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5章 整頓軍務(wù)

就在趙燁帶著西夏公主參觀的時候,恒帝也沒閑著,緊接著就開始整頓軍務(wù)的計劃。他招集了衛(wèi)國公文德嗣和所有群臣,在大朝廷上討論整頓軍務(wù)的事情。

“各位愛卿,衛(wèi)國公是新軍的首領(lǐng),今天請他一起來參與此次會議就是要討論一下軍隊革除弊政的事情。”

軍隊的一眾將軍和武官聽到這個話,都開始交頭接耳。文官則在一旁偷著樂:終于輪到你們了。整個大殿內(nèi)鬧轟轟的。

王公公清了清嗓子高聲喊道:“肅靜!肅靜!”

恒帝繼續(xù)說道:“大漢朝疆域廣闊,常備總兵力不下一百五十多萬,分別駐守在大漢各個地方。朝廷的絕大部分開支都用來支付軍餉以及軍備。但是對周邊國家的戰(zhàn)爭中還是敗多剩少。唯獨讓朕看到希望的是定遠縣一役,新軍三千人加上守城的普通將士四千余人,讓北遼五萬人馬折戟于定遠縣城下。”

“按照往日的作戰(zhàn)模式,要對付北遼的五萬人馬,至少要派出十五萬軍士才可能有勝利的希望。如果每次戰(zhàn)斗都是如此,那么朕每次打仗需要多少錢糧才能換回個勝利的消息?現(xiàn)在大漢北、西、南面都不太平。需要武力以穩(wěn)定疆域的地方非常之多,長期這樣下去,國力將無以為繼。”

“昨日,就在這大殿之中,西夏公主直接以邊境事務(wù)相要挾,眾位愛卿可有人替朕撐腰?大漢曾經(jīng)三次組織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想降伏西夏,可哪次不是高興而去,掃興而歸?”

“朕從登基以來,每日最擔(dān)憂的就是軍隊的問題。沒有強軍,國家就難以安定。國家難以安定,國內(nèi)民生就不穩(wěn)。國內(nèi)民生不穩(wěn),何談國家長治久安?請問眾愛卿可有良策獻于朕,以圖強軍強國之計?”

一武官出列說道:“陛下,新軍皆配有新式火器。如果所有的軍隊能裝備這種新式火器,就不用再擔(dān)心外敵入侵的問題。”

恒帝聽完后,看向那群武官說道:“這些都是爾等的想法?”

其余武官都裝做事不關(guān)己,默默地不作聲,不敢輕易表態(tài)。

“如果只是這個問題,朕覺得倒很好解決。但是,武器是人在使用,使用武器的人沒膽一戰(zhàn),再先進的武器又有何用?現(xiàn)在軍隊的裝備難道就比周邊的國家的裝備差么?為什么打仗的時候,明明人數(shù)占優(yōu)裝備不弱的情況下,還一觸即潰?各位誰能回答我?”

各個武官覺得今天肯定有人要倒霉,希望自己不要觸恒帝的眉頭。

“朕覺得革除軍隊之弊政,必須要從人做起。如果各位將官和士兵有為國捐軀之決心,再配之以先進的火器,朕的軍隊必將煥然一新。到那時再平定周邊國家的亂事,也就是信手拈來。”

“朕決定從整頓吃空餉,克扣糧餉,倒賣武器這三個方向查起,查到一個蛀蟲,就清理一個。不知各位是否贊同?”

所有武官都一齊跪下了,此起彼伏地喊道:“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為什么使不得?哪位將軍出列,給朕解惑?”

在首的一位武官說道:“陛下,軍隊的待遇實在太差,很多人其實是不愿意當(dāng)兵的。平時,還有很多士兵通過干雜役來給軍隊創(chuàng)收。吃空餉也是迫不得已啊。”

“迫不得已?你吃過空餉么?”

“這……這……陛下,鄙人當(dāng)年在下層軍官的時候也干過。”

“每年軍隊要花費近一億兩白銀,這么多銀子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如果說能打勝仗,朕也就不追究了。現(xiàn)在錢也花了,仗也敗了,朕難道就這樣敗家么?”恒帝一拍龍椅,氣憤地說道。

所有武官瞬間噓聲,低頭伏首,不敢作聲。

“我寧可將這些軍費花在刀刃上,也不愿意浪費在那些無用的蠹蟲身上。”

“陛下,如果您執(zhí)意要如此,恐怕下面會引起士兵嘩變哪。”

“你這是在威脅朕嗎?”

“陛下,爾等不敢。”

“這次調(diào)查,就由新軍督導(dǎo)。抽調(diào)新軍的軍官,每位軍官領(lǐng)兵兩千進駐各個軍隊駐地,清查賬務(wù)。凡查證吃空餉,克扣糧餉,倒賣武器屬實的軍官及其參與者,一律清理出軍隊。如果發(fā)現(xiàn)軍隊中有老弱病殘的士兵,一律清理出軍隊。由戶部分配給他們土地十畝,免稅五年。如果有高級軍官查出此事,一律交出兵權(quán),解職回家,在家聽候發(fā)落。如果膽敢有聚眾鬧事,阻止新軍調(diào)查者,一律就地斬首。爾等可聽得明白?”

一位武官自摘頭盔放到地上,說道:“陛下,鄙人請求回家養(yǎng)老。”

“準(zhǔn)!還有沒有?”

一下子,十幾位武官都自摘頭盔放在地上,請求回家養(yǎng)老。恒帝都準(zhǔn)了。

“衛(wèi)國公,即日起,你抽調(diào)新軍中層干部進駐各個軍隊中執(zhí)行此事。此事由你全權(quán)負責(zé)。查證屬實后,先把相關(guān)的名單報上來。”

……

散朝之后,這些武官都一起寫信向二皇子訴苦,希望他能從中協(xié)調(diào)或者說句話。就在二皇子猶豫要不要插手此事之際,他收到了來自恒帝的圣旨。

圣旨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夸贊二皇兄勞苦功高,恒帝是充分相信他這位二皇兄的。恒帝不會派新軍進駐他所管轄的部隊。清查相關(guān)的事項,讓二皇兄自己進行清查。查到怎么樣,就是怎么樣,恒帝都會充分相信二皇兄。

二皇子仔細想了一下,這分明是分別對待,搞離間之計,離間他和軍方之間的關(guān)系,是陽謀。于是二皇子,隨便查了幾個下面的人,做了做樣子,把名單報給了恒帝。然后繼續(xù)說自己這些年一直守在邊關(guān),苦不堪言,希望能早日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年。

恒帝自然又贊了二皇子一番,然后就準(zhǔn)了。并且從禁軍中抽調(diào)了兩千人去接管二皇子的防守任務(wù)。二皇子回到京城后,就躲在府宅里面根本不出門。其他武官找上門,也是一律不見。恒帝看在眼里,自然是心滿意足。

……

新軍進入原有的軍隊之后,立即引起了軍隊內(nèi)的反彈。有人故意聚眾鬧事,抵制調(diào)查。那新軍還用講客氣?直接步槍,機槍,迫擊炮一上,搞死了那些帶頭的人,剩下的就都老實了。

相關(guān)的名單也就逐一清理了出來,遞到了恒帝的桌子上。恒帝看著這些名單,以及后面的案述,心里簡直想罵娘:這幫人每年貪墨的國家銀兩,資敵武器,簡直到了令人發(fā)指的程度。底層的士兵苦不堪言,而這些軍官卻在拼命撈錢。軍隊不垮才怪。

恒帝繼續(xù)安插禁軍中的人占據(jù)軍中被清空的重要位置,同時讓那些整頓軍務(wù)的新軍繼續(xù)呆在原有軍中,執(zhí)行清退老弱病殘的任務(wù)。被清退出的老弱病殘,都得到了戶部分配的土地。這些土地其實就安排在京城通往吉縣的鐵路沿線。恒帝也希望能通過鐵路帶動沿路的經(jīng)濟,建立幾個頗具規(guī)模的市縣。北方的農(nóng)耕荒廢得實在太久了。

這次整頓,總計清退了三千多軍官,五十萬左右的老弱病殘以及干雜活的士兵。軍隊縮小之后,緊接著就是提升待遇和抓緊培訓(xùn)。

軍隊要成為專業(yè)的軍隊,由國家專門養(yǎng)著,不再負責(zé)撈外快之類的事情。對于保留下來的士兵,全部由新軍指揮和培訓(xùn)。在此次整頓中,能保留下來的軍官是鳳毛麟角。恒帝把他們都召到京城覲見,然后送到新軍里面培訓(xùn)。培訓(xùn)完畢后,恒帝賜予新的官階(升官),并重新掌握兵權(quán)。

恒帝的這一系列舉措,讓整個軍隊的面貌煥然一新。底層士兵因為待遇的提高,加上掌握了新式火器,全軍士氣高漲。新近提拔的軍官則都對恒帝感激涕零,給了他們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恒帝等于靠著這波行動,完成了對軍隊的掌控,大朝廷之上,更沒人敢跟恒帝叫板了。

……

文德嗣感嘆道:“這恒帝還是有兩把刷子。把我們好不容易組建的新軍全部給打散了。那幫軍官還對他感激涕零。”

蕭子山也說道:“是啊,現(xiàn)在我們手上就剩下五千新軍了。恒帝的禁軍還有一萬多新軍。當(dāng)時怎么不反對一下?”

“這件事情有好也有壞。我們的新軍是分散了,不過只要能跟這些人保持經(jīng)常聯(lián)絡(luò),將來也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而且在大朝廷之上,我不支持他,我難道要支持那些舊軍官?從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來看,那些舊軍官干的事情真是禍國殃民。”

王洛賓說道:“我收到消息說,羅津莀將出使西夏。咱們可以在里面添點亂子。至于他的死活,就看他個人運氣了。”

文德嗣和王洛賓同時看向王洛賓。

“你找到解決羅津莀的方法了?”

“有一些可行的方案,可以給他們添亂。如果能除掉羅津莀,那趙燁也將是孤掌難鳴。”

“不要派咱們的人參與其中。萬一被發(fā)現(xiàn),就不好了。趙燁可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放心,用不著我們出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高雄市| 上饶市| 隆回县| 安塞县| 拜泉县| 富民县| 鄂温| 凉城县| 高淳县| 贡觉县| 石家庄市| 南召县| 安乡县| 东乌珠穆沁旗| 凭祥市| 江安县| 龙州县| 太仆寺旗| 石林| 日喀则市| 龙山县| 镇赉县| 富锦市| 砀山县| 前郭尔| 宝丰县| 青浦区| 客服| 贵南县| 汕头市| 敦煌市| 鱼台县| 佛教| 北流市| 平泉县| 南华县| 邛崃市| 抚宁县| 睢宁县| 舞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