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宇宙作者名: (美)卡爾·薩根本章字數: 2173字更新時間: 2021-07-21 16:23:42
從略高于銀河系旋臂面的位置望過去,能看到旋臂被數十億年輕熾熱的恒星照亮,而點亮銀心的是年紀更大、色澤更紅的恒星(喬·隆伯格繪)
環繞銀心的一個球狀星團(安妮·諾爾恰繪)
埃及亞歷山大大圖書館大廳(基于學術證據重現)
產于日本內海的平家蟹
從地球看月球,此視角位于大氣層邊緣
從月球看地球,這是開普勒夢想中的畫面
韋斯特彗星。西德格羅茅的馬丁·格羅斯曼于1976年2月拍攝。巨大的彗尾是被太陽質子和電子風吹離的冰態彗核物質,而此時太陽已經落到了地平線以下
亞利桑那隕坑。該隕坑直徑1.2千米,可能形成于15000至40000年前。當時一塊直徑25米的鐵隕石以每秒15千米的速度撞擊了地球。它釋放的能量相當于400萬噸級核爆
地球在起伏的山丘和重重疊疊的環形山上升起(阿波羅軌道航天器照片,NASA供圖)
烏托邦的霜凍。1977年10月,火星北方冬季來臨,北緯44度的地表凝出了一層薄薄的霜。垂直結構對高增益天線的支持,使得海盜2號能夠直接和地球聯系。彩色方塊和黑色的方格線是攝像機的拍攝目標。左下角那個帶白邊的黑色正方形里,用非常小的字鐫刻了一萬人的姓名。這些人是海盜號太空任務的設計、制造、測試、發射和操作者。不知不覺間,人類已經成了多行星物種(NASA供圖)
火星古老河床卡塞谷的細部。卡塞在日語里是火星的意思。峽谷底部的隕坑證明了它年代久遠。火星早期的歷史中,地表存在豐沛的液態水,這意味著它曾經適宜生命存在(海盜號軌道航天器拍攝,NASA供圖)
另一個世界的風景畫:海盜1號在克里斯的登陸點布滿了碎石和輕柔起伏的沙丘
旅行者接近木星。前景是木衛一和木衛四(NASA供圖)
旅行者1號(左上角穿越天王星軌道)和旅行者2號(1986年1月遭遇天王星)的航行軌跡。圖中還可見旅行者2號為了和1號那樣近距離觀察土衛六而進行的變軌
旅行者1號(上圖)和2號(下圖)在1979年3月5日和7月9日掠過木星的伽利略衛星
1979年7月9日,旅行者2號近距離接觸木衛二歐羅巴。歐羅巴的大小和我們的月亮類似,地形卻截然不同。缺乏隕坑和山脈表明它的地表極可能是深達100千米,包裹住更深處硅酸的冰層。地表的黑色線條則可能是地殼下物質填充的冰體縫隙。木衛二的亮度和這一假說相一致(NASA供圖)
大紅斑的著色渲染圖。計算機以犧牲綠色為代價,增強了紅色和藍色。圖中可見大紅斑的三分之一被高空云層暫時覆蓋(旅行者1號拍攝,NASA供圖)
旅行者拍攝的木衛一地表照片,每一個大致呈圓形的黑點都是最近活躍過的火山。照片中的木衛一中央有個潛色暈輪,它也是一座火山,而且在照片拍攝的15個小時前才剛剛爆發,現在得名普羅米修斯。星球地表的黑色、紅色、橙色和黃色可能是凝固的硫磺,它們以熔化的形式從火山口中噴出。地表的白色沉積物,包括普羅米修斯邊上的那些,可能是凝固的二氧化硫。木衛一的直徑是3640千米(NASA供圖)
木衛一火山“洛基”的煙流。紫外線光在本照片中被處理成了藍色。可見光環境下,煙流旁周圍有巨大的云,它們由小粒子組成,反射著紫外陽光。這種效果類似于非常細小的煙粒反射藍光。紫外線煙云頂端距離木衛一地表二百多千米,可能會把碎粒直接排進太空。也許這些物質繞著木星運動,成為木衛一附近木星環的組成部分(旅行者1號拍攝,NASA供圖)
天琴座環狀星云星系中的假想冰體行星。圖中央的恒星拋離了它的外部大氣,后者形成了慢慢膨脹的彩色發光氣體外殼。該星系距離我們1500光年,是人類在遙遠未來的探索目標之一(大衛·埃格于1979年繪)
一個生物和他的恒星。這臺太陽望遠鏡裝有濾光鏡,只允許紅光穿透,在它的鏡頭下,太陽黑子是黑的。前景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個興高采烈的人(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供圖,約瑟夫·蘇托雷克拍攝)
漩渦星系M51(夏爾·梅西耶星云表中第51號天體)又編目為NGC 5194。1845年,第三代羅斯伯爵威廉姆·帕森斯發現這個“星云”具有螺旋結構。這是人們發現的第一個螺旋星系。它距離地球一千三百多萬光年,且被它的不規則伴生星系NGC 5195(下方)扭曲(海爾天文臺供圖)
赫拉克勒斯星系團的一部分,包括了約300個已知星系,它們正在以每秒10000千米的速度遠離我們。這張照片中的星系(與我們相距至少3億光年)比前景的銀河系恒星系還要多。如果赫拉克勒斯星系團沒有飛散,而是被引力黏合在一起,那它的質量一定比我們所能看見的部分大五倍。假如這種“缺失的質量”在星系空間中很常見,它們會為宇宙的閉合做出重大貢獻(海爾天文臺供圖)
一個智慧生物:1979年夏,一頭座頭鯨沖出阿拉斯加弗雷德里克灣的海面。座頭鯨以其躍出水面的壯觀場面和非同凡響的交流方式聞名于世。它們平均重達50噸,體長15米,腦容量比人類大得多(丹·麥克斯威尼供圖)
羅塞塔石碑橢圓形內文字托勒密的音譯,以及從萊菲方尖碑上獲取的克利奧佩特拉名諱的音譯
望向銀河系中心方向,可見人馬座中一團巨大的恒星云。這些模糊的塵埃可能含有有機分子;云團內部的一些地方,新的恒星正在成型。這張照片中有約一百萬顆恒星。根據本書估計,其中某個恒星系已經發展出了比我們更先進的文明(海爾天文臺供圖)
人類的兩個腳印。上圖的腳印生成于360萬年前,地點位于今日的坦桑尼亞。下圖拍攝自1969年的月球靜海(瑪麗·利基、國家地理學會和NASA供圖)
一個新興技術文明的家園,該文明正為避免自我毀滅而做著努力。本照片拍攝于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的臨時哨站上。地球每天繞太陽運行約250萬千米;比它環繞銀河系中心的速度快八倍;可能還是銀河系落向室女座星系團速度的兩倍。我們一直都是太空旅行者(NASA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