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雙循環戰略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

社會經濟獲得長足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GDP(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 67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101.6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率超過10%,遠高于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實際增長水平。截至2019年,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日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http://www.xinhuanet.com/2018-12/18/c_1123872025.htm。在GDP不斷提高的同時,我國也成功地由低收入國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社科院:《中國正式進入中等偏高收入國家行列》,http://edu.sina.com.cn/bschool/2016-10-25/doc-ifxwztrt0278406.shtml。我國人均GDP扣除價格因素后,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近29倍。人均GNI(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10 19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國家統計局:《波瀾壯闊四十載民族復興展新篇——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一》,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8/t20180827_1619235.html。

在國際貿易方面,我國貨物進出口規模穩步增長。按人民幣計價的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355.04億元,提高到2019年的31.56萬億元,增長約890倍,年均增速超過18%。其中,出口總額從168億元提高到17.2萬億元,增長約1 023倍,年均增速達到18.4%;進口總額從187億元提高到14.3萬億元,增長約764倍,年均增速逼近17.6%。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不足1%,截至2019年,我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接近12%。

在經濟總量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結構顯著優化。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堅持鞏固加強第一產業、優化升級第二產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三大產業結構在調整中不斷優化,農業基礎地位更趨鞏固,工業逐步邁向中高端,服務業成長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

在農業與農村方面,我國糧食產量已由1978年的6 000多億斤增長到2019年的13 276.9億斤。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2019年鄉村休閑旅游接待游客32余億人次。2019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 021元,是1978年的119倍。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普遍增收的基礎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2016年末,超過91%的鄉鎮實現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電力、公路、寬帶、有線電視條件顯著改善,農村面貌日新月異。國家統計局:《農村改革書寫輝煌歷史鄉村振興擘畫宏偉藍圖——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十》,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8_1623595.html。按當年價現行農村貧困標準來衡量,1978年年末農村貧困發生率約為97.5%,以鄉村戶籍人口作為總體推算,農村貧困人口規模為7.7億人;2019年年末農村貧困發生率為0.6%,貧困人口規模為551萬人。國家統計局:《2019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情況分析:貧困發生率顯著下降》,http://data.chinabaogao.com/gonggongfuwu/2020/0244N15H020.html。從1978年到2019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7.65億人,年均減貧人口規模接近1 90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下降96.9%,年均下降約2.4%。國家統計局:《扶貧開發成就舉世矚目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03_1620407.html。經過多年持續奮斗,2020年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工業方面,我國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躍升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基礎比較薄弱,1978年工業增加值僅有1 622億元。改革開放后,1992年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2年突破20萬億元大關。2019年工業增加值超過31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1978年增長60倍,年均增長10.5%。主要經濟指標迅猛增長,2019年工業企業資產總計達到120萬億元,較1978年增長265倍;實現利潤總額為6.6萬億元,較1978年增長110倍。

由于工業長期保持較快增長,我國制造業在世界中的份額持續擴大。1990年我國制造業占全球的比重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位;2007年達到13.2%,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占比進一步提高到19.8%,躍居世界第一位,自此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國家統計局:《改革開放鑄就工業輝煌創新轉型做強制造大國——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六》,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04_1620676.html。

在服務業方面,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以改善人民群眾生活為突破口,采取各項積極有力措施,加快服務業發展,逐步取消和降低了部分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探索并推進金融、電信、交通、房地產等行業市場化改革,不斷放開服務業各領域價格管制,服務供給得到有效改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1978—2019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從905億元增長到534 233億元,年均實際增長16%,比GDP年均實際增速高6.5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從24.6%上升至54.4%;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從28.4%上升至63.5%,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和經濟增長的主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服務領域改革,服務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主動力,成為保障就業、財稅、新增市場主體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國家統計局:《服務業在改革開放中快速發展擎起國民經濟半壁江山——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0_1621829.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铁力市| 平罗县| 壶关县| 阳谷县| 南昌县| 永吉县| 泽普县| 长武县| 洞口县| 巍山| 印江| 伊宁县| 星子县| 灵宝市| 定襄县| 隆安县| 米脂县| 临洮县| 海宁市| 云和县| 无极县| 平舆县| 即墨市| 九台市| 西乌| 永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图县| 河西区| 鞍山市| 云和县| 调兵山市| 青岛市| 临泉县| 佛坪县| 红安县| 道孚县| 调兵山市| 积石山|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