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追根溯源話說羅家(1)

  • 親親故鄉情斷腸
  • 恩厘人
  • 4338字
  • 2021-09-21 10:22:31

那羅海龍的家史和身世是怎樣的呢?那羅海龍的祖宗三代是怎樣生活過來的呢?

這呀又得讓我從頭來慢慢地講述了,因為,這羅家呀就是我的本家,羅海龍的祖宗三代呀就是我的祖宗五代,我本家祖宗五代的生活故事呀,那也一樣是讓人噓唏感嘆、肝腸寸斷、蕩氣回腸……

所以,咱暫且先放下羅海龍與曾淑萍的戀情不提,從這里開始,就讓我先來講講我本家羅家的故事吧。

這又還得讓我從羅海龍的祖父這一代講起,因此,同樣的,這也要讓時光倒流,這也要再次讓時間上溯回到那很久很久以前……

羅海龍的祖父叫羅金水,那羅金水只有兩兄弟,羅金水為兄,他的弟弟叫羅金泉。

羅家世代居住在羅家寨,羅家寨是在龍江的東岸,在龍江與東坑河交界處的下游約一百多米處,是在潘家村的斜對面,與潘家村是隔江對望。

時年,位于榕江上游的龍頭鎮地區叢山疊嶂、山林茂盛、竹木參天,當地特別盛產杉木、松木和竹子,從地理位置來講,龍頭鎮地區是位于蓮花山脈的東麓、是位于潮客兩個民系的交界處,可謂是潮汕平原的可靠后山,因而,龍頭鎮地區便是潮汕平原部分地區建房起屋的竹木供應地。

那羅金水與羅金泉兄弟倆,算是繼承了祖祖輩輩的上輩人的謀生手段,除了農忙在家耕種外,他們一年四季乃以放排謀生,他們在家鄉收購了杉木、松木以及其他木材和竹子之后,便把它結成木排或者是竹排,然后撐駕其順著河水漂流,先出龍江、再走榕江,便把木排或者是竹排順流放排漂至揭陽的榕城,之后,再把木材和竹子賣給當地的商販,以供潮汕人用于建房蓋屋之用。

往下游走時,羅金水與羅金泉兄弟倆還會順手帶些木炭、茶葉、筍干、客家娘酒等等本地的土特產,一并把它賣給當地的商販;而在上行走路返回家鄉時,兄弟倆也會買些潮汕的緊俏特產回來販賣,比如食鹽、布匹、海產咸魚、貝類的薄殼、祭祀的香燭用品,等等等等。

所以,那羅家的家底和家境在當地來說那也算是殷實的富足之家,時年,經過兄弟倆和其父輩的努力,家中已有十多畝的耕地和建有并住著兩座三房兩廂兩舍一門樓的“上下三”格式的大房子了。

在羅金水22歲那年,那年是1907年,羅金水便娶了龍頭鎮陳屋村的陳小青為妻,結婚一年后,陳小青懷孕足月生產,可是,不幸的是陳小青在生產時,因為當時的醫療衛生水平和條件問題,那陳小青因難產引起了大出血,接生婆回天無術,最終便致使胎兒死于腹中,便使母嬰倆雙雙損命死亡。

三年后,由于羅金水在放排和土特產買賣生意場上的誠實守信以及忠厚能干,他便深得了一個揭陽榕城林姓商販的青睞和賞識,于是,這個榕城商販便把自己的一個叫做林木蘭的親生女兒嫁給了羅金水。

這個林姓榕城商販的家族,祖居揭陽榕城郊區,家里亦商亦農亦漁,其家境也是頗為富有。

這生于商販之家的林木蘭甚是聰明伶俐,她既會說潮汕話也會講客家話,既識字會算,又能說會寫,可謂是超凡脫俗、既秀外而又慧中,她頗有大家閨秀之氣,她時常在家里的店面幫忙父親打理生意。

在嫁給羅金水那年,那年是1910年,林木蘭剛好是20歲。當時,女人的地位甚為低微,婚嫁問題都是遵從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還有就是所謂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所以,在結婚后,那林木蘭就隨夫來到了羅家寨定居生活了。

也是在這一年,羅金水的弟弟羅金泉也娶妻結婚了。

所謂樹大分丫、兒大分家,在兄弟倆都雙雙結婚后,按照當地的民俗,在其父母和母舅的主持下,其兩兄弟便分了家了,在分家后,羅金水名下有七、八畝的耕地和一座三房兩廂兩舍一門樓的“上下三”格式的大房子。

雖然兄弟倆是分家了,但家分灶分骨肉之情卻是難分,羅金水和羅金泉便照樣還合股合力經營著放排的謀生生意,家人以及妯娌也仍然還是互幫互助合力耕作,這客家人啊堅信:父子同心,兄弟同心,夫妻同心,則其利斷金。

其時,羅家人的生活是無憂和無慮的,也是富足和殷實的。

在第二年,那年是1911年,林木蘭便生下了大兒子羅家福,生產時母子順利平安健康,那家人及族人便都是萬分的歡喜。

在羅家福滿月的那天,羅金水在村里大辦宴席,他置辦了數十圍臺的酒席,派了幾大桶的紅雞蛋,宴請了所有的親戚朋友、族人以及有關的生意伙伴,那場面在當時來說可謂是聲勢浩大、聲譽噓憾。

當時的羅家寨僅有十幾戶人家,村民還不足百人,那參宴的大多都是來自四方外姓的親朋好友和生意伙伴,一個小山村能舉辦這樣的一場宴席,那是何其的排場,那是何其的榮耀啊,這足以彰顯羅金水及其家人的人緣和人脈的廣闊了,也足以彰顯其生意的成就和家境的殷實了。

兩年后,林木蘭又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還未滿月,也還未來得及給兒子取名,這個新生兒便因病夭折了。那林木蘭及其家人都十分的悲傷難過。

又一年后,林木蘭再次懷孕,沒想到的是,在她懷孕六個多月的時候,又發生了意外了,那林木蘭小產了。

在連續兩胎出事后,這時,那林木蘭的心便慌了,其家人也都心慌了,羅家人的心頭頓時便烏云籠罩了。

于是乎,長輩女人們便去各處的寺廟求神拜佛、燃香作福,在經過了巫師的指點,在經過了家人的商議,為了轉運,為了沖喜,所以,在這一年,這年是1914年,那羅金水和林木蘭便從十二、三里外的龍江下游河邊的李家沙村撿來了李雪梅作為羅家福的童養媳來養,撿來時,那李雪梅才剛剛出生3天,以此時間來計算這對童養媳的年齡,那羅家福是大李雪梅3歲。

羅家在撿了童養媳李雪梅后,大有羅家福,小有李雪梅,因而,這家里便時常充滿了小孩的啼鬧聲,也又帶來了家人的歡笑聲了,因此,便使家人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狀態大有了好轉,日子便又開始過得了紅紅火火起來了。

三年后,這一年是1917年,那林木蘭又有喜了,夫妻倆那是萬分的高興,家人對有身孕的林木蘭便更是百般呵護、精心照顧,在十個月后,那林木蘭便平安順利產下了二兒子羅家祿,此時,羅家人開懷喜笑,心頭的烏云便漸漸地散去無影無蹤了。

在羅家祿出生后,羅金水家此時便已有五口人了,分別是32歲的羅金水、27歲的林木蘭、6歲的羅家福、3歲的李雪梅以及剛出生的羅家祿。

此后,隨著歲月的推移,那羅金水便繼續與弟弟羅金泉做著放排的生意,林木蘭則在家耕種和帶三個小孩,同時,那羅家福也被送到了鄰村唐湖村的私塾去接受啟蒙教育,時年,羅家一家人的生活也可謂是自由自在、樂也融融。

所謂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在眨眼間,那時間便又過了8年,這一年是1925年,那林木蘭又驚喜的懷孕了,到當年的年底,林木蘭便又順利地生下了一個男孩,這個男孩被取名為羅家壽,在這一年,羅金水40歲,而林木蘭是35歲。

當時國家的人均壽命只有50歲左右,這人均壽命在山區呀則還會更低一些,另外再結合當時山區人們的生活生理水平,因此,那羅金水與林木蘭可謂是中老年又得子了,而且大兒子羅家福與這小兒子羅家壽的年齡差距竟有14歲之多,同時,那羅家家里便已經有了福、祿、壽三個兒子了。

時年的人們呀都崇尚多子多福,子多則福大,所以,那羅金水與林木蘭以及家人那都是無比的高興,一家人的渾身上下那都洋溢著喜慶開心的心情,一家人那都是不盡地在謝天謝地謝祖宗的保佑。

隨著歲月的推移,羅家也在繼承著河邊人家的生活傳統,即在每個孩子長到3歲大以后,在夏秋之季,那羅金水在閑暇的時間里,則都會帶著孩子們到龍江河里去學游水,伴隨著村里的其他孩子或者是大人,赤裸裸的孩子們或游或潛或跳水或打水,孩子們便時常的在水中嬉戲,長此以往,那羅家的福、祿、壽三個兒子以及李雪梅就都學到和練就了一身的好水性和精湛的游水技術了,那羅家子女也就不愧是成長在江河邊的水邊人家了。

此后,那林木蘭除了耕田種地外,更是在盡自己所能、在家相夫教子。

按風俗習慣,在白天,那福、祿、壽三個兒子在適齡時便都先后被羅金水和林木蘭送進了鄰村唐湖村的私塾去接受教育,而在晚上,那知書識禮的林木蘭也會在家里輔導三個兒子,同時也教育李雪梅,以致,在燈前月下,那羅家里便總有朗朗的讀書聲、便總有慈母的說文解字聲,也總有童謠《月光光》的吟唱聲。

所以,那羅家的后代,雖然沒有考取什么秀才舉人之類的,但是,那個個卻也都是識字會算、既聰明而又伶俐。

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那羅金水的生意也做得頗為順利,因為在家鄉既有自己的打理又有林木蘭的幫忙,而在榕城那邊又有岳父及其家人的照應,生意的兩頭可謂是有里應外合,另外,那林木蘭在幫忙羅金水的同時也還在家里耕田種地和帶小孩,她的一切那也是十分的順利,家里的四個小孩也在健康地一天天的成長,所以,那羅家在當地來說,也算是一個十分幸福美滿的殷實富足和快樂之家了。

但是,當時間踏入了1930年代后,那羅家卻發生了一場災難性的變故了,羅家的這種美好的生活便被那災難性的變故給打破了,那羅家也就跌入到了災難性的深淵了,那羅家的命運便徹底地被改變了。

是什么災難性的變故呢?是什么事情改變了羅家的命運呢?這事呀又還得從羅家寨的開基建村時談起,這事便又還得從羅家寨的歷史來談起。

據當地的羅家族譜記載,那羅家寨的先祖原來是生活在東坑河上游的羅家坪,而羅家坪的先祖則是在數百年前從江西贛南遷徙而來。

羅家寨相距羅家坪約有十幾里的距離,那居住于羅家坪的羅家寨的先祖也是一個善于經營生意的生意人,也是以放排經營木材和竹排為生的,無奈時年的東坑河水流太小,而且時有斷流現象,這就時常給放排生意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約在距離當時一百幾十年前的一天,有羅家坪的羅家兩兄弟在放排時,因那木排擱淺在了東坑河口,兄弟倆便上岸休息,繼而閑逛,此時,他們來到了那東坑河與龍江交匯處下游的一座叫蟹崗的山崗上。

兄弟倆登上蟹崗山頂張望,頓時便不禁令略通風水的羅家兩兄弟嘆為觀止、心潮澎湃了:此蟹崗確如螃蟹狀蟄伏于滔滔的龍江邊,螃蟹面向龍江,前面乃是一處一百幾十米寬的江邊臺地,視線向西越過龍江極目望向十里、八里農田外的遠處,蒼翠的白茫嶂連綿如畫屏,嶂頂群峰突兀;向東望去,目光穿過數百米的良田后又是一片翠綠的山嶺,這山嶺是猴子嶺的幾座三、兩百米高的小山,名叫富地山,一條小小的山澗從富地山內蜿蜒流出,然后從蟹崗南面的山坡下潺潺地流進龍江,那數百米的一片良田被叫做富地洋;在蟹崗的北面則是一片坡地,坡地下是河邊的濕地沼澤;而在蟹崗的南面坡下又是一片良田。

眼望所及,山清水秀,滿眼翠綠,再看看周邊的村莊,在富地山下有一個村莊叫程屋樓,在富地洋中間又有一個村莊叫唐湖村,而在蟹崗下游約二、三百米處的江邊也有一個村莊叫做溪唇村,三個村莊此時正炊煙裊裊……

時年的人都崇尚迷信和講究風水,站在蟹崗山頂的兄弟倆見如此情景,他倆便暗暗地在嘆道:這里不正是一塊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寶地么?這里不正是傳說中的蟹形寶地么?這里面臨大江、依崗四面開闊、良田片片、水源充足、宜農宜漁又宜水運,乃是一處宜于扎根開枝散葉建基繁衍之所!

兄弟倆便在邊嘆邊議邊商量著,這時,一個關乎他們的子孫后代在這里落地生根的決定便在兄弟倆的心中形成了。

不久后,兄弟倆便把自己的決定付諸于行動了……

欲知羅家的先祖是怎樣在羅家寨落地生根的?請看下章續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辽阳市| 上虞市| 化州市| 满洲里市| 荃湾区| 剑阁县| 呼和浩特市| 太保市| 桦南县| 博罗县| 大兴区| 阜新| 兖州市| 怀来县| 简阳市| 三原县| 威信县| 泸水县| 教育| 青海省| 长沙市| 樟树市| 黑山县| 若羌县| 吉木乃县| 龙岩市| 大安市| 兴化市| 丹东市| 阿坝县| 德安县| 沧州市| 中江县| 阜新| 鄂尔多斯市| 平塘县| 盐山县| 武川县| 柳州市|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