將編修大典這件事交給解縉,朱棣還是比較放心的。
解縉領命后,立即召集了一百四十七個讀書人,分頭編纂,僅花一年時間就編成了一部《文獻大成》。呈給朱棣閱覽后,朱棣卻覺得和自己設想的相差甚遠。覺得這部書的搜集不夠廣泛,記載也過于簡單。于是,又讓解縉重新編纂。
此次,朱棣加派了大臣姚廣孝和鄭賜、劉季等人監修,然后派官員到全國各地尋找飽學之士加入到編纂的隊伍之中,前前后后共召集了朝野上下共兩千一百六十九人編寫。
數千名儒士集思廣益,四處搜尋民間材料,歷經六年,終于將《文獻大成》的正本重新修纂完畢。光目錄就有六十冊,正文有兩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共有約三億七千萬字,裝訂成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朱棣十分滿意,大筆一揮,親自為書籍寫了序言,又將書名改為《永樂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