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李冬瓜
- 九品十八級:帶個手機混明末
- 封他號
- 2014字
- 2021-07-28 21:39:44
往常朱豪和大多數文官一樣,懶得理會這些低賤的武官。
但凡大運河防汛上的事都是青山左良玉處理。
由此可見,明末的武官官場里地位低下。
明末武官就是最大官職總兵事實上,和朝中文官是無法抗衡的,甚至軍隊的輜重糧草布置都要遵從文官的命令這都賴于明末的重文輕武。
李蘭海大運河上訊千總,換了一身便裝,像一個土財主,而朱浩卻沒有換衫,直接穿著官服就來了。
李蘭海拱手對眾人一楫,胖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來到朱豪的身邊,介紹了跟他過來的軍士。
”這是我侄子,今年十九,姓趙,名志勇,今剛剛當了的韓莊汛百戶,帶他出來見過世面,志勇叫人大人。“
李蘭海回過頭看著趙志勇。
”大人,福壽安康,“趙志勇漲紅了臉,極不情愿的接著便把帶來的一個包裹解開。
遞上禮物,是一盒兩把水磨竹骨的折扇,杭州城內名聞遐邇的“舒蓮記”所制,。
一大包“韻大昌”的皮絲煙旁邊還有一個制作精美的牛皮煙袋,“韻大昌”這個字號,也是北方官宦人家內部知道的。
朱豪看著皮絲煙的煙袋,還不知道他自己也好,抽水煙,說真的,辛苦一天了,還真想抽個煙。
朱豪試過了,在別人面前露出手機,人家是看不到的。
朱豪估計自己那部手機是高維度產品,處于隱身狀態,他現在不桿相信,跟誰說,他都根本不敢。
就是大科學家最后有許多都研究神學,何況他這個九年制機務教育都是磕磕絆絆的人呢!
用手機APP查,操蛋了,網上不給賣煙,只有茶煙,抽茶煙茶煙是人抽的嗎?
還不如抽水煙泡子。
朱豪對這個趙志勇突然間來了興趣,一個一位十八九的青年居然是百總,看這個相貌,長得可真成熟啊!
李蘭海點頭哈腰的說,”不腆之儀,也算是個見面禮兒!“
朱豪笑道:“不過,冬天送扇子,好象不大合時宜。那個水淹炮子讓我心。”
李大海一聽就放下心來了,看樣子送禮送對人了。
“你聽我說一句,是一句自己弟兄的老實話,你可不能生我的氣。”
李蘭海不斷套的近乎。
“那叫什么話?你盡管說。”
“這些土儀見笑了,但我們是武官舞刀弄劍還可以,這些送給我,就是糟蹋了!還不如孝敬大人您的。
至于那把折扇子,你哪里看見過象我這種人,弄把折扇在手里搖啊搖的,冒充文人雅士,你留著,或送別人,也是一份人情。”
李蘭海這么一說,朱豪也不好拒絕。
朱豪點點頭,李蘭海趕忙招呼眾人坐下。
“上菜……”一聲吆喝。
“來……”
戲臺上傳來一聲雷鳴般的回應。
“嗆!”一聲鑼響,大家往戲臺上一看,一隊金甲壯士魚貫而出,在戲臺上交叉走馬燈。原來是戲開場了。
戲團表演的是大戲:諸葛亮七擒猛獲。開始是交戰的場面,人馬攢動,熱鬧非凡。
菜一道一道上來,口齒伶俐的店小二,上一道菜報一道菜名:桂花魚肚、三絲魚翅、鍋巴海參、龜羊鮮、鹽水蹄膀……
朱浩對明朝的酒不感興趣,酒到了口邊,只是略略的粘的嘴唇就放下來。
不過在下首位的李蘭海對著滿滿的笑容道:
“我聽劉二夸過你,三爺一向是海量,今個兒不肯開杯,莫非是酒不好?小二,小二快把你們家最好的酒來…”
朱浩停下筷子,打著哈哈微笑的講:“兄弟我略感風寒,大夫讓我戒酒,今兒瞧著大伙高興,不得已才吃了幾盅,見諒啊!”
“來,蘭海,哥,我跟你比個輸贏!”
福東海倒了一杯熱酒起身走向李蘭海,李蘭海連忙站了起來,那一臉笑瞇瞇的福東海道:“那我就舍命陪君子了,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足飯飽之后,朱豪到套間,換了一身衣服,旁邊守候的劉小驢,走到雅間示意福東海該進入正題了。
“立德兄,我們大人有請你去套間,喝茶!”
李冬瓜李蘭海拍拍肚子,“你們大人雅興,志勇你先回去吧!我晚點回來!”
福東海陪李蘭海走到了套間,朱豪正盤腿坐在塌上泡茶。
李蘭海也盤腿坐下,兩個人都悄無聲息,看著朱豪在那里洗茶,沖泡,封壺,分杯,分壺,奉茶,做到行云流水,嘆為觀止!
規規矩矩盤腿坐在塌上的李蘭海,眼睛眨巴眨巴,又重新對朱豪的感覺。
人人都說對面泡茶的這人是楞頭青,通過今天半天的觀察,對于面前這人,就三個字,“摸不清”。
朱豪奉茶做了一個請的動作,自己將茶湯倒入品茶杯,然后拿起茶杯來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
李蘭海,小心翼翼的,跟著做了一遍,陶醉在聞香杯中不能自拔。
李東海只有好吃,好喝慣了,自從前幾年,開始做生意,道聽途說的段子多了。
“香,三爺這個’聞香杯‘是走的武夷的大紅袍吧!”
看到朱豪點頭,李東海李胖子對著同自己一樣胖的李蘭海搖頭晃腦的說:
“這個,大明洪武十八年,舉子丁顯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的時候忽然得病,腹部疼痛難忍,剛好遇到天心禪寺和尚凈虛。
凈虛和尚泡了茶給他喝,丁顯的病很快就好了。丁顯進京,高中狀元,回來致謝凈空和尚,問起茶葉。臨別時,凈空和尚以茶相贈。丁顯用錫罐小心裝了,帶進京城。恰遇皇后得病,百醫無效,便取出那罐茶葉,獻給皇上。
皇后飲后身體漸漸康復,皇上大喜,賜紅袍一件,命狀元親自前往,將大紅袍披在茶樹上,繞樹三圈,以示龍恩。同時派人看管,采制茶葉悉數進貢,不得私匿。
從此,武夷巖茶大紅袍就成為專供皇家享用的貢茶,大紅袍的盛名也被世人傳出。傳說每年朝廷均派出官吏前來拜見茶樹,所派官員均身穿大紅袍,解袍掛在貢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