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散文《提醒幸福》邂逅
我又坐在這張書桌前了。今天的天氣是多云,所以有一些太陽光照進來,整間書屋都比較亮堂。我習慣性地拉開前面的抽屜,在這一刻,我并不知道要干什么。在我拉開抽屜的那一刻,我又無可逃避地看到了它——我初中的語文課本。雖然我看到它心就會像觸電一般疼痛,但我還是被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驅使著去翻開它。
一翻開課本,我恰好就看到一篇叫《提醒幸福》的課文。我在上學時看過它,恰好上學期老師講這篇課文時我不在(其實那天我是對同學們天天對我的欺辱實在是承受不了了,媽媽幫我請了一天假),因此就錯過了我最喜歡的語文老師彭老師講這篇課文。今天,我重新翻開它,這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當我翻開這篇課文,我的眼光隨著它文字的鋪展看下去,看到:“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我頓了一下。放下書,望著窗外的陽光,在那想:“幸福是什么呢?災難又是什么?就如現在我輟學了,我的北大夢從此就在我手中遺落,我很痛苦,但是這樣一直痛苦、絕望下去到底有什么意義?”
此時,窗外的陽光有些刺眼,我的眼睛因為一直看陽光覺得有點花。這時,我腦海里突然閃現出那天我在書店里看的那本書里的那些話。“人生總要面臨許多挫折和失敗,真正的強者就是通過艱苦的努力和探索去打開一條人生通道,這就是光榮的荊棘路。”既然這樣,弱者和強者,我為什么不選擇試著去做一個強者?因為我知道以自己的性格我不愿去做一個弱者。
“學校不收我,不讓我繼續在學校讀書,我就真的只能這樣嗎?”我坐在陽光里,處在那種恍惚的狀態里,我突然聽到從自己心里很深的地方傳來的這個聲音。
“不,不是的,我不相信,星汐。”一個聲音更堅定,更清晰地說,“我不相信你會選擇就甘愿一直沉浸在這輟學的痛苦里,我不相信!”
“那我還能怎樣?”我心里的聲音回答。
“自學啊!你雖然輟學了,讓你很絕望,讓你痛不欲生,但在你的潛意識里根本忘不了書。你是知道的,書能帶給你安寧、平靜、能量。不然你也不會把書店當成避難所,不是嗎?”經我自己內心深處這個聲音一提醒,我好像突然一震,因為我不得不承認這個聲音說的是事實。
于是,我舒了一口氣,讓自己重新集中精神回到這篇散文上來。這時,我又看到它這樣寫道:“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后的時間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當我讀到這兒的時候,我想為什么我們不去珍惜當下,珍惜命運留給我的,而去死死地拽著命運已經從我們手里搶走的一些東西。
畢淑敏老師的這篇散文里的一句句話仿佛像一股清流流進了我的心田。是啊,苦難之后是什么啊,苦難之后就是幸福啊!
輟學后,我很痛苦、絕望,媽媽的怨懟、奶奶的冷漠、爸爸的??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我都十九歲了,如果我是一個健全的人的話,那我都應該走出家門了。既然這樣,我為什么不用這些頹廢、絕望的時間去自學?我被這個聲音驚了一下。
我感覺體內的某種能量讓這篇文字給喚醒了。我特意讓自己端端正正坐在那書桌前,此時的陽光比剛才還要好,我整個人沐浴在陽光里,享受著這種片刻的安寧??
我雙手揉了揉眼睛,又回到了讀本上,我又在這篇文字里讀到了這樣的話:“幸福常常是喬裝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當讀到這,我突然就真的停下來了,然后望著窗前的陽光就笑了。我這時的內心,突然充滿了感激,我感謝今天在我被輟學的絕望和痛苦幾乎吞噬的時候,遇到了畢淑敏老師的這篇散文——《提醒幸福》;感謝它突然讓我悟到了一些生命里珍貴的東西。它仿佛在提醒我,我其實不應該在輟學的痛苦里一直任由自己沉溺下去,感謝它讓我隱隱約約抓住了重生的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