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行改革,開創帝制

統一六國后,嬴政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便將其中的“皇”和“帝”并稱為“皇帝”,稱自己為“始皇帝”。他還推行了一整套維護統一封建帝國的改革措施,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秦國統一天下后,如何有效治理龐大的帝國成為擺在秦朝君臣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當時不少大臣,特別是丞相王綰(6)認為,原來的楚、燕、齊等國家的領土都遠離秦國,所以主張實行分封制,授予貴族、功臣以世襲的諸侯名分。廷尉李斯卻力排眾議,認為分封制是周朝諸侯混戰的根源,他大膽地提出,周朝制定的分封制是一個政治災難。周王室的貴族們獲得了土地,就開始互相疏遠、彼此攻擊,而周天子形同虛設,無力阻止,最終導致諸侯混戰、天下大亂。秦始皇十分贊同李斯的意見,廢除了商、周留下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縣以下依次是鄉、亭、里、什、伍。從此開始,郡縣制成為之后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礎。

秦始皇還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幫助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分別掌管宗廟禮儀、宮殿警衛、外交事務等國家大事。這樣,從中央到地方,一切權力均集中于皇帝,中央集權制的君主統治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抗擊匈奴,修建長城,修建以都城咸陽為中心的馳道,改革并統一了度量衡和貨幣,統一文字。這些舉措大大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其功績也實屬非凡。雖然他在晚年大興土木,給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他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

相關鏈接:

“度量衡”指的是什么?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度,是計量長短用的標準;量,是測定計算容積的標準;衡,是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并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后,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為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莲花县| 焦作市| 杭州市| 惠来县| 正定县| 六安市| 团风县| 林周县| 芒康县| 温宿县| 九龙城区| 宿迁市| 峡江县| 祁阳县| 大渡口区| 射洪县| 阿图什市| 白河县| 红原县| 南华县| 罗平县| 铜川市| 黎平县| 当雄县| 巢湖市| 临泽县| 治县。| 宜兴市| 威宁| 蓬安县| 罗田县| 崇礼县| 冕宁县| 紫金县| 新昌县| 德钦县| 井冈山市| 香港 | 兴义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