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兒子已經迷上電腦,只要坐在電腦前屁股就釘上了,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一會兒裝個軟件做個PPT,一會兒殺個病毒做個系統,沒完沒了。兒子對電腦的熟悉程度已超過了我,從他口里說出的電腦名詞我多半聽不懂了。
這兩天他說家里的電腦有好多病毒,要殺毒,可是沒想到電腦崩潰了,需要重裝,結果周日忙了一整天,要他練琴也沒心思。晚上近十點,我要他洗澡上床睡覺,明天一早還要上課。他爸換下他,兒子卻不肯離開,眼睛盯著電腦。看他那么入迷,我只好拿毛巾給他在電腦邊上洗臉。洗完臉拉他進衛生間洗腳,為了節省時間,我讓他站在淋浴房邊上,把腳伸進去一只一只幫他洗,剛洗完一只腳,他就要跑進書房去,我一把拽住他:“還有一只沒洗呢。”兒子說:“少洗一只可以多看五分鐘。”
擺弄電腦成了他的娛樂,坐在電腦前是他最大的快樂。除了學校以及校外“興趣班”的課,他的課余時間都在電腦上。
看著他的癡迷勁,我想起胡適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成就怎樣,往往靠他怎樣利用他的閑暇時間……你的閑暇往往定你的終身。”兒子的娛樂方式,不知不覺中決定著他的未來。
兒子在小學六年級時寫過一篇《自我介紹》的作文,他對自己的認識是客觀的。
自我介紹
我是一個聰明開朗的小男生,個子不高,IQ不低,樣子長得蠻可愛,因此,頗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語文老師喜歡我上課發言,她常贊嘆我發言精彩,有獨特見解,那是因為我喜歡讀課外書;數學老師喜歡我的聰明,他叫我“成仔”,不叫我名字,他對我的遺憾是“還要再認真點就好了”,但又對我媽媽說:“那就可能沒這么聰明,也就不是他了。”英語老師年輕可愛,我覺得她和我一樣是個孩子,因為我對英語感興趣就更喜歡她了。她上英語課的時候我就是她的“道具”,我坐在第一排,不論輪坐第一組還是第四組,她總是站在我身邊,拿我舉例練習句型,和我對話。記得四年級時我去北京參加英語口語比賽,她別提多高興了,一再鼓勵我,為我加油。
數學課我覺得富有挑戰;英語的文化為我開啟了世界之窗……這些我都喜歡。但我的至愛還是電腦,一天不碰它就手癢。我可不是只想玩游戲哦,我對電腦本身有濃厚的興趣,這當然不僅是指幾年的“QB”學習、編程比賽,主要是我對注冊表和BIOS頗有研究,也因此成了班上的電腦小專家,老師、同學有什么電腦問題都會來找我。就在最近,我還給班上的電腦裝了一個“影子系統”,老師再也不煩電腦總出故障用不起來了。我還是個小科學迷,對科普讀物、小發明、機器人等都特別喜愛,我的一個小發明在全校科技月競賽活動中獲得了一等獎。