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等我當上導演
- 我真沒想當演員啊
- 凹凸饅的頭
- 4116字
- 2021-08-21 19:07:05
拍完接下來伊萬諾夫·拉只拉褲兜里的名場面。
導演俞柏楣直接喊道:“過!下一場!”
劇務也開始安排群演到鳥巢......旁邊的雜技馬戲團劇場。
葉杉楊、姜川河、楊蜜三人跟在鄧潮身后,聽他分享一些演技方面的經驗。
對于他們來說,要先學的其實就是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演員拿到一段劇本,首先分析出這個人物應該怎樣,演的時候說話用什么語氣,該用什么表情,力度要多大,語速要多快,聲調有多高。
腦子里很快就生成了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然后去模仿這個人。
葉杉楊正是用原主多年的演戲記憶來演的,他的形象和氣質也與富二代角色吻合,這比演技更重要。
當然“千人一面”,葉杉楊還演不來。
舉個例子,第一種例子是大部分動作明星,以甄吇単為例。
《導火線》他可以打十個;《殺破狼》可以打20個;《葉問》可以打30個;《關云長》可以打100個。
葉杉楊他能嗎?這是動作明星與生俱來的特點,就是“性格演員”標簽。
所以經常演爛片的演員,至少說明他在選劇本選角色的技術上不強,不是一個好的演員。
不過大部分演員可能有機會演戲已經很好了,怎么有權力去挑劇本呢。
當然!如果只是為了當“明星”,而不是當“演員”,那就另當別論了。
鄧潮也不會只根據他之前拍過的作品去看,那只能作為參考。
在看過葉杉楊這幾場戲下來,鄧潮覺得還過得去,起碼跟楊蜜不相上下,不過楊蜜比葉杉楊放得開。
葉杉楊壓根就不想當演員,當演員只是他作為導演的跳板。
他現在的心思都放在漲流量漲熱度上,對于演戲能提升就提升,提升不了也就那樣。
拍到現在,他也是感觸頗多,對鄧潮和俞柏楣點出他的不足,起碼聽進去了。
四人一路聊到門口,劇組人員都開始上車轉場了,葉杉楊卻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跑來。
就像小羊羔一見到媽媽,就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吃奶......
“潮哥好,蜜姐好。”頌祖兒乖巧地先和前輩鞠躬問好。
鄧潮和楊蜜都微笑著頷首致意。
頌祖兒對認識的都打過招呼后,到了姜川河反而先打量了他一眼,對他笑了笑:
“你就是神農氏姜大海?可認識哪吒我?”
姜川河杵在原地呆怔了半晌,葉杉楊見他遲鈍便給他了一肘子。
“哦哦哦...認識認識!我聽山羊經常提起你。”
姜川河倒是認識頌祖兒,只不過剛才被她帶迷糊了。
葉杉楊在心里剛剛凝聚起來的偉岸身軀瞬間傾塌,勉強的扯了一下嘴角:
“大海,你還是別給她繞暈,我看她保準要跟你提她鬧東海的事。”
鄧潮插嘴道:“杉楊別聊太久,我得先過去安排一下片場。”
楊蜜也是認識頌祖兒,跟她聊了幾句便上車走了。
姜川河搭了下他的肩膀:“那我也先過去了,你們聊吧。”
一個個的...葉杉楊砸吧了下嘴,扭過頭,向身后的王盈瑩說道:“那盈瑩你就坐大海的車過去吧。”
“哦~”
王盈瑩應了一聲,跟在姜川河身后離去。
見人走得差不多了,葉杉楊才拉著她的手:“你來怎么不先吱一聲?”
“吱什么吱,我來找自己的男朋友還得打報告啊?”
頌祖兒一如既往的抿著嘴微笑,而葉杉楊絲毫沒看出她的微笑已是笑里藏刀。
“那倒不必。”
見她的助理小蕓在安排工作人員往后備箱卸東西,葉杉楊接著說道:“你這大箱小箱都是探班送的禮物?”
“嗯啊,都是些我代言的糕點。”
頌祖兒點點頭,露出耐人尋味的笑意,過了一會才說道:“羊哥哥,你什么時候去我家?”
“不是...不是說等我這戲殺青了,就去你家嗎?”葉杉楊摸著她的頭發,心里有些發憷。
“殺青是不是點久了呀?而且...”
頌祖兒覺得他在毛里球斯待了一星期,回來也一星期了。
等《分手大師》的戲份殺青也要兩個多月,到時候臨近中秋節《京都愛情故事》又要上映,肯定要去參加發布會、路演啥的又不知道耽擱多長時間。
想到這里,頌祖兒有些生氣地問道:“你是不是想拖時間?”
葉杉楊當即抱著她,臉帶愧色的說道:
“這怎么可能?就算想拖,我遲早還是要面對的!要不你挑個日子,反正我戲份也不多,回頭我跟潮哥請個假,這總可以了吧?”
聽到這話,頌祖兒不由心里一喜,但是臉上卻是聲色不動,接著說道:“喏,這可是你說的,別到時候又說忙。”
葉杉楊點頭哈腰,回身看了眼,見禮物都搬到劇組內了,對她說道:
“那這邊都搞定了,要不去片場轉轉吧,等會我的戲份拍完,在一起吃個飯。”
頌祖兒小雞啄米似得點了點頭顱:“那出發!小蕓走啦,去開車。”
上了車,葉杉楊目光時不時地打量著周身,覺得頌祖兒的保姆車太豪華了。不由想到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擁有配一輛啊,自己銀行戶口那100萬只能買四個輪胎吧。
頌祖兒這拍廣告,拍雜志,跑商演接代言還真就這么賺錢。
在某種意義上,代言人代表著品牌形象,而代言人的所作所為也將影響著人們對于一個品牌的印象。
通常情況下,加持為代言人的明星,都會有硬廣視頻之類出現,還會夾雜著一些線上線下的宣傳活動,與此同時,明星也會拿到相應的酬勞。
葉杉楊都跟蘇涵提了,但是蘇涵說要接就接大牌的代言,他也是無可奈何。
蘇涵首先要考慮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咖位了。有的明星靠人氣取勝,有的明星以作品服人,只要咖位夠,都可以暫且列入考核名單。
很明顯,葉杉楊現在咖位還不夠,實力不允許啊!
一方面,他的底子太薄,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說服觀眾,另一方面,還很容易招來爭議,給品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當然也是沒大牌找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口碑健康度也非常重要。
吳某人設崩塌的例子,就是最好的佐證。
一個再紅的明星,如果形象一旦崩了,都會對品牌產生極壞的影響,有過黑歷史的,就更不用多說了,品牌避之唯恐不及。
......
葉杉楊跟頌祖兒到了馬戲團的傘型帳篷外,已經是晚七點多了。
這會鄧潮跟楊蜜已經先拍上了,臺詞也是很搞笑,他倆便站在人群圍觀他們對戲。
鄧潮和楊蜜走進鏡頭范圍內,鄧潮突見不遠處的鳥巢,便伸手拉住正想走的楊蜜,指著鳥巢的位置,有些詫異問道:
“這...沒搞錯吧?唐公子晚上的演講在鳥巢?這世界瘋了嗎?”
“你什么意思?”楊蜜反問道,而后露出本該如此的表情:“你是覺得小山大師不能在鳥巢演講嗎?”
“呃?”鄧潮被她這話問得有點懵,覺得她的話隱晦曲折。
“你是覺得以他那大師的級別,到不了鳥巢去演講嗎?你是覺得小山大師不能去鳥巢嗎?”楊蜜言辭慷慨激昂地三連反問,隨即話鋒一轉:
“是!小山大師今天確實不在鳥巢演講。”
“啊?”鄧潮更懵了。
“但小山大師今天的格調...”
楊蜜指著不遠處的白色大帳篷:“是在這邊!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在小山大師講得感動的時候,我們帶著大家哭!”
“哭?”鄧潮臉上盡是疑惑的表情。
“在小山大師講得好笑的時候,我們帶著大家笑!”
說完,楊蜜連連鼓掌,還尷尬的笑了好幾聲。
鄧潮無言對之,心態有點崩,哭笑不得說道:“不是!那要真的幽默,真的感動,人家自己會哭會笑,為什么要帶領呢?”
楊蜜卡殼了幾秒,本一雙明亮的眸子此時有些渙散,惱道:“毛病!什么真的假的,現在不都是...都是這樣嗎,怎么啦?去不去啊你?”
“我去!”鄧潮漸漸地謔浪笑道:“嘿嘿嘿~”
鄧潮跑出鏡頭便自己喊了停,走到俞柏楣身邊問道:“怎么樣?”
俞柏楣緊盯監視器,過了幾秒鐘,才對燈光師叮囑道:
“再給女演員多加一塊反光板。潮,楊蜜的情緒還是不夠,你跟她講一下,然后再來一條。”
“行。”鄧潮喝了口水說道。
他知道俞柏楣的意思,楊蜜剛才表現還是不錯的,就是表情的張力不夠。
因為影片中,現實的復雜讓單純善良的葉小春無力招架,她孤身一人來到BJ,住在唐小山租來的舊樓里,為其打工,為其賣命,卻又無怨無悔。
因為初入社會,接受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幫助,便死心塌地被唐小山利用誤入歧途。
而楊蜜在講臺詞時,表情語言都沒有體現那種對唐小山絕對服從的信念,說白了就是舔得不夠徹底,舔狗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但于楊蜜而言,提升演技的成本太高,換回的收益不確定,誰敢保證自己潛心修煉演技就能被認可呢,所以有些人會感到不值得。
保持人紅才是她最需要的,而提高票房號召力顯然更重要,這樣片酬也高,短期收益強。
但是演員跟明星,一個是成全自己,一個是成全別人。《霸王別姬》的老詞了,得學會自個成全自個,不然想成角兒?
電影行業,許多演員都如楊蜜一樣,不需要演技,只需要人紅,不需要片好,只需要市場受用。
比如塘鄢,柳詩詩,都是如此!
她們不像是一個演員,而是一個明星。
于影視劇行業而言,她們是快銷品,流水線上的產物,經過一系列封裝出成品。
開心就是笑,不開心就是哭,害怕就要露出驚恐的表情,低落就垂著個頭皺眉,除了那張臉和一些性格上的差異,幾乎沒什么區別。
這就是流水作物,每件產品都由市場決定,一旦失去市場,可替換價值直接跌為零,隨意更換,物是人非。
......
葉杉楊邊看著前方鄧潮兩人繼續對戲邊問道:“祖兒,你覺得你演葉小春能演好嗎?”
頌祖兒抬起頭眨了眨眼,不假思索地說道:
“當然啦,雖然我沒看過劇本,但聽你之前跟我說過葉小春的性格,這種彪悍女子的角色我隨便就拿捏了。”
對于頌祖兒說的話,葉杉楊點了下頭表示認可,這種角色對她簡直不要太簡單,彪悍二詞用在頌祖兒身上也貼切。
“你最近除了拍廣告,沒有接戲嗎?”
頌祖兒搖頭:“沒有,這馬上就要開學了,暫時沒接。”
葉杉楊認真地說道:“那不急,你好好上學,等我當上導演,要啥角色沒有啊。”
“你不會讓我等好幾年吧?”
頌祖兒倒是知道他一直想當導演來著。
葉杉楊猛然松開了她的手,引用了分手大師里唐小山的臺詞,指了指自己:“明年的今天,這兒將長成一棵大樹!”
“哦?杉楊你想當導演啊?”俞柏楣問道。
葉杉楊見俞柏楣走來,有點疑惑,偏過頭看到鄧潮他們已經拍完了,才意識到。
“是啊,俞導,我一直就想拍電影的。”
俞柏楣拍了拍他的胳膊:“想當導演也得知道怎么引導演員表演。”
頓了頓,俞柏楣繼續補充道:
“導演準確判斷演員的能力很重要。什么樣的演員適合演什么類型的角色,判斷對了,導演與演員的溝通就會更加順暢。”
“謝謝俞導您的教誨。”葉杉楊很真誠地向他道謝。
他當然知道這些,有經驗的導演會先全面了解自己挑選的演員,再制定拍攝方案,甚至可以根據不同演員的狀態來調整合適的拍攝手法,讓演員能夠在最輕松的環境、最自如的狀態下完成導演需求的表達。
很多導演都獨具慧眼,比如廣虎就是這樣一位。
他擅長挖掘有天分的演員,能讓好演員好上加好。
連從來沒有學過表演的璜博,在他的挖掘和引導下,并且憑借跟他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斗牛》就斬獲了金馬獎影帝。
不過葉杉楊表示他有系統......
只要把電影換出來,就算不改劇本的情況下,只要按照原本的情節去照搬對比,至于能不能引導,連對比都不會就別當導演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