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能殺牛
- 九品十八級:帶個手機混明末
- 封他號
- 2063字
- 2021-07-28 09:18:49
下面的成千上萬的,也許是無知,也許是敬奉鬼神,老百姓不自覺的都想跪下來的。
朱豪還沒有穿過來之前曾看到過一篇新聞,一群工人牽著一頭水牛走進一家包裝廠內,準備將它宰殺做成牛排和燉牛肉。
當他們接近屠宰房門口時,一頭水牛跪了下來,眼睛里噗噗一直閃著淚花,不多時,碩大的眼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
這種被人們認為是愚笨的動物,竟然在哭泣,以及看到它那充滿恐懼和悲哀的雙眼時,所有屠宰場的,工人,忍不住地發起抖來。
一位受到極度震撼的屠夫回憶說。“我趕緊叫其他人過來看,他們也和我一樣地訝異!
我們不住地推拉著那頭水牛,可是它卻一動也不動,只是坐在那邊不斷地哭泣。”
一位有頭有臉的人物說,“人類一直以為動物是不會像人一樣哭泣,可是那頭水牛真的像個嬰孩一樣地啜泣著!”
當時至少有十幾個強壯魁梧的男士在場,他們的心被哭軟了,負責宰殺的那些男孩內心更受到觸動,眼淚也不禁奪眶而出。
其他的屠宰工人聞訊也都跑過來圍觀這頭哭泣下跪的水牛,現場擠得水泄不通,都被眼前的景象給震住了,其中有三個人更是當場就呆了。
他們說,以后宰殺其它動物時,將永遠不會忘掉這頭淚流滿面的水牛。
到了牛也哭、人也哭的份兒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沒有一個人忍心下得了手殺它。
接下來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善后。最后他們決定大家一起出錢買下這哭泣的水牛,并且送到一間佛寺,交給那些會愛護它的出家人,好讓它可以安心的度過這一輩子。
扯遠了,對那位法師微微感到疑惑的朱豪,看了一下四周左右還好。
“嗯,”
那些維持秩序的,巡視的閘夫、淺夫大部分還是直立著的,然而那幫在壩上的市井村民們,都陸陸續續跪倒在地。
朱豪這群當官坐在竹棚下饒有興致的,議論紛紛。
在中國古代的當官的基本上都是文人,知識分子們打心底其實就已經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了。
中國古代的文人其實有著一種類似“樸素唯物主義”的概念。
議論鬼神之說一直被儒家所不齒。
當然,朱豪不在其中,一陣涼風襲來,竹棚里面的朱豪不盡,打了個冷噤。
河灘上,宰殺的漢子亮出牛刀,站在祭臺上的,鬼面法師念珠突然停轉,大喊一聲:“祭河神!”
“不能殺牛!”
大家都抬頭看著不速之客。這位不速之客,運河的水壩邊有一座小小的棧橋。
小小的棧橋快速停靠的一一艘烏蓬小船,這時,船上跳下來一個人,有四五十歲,白面胡須,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穿一件半舊的青灰緞面的薄棉袍,外面罩著一個棉布斗篷急沖沖往河邊跑去。
朱豪的位置正對著河邊,那一位看就是讀書人急匆匆地大喊道:
“我是濟南府人,沿途考察黃河,運河,黃河今年異象昭顯,大旱無疑!旱情蔓延,亦成定勢!貴地若是沿襲舊俗,屠牛祭河,以求澇時退水而荒棄修塘蓄水之法,必將旱上加旱!”
河灘上的老百姓,都在大運河的活了好多年了,旱澇災害都嘗過了。
有些人嘗過旱澇災害的老百姓抬頭,看到這個鬼天氣,轉念一想驚懼,紛紛議論起來。
高站在祭臺上的帶著神鬼面具的法師停下手中的念珠,嘿然一笑,厲聲:
“何方妖孽,竟敢在我堂堂嶧縣韓莊大放妖言!來人!將妖孽,打出十丈之遠!”
一群扎著紅腰帶,穿著黑褲,裸背的鄉民蜂擁而上,對著讀書人一陣亂打,連拖帶拽地把讀書人。
拉到了河堤下,推倒在一潭泥坑里,讀書人,滿臉淌著血,在泥坑里掙起身。
坐在竹棚里的朱豪看到馮主事,陰沉的臉。
朱豪心理狠狠罵道,自己的地頭,娘娘的,一看那個法師就不是好東西,反了天了,有王法沒有。
當下起身,對著馮主事一拱手說道,下官這就去去就來。
讀書人看到有人來了,沙啞的聲音吼得更大了。
“青山,弄暈他“
也沒看左良玉怎么回事,就是到了讀書人面前,右手掌一劈,讀書人就緩緩的倒下了。
緊接著在讀書人的脖頸處捏了幾下,讀書人就昏昏然昏睡了。
閘夫頭劉二剛好趕到,朱豪見到地上的讀書人,就對劉二說,”搬到你們村,喊人抬了,好生養著!沒有我的許可不準放他出來。”
然后轉身朱豪回到竹棚里。
祭臺上鼓聲再次大作!
鞭炮,炸起,硝煙彌漫,法師是說了一句”砍“,牛刀砍下,六道血柱頓時沖天!
站在祭臺上的帶著神鬼面具的法師,口中念起佛號。底下殺牛的漢子就把牛頭一顆接一顆拋進運河。河水中,牛頭沉浮。
祭臺上的帶著神鬼面具的法師,掃視著蟻集的鄉民,突然跪倒在地,磕了三個頭,突然雙手指天,大聲喝問:“今年是什么年?”
河灘上的民眾齊聲高呼::“崇禎元年。”
法師猛地展開寬大的袍袖,又磕了三個頭大聲問道:
“今年老天爺下再大的雨,運河也不會成災了!再大的旱情,河里了還有水。”
他用綁著五顏六色的羽毛的,一指寬大概一米長的法棒,狠狠指向河面:“有水牛在河里喝水了!”
法棒所指,牛頭沉浮!岸灘上的老百姓,頃刻,歡呼聲雷一般地響起,掀天揭地!
竹棚搭在河壩上,里面當官的正津津有味的,看這一切,朱豪想不明白了。
“那牛頭的沉浮,和牛跪下絕對有問題!tmd這他媽的是邪教啊!絕對應該嚴厲打擊呀!”
“不是明朝嚴禁教會嗎!為何當官的也其樂融融,好像不當一回事了?”
明末武官就是最大官職總兵事實上,和朝中文官是無法抗衡的,甚至軍隊的輜重糧草布置都要遵從文官的命令。這都賴于明末的重文輕武。
李蘭海大運河上訊副千總,換了一身便裝,像一個土財主,而朱浩卻沒有換衫,直接穿著官服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