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果麥編 胡軍軍繪
- 602字
- 2021-07-21 16:21:52
09
五祖弘忍法師為尋衣缽傳人,有意考察眾弟子佛法見地,命每人各作一偈,并言能覺悟大意者,當為第六代祖師。
當時神秀和尚為眾弟子之首,先成一偈,書于壁上。其偈曰: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五祖觀后曰:“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
有一外門弟子,名叫惠能。惠能不識文字,每日在后堂舂米,聞神秀之偈,也口占四句,托人代書示眾。其偈曰: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偈成之后,眾人皆驚,相互嘆曰:“奇哉!不得以貌取人,說不得何時便教他肉身修成菩薩。”
弘忍見狀,恐有人暗害惠能,便用鞋擦去惠能之偈,曰:“亦未見性。”
眾以為然,各自散去。
禪宗傳法,最初不著文字,師徒密授,不令人見。弘忍決意傳法與惠能,便于次日潛至碓房,見惠能正在舂米,就問:
“米舂好了沒?”
惠能隨口答道:
“早已舂好,猶欠一篩。”
弘忍舉杖在石碓上敲擊三下,背身而去。惠能即知其意,便于三更時分潛入禪房,得五祖傳法并托付衣缽。
弘忍作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既無種,
無性亦無生。
并于當夜送六祖下山南行。
*弘忍(601—674):唐代高僧,俗姓周,蘄州黃梅(今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人。被尊為禪宗五祖。
*神秀(約606—706):唐代高僧,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人,弘忍的弟子,后創立禪宗北宗。
*惠能(638—713):唐代高僧,俗姓盧,新興(今廣東省云浮縣新興縣)人,繼承弘忍衣缽,創立禪宗南宗,被尊為禪宗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